致敬盛夏里的健康守护者② | 内镜中心:严要求、高效率,减少等待时间
盛夏来临,高升的气温和高涨的百姓健康需求让医院面临着工作环境与工作量的双重挑战。为了在炎炎夏日中也能让医疗服务不闹心,医疗质量不打折,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下属各院区的医护和行政后勤岗位在医院统筹协调下无私奉献通力合作,共同守护百姓健康防线。小编聚焦医疗与高温岗位一线,开设纪实专栏【致敬盛夏里的健康守护者】,记录这个夏天在医疗一线一个个全力以赴的身影。
人影绰绰,脚步匆匆。 7月20日早上7:30,台州医院东院区内镜中心,透过淡淡的磨砂玻璃,忙碌的身影、匆匆的脚步清晰可见。 此时,第一批预约的病人已经到达。 当值的护士也已各就各位,开启了这一天的工作。 病人报到、静脉留置、口服药物、检查宣教、谈话签字……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接着,麻醉医生就位;内镜医生就位。 8:00,6台胃肠镜检查几乎同时完成插镜。 此时此刻,内镜中心每一个岗位就像是发动机一样开足马力,开启了高效顺畅的运行模式。
▲ 静脉留置
“这是我们今年开始执行的内镜开台及时率项目,要求当天所有项目在8点准时插镜,由跟台护士负责落实。”内镜中心护士长何赛琴说,内镜检查涉及多个科室的医护人员,经过消化病研究院院长叶丽萍、消化病分院院长毛鑫礼多次沟通、协调后,目前开台及时率达到了95%以上,在高峰的时候,极大地减少了病人的等待时间。
“没想到这么快就做好了,术中医生帮我切除了一块小息肉!”早上10点半,刚做完普通胃镜检查的蔡女士(化名)轻松地走出了内镜中心。因为感觉胃部不适,她预约了一大早消化内科的专家门诊,医生建议做个胃镜。本以为要过几天才能做到,没想到等了一个多小时就做到了,现在还赶得及回去复诊。
▲ 消化内科主治医师王俊正在为病人进行胃镜检查。
据了解,今年5、6月以来,台州医院内镜中心(本部+东院区)迎来就诊高峰,月均检查、手术总量在1万例次左右,日均400例次。
“目前,胃镜检查当天就能做到,肠镜检查因为要做肠道准备,一般一周内也能约到。”何赛琴说,虽然量大了,但预约等待时间反而有所减少。
这取决于科室的精益管理,除了开台及时率,他们还给每个检查间作定量。“以胃镜为基础计数单位,一个手术间一早上必须完成25台胃镜检查,肠镜和胃肠镜在此基础上进行折算。”何赛琴说,如果当天预约的病人数量超过了定量,则会提前和各检查间的医生们沟通,大家加班加点把当天的检查完成。
除了大家熟知的胃肠镜检查,内镜中心内还开设了十二指肠镜、胃肠动力检测、气管镜、耳鼻喉镜等检查及ERCP、ESD、EUS等手术。
前台工作人员在做好预约的同时,也会及时将各种检查的预约人数告知科室,以便及时作出调整。“比如喉镜检查,之前是每半天开两个小时,现在因为病人增多了,及时调整为上午全开;周三是内镜中心的手术日,在预约的时候就会少约一些检查……”
老林前年在台州医院做过肠镜检查,检查中割掉了几个小息肉,今年他打算复查。在服务台,他约到了下周二下午3-5点的肠镜检查。工作人员确认好预约信息后,给了老林一张粉色的单子,上面详细地标明了肠镜检查时间对应的服药时间。“你看,根据我的预约时间,只要前一晚10点服用泻药半份,当天上午7点喝掉剩下的半份泻药,不吃早午餐过来检查就可以了。”老林说,比之前的详细多了。
▲ 等候大厅内有专职护士进行术后注意事项、饮食、休息、复查等内容的二次宣教。
“这样分时段的肠镜预约,能减少病人的毁约率、提高肠道准备的合格率。”何赛琴表示,越是忙碌就越要求在服务的细节和质量上下功夫,以病人为中心,减少等待时间。
▲ 高峰时期,内镜的洗消工作也尤为重要,内镜中心通过两院区人员的合理调配,保障内镜供给,保证洗消质量。
供稿 | 李沂航 摄影| 朱磊 编辑 | 小南 责编 | 方永乐 审核| 吴践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