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我院消化内科为八旬奶奶内镜下切除巨大直肠肿物

2023-07-21 10:28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多学科协作和医患共同决策,让杨奶奶获得了“最佳”治疗方案。在医疗决策中,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才会让更多患者的获益。

近期,82岁的杨奶奶因为“大便带血”来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结肠镜检查。通过结肠镜,消化内科刘菲医生确定了杨奶奶大便出血的原因——巨大的直肠肿物。这个肿物占据了直肠肠腔一半,并且贴近肛门,从肉眼判断,最大的可能是直肠腺瘤伴有癌变,而活检也证实了这一点。

杨奶奶的子女对此很担心,希望能通过胃肠外科手术的方式解决。但是经过入院检查评估,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方面,老奶奶高龄,心电图有频发早搏,麻醉的风险比较大;另一方面,肿瘤就在肛门内边缘,外科手术后无法保留肛门,需要做人造肛门。这时,考虑到围手术期风险和远期的护理,都会带来较大的困扰,家属和病人都犹豫了。更重要的是,杨奶奶内心对于人造肛门无法接受。因此,寻找更加适合的治疗方式成为当务之急。

什么才是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呢?

消化科副主任医师栾富娟、主任医师冯璜在仔细了解病情后认为可以尝试内镜下治疗。关键在于三点:

一是可以通过精细内镜的检查判断肿瘤的深度;

二是术中策略的制定避免并发症;

三是完整切除以后请病理科老师确认病理类型和深度。

但是如果病变深度超过了直肠的黏膜下层,那可能存在肿瘤复发或者转移的风险。患者家属讨论后认为,尊重患者的保肛意愿更为重要,并且给予我们充分的信任,决定做内镜手术。

47891689895813074

报告单

于是,在普外科、麻醉手术科、消化内科和患方的共同决策下,栾富娟医生为杨奶奶成功施行了直肠肿物内镜粘膜下切除术(ESD)。病理诊断报告显示,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侧切缘及基底未见肿瘤累及。也就是说,我们成功治愈了杨奶奶的直肠肿瘤,并且也保住了她的肛门,没有留下任何皮肤上的瘢痕,已经开始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和生活!

胃肠镜下的肿瘤切除,主要适用于息肉,癌前病变,或者早期肿瘤,由于早期肿瘤局限于黏膜内,也就是消化道的最浅层,极少发生淋巴结转移,所以只需要将肿瘤本身完整切除就被认为是治愈性的切除。

多学科协作和医患共同决策,让杨奶奶获得了“最佳”治疗方案。在医疗决策中,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才会让更多患者的获益。

在治疗早期癌症上取得良好效果的ESD

50721689895813477

56371689895813537

48491689895813597

41411689895813659

78251689895813730

43611689895813789

胃肠镜下治疗早期肿瘤的方法,是通过人体自然腔道(口腔或者肛门)的手术。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式,具有以下优势:不会产生任何皮肤上的切口,也不需要切断胃或者肠腔,患者术后恢复很快。因此,是许多高龄患者、存在较高手术风险及术后生活不便患者的福音。

作者:消化内科  栾富娟、冯璜、戴晨光

编辑:宣传统战处  冯元

审核:党委办公室、宣传统战处  范嵘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版权归其所有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外科手术,内镜,肿物,直肠,消化,肛门,肿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