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的超声诊断(含病例)
来源:九河超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小超人
葡萄胎也称为水泡状胎块,病理改变为胎盘的绒毛发生水肿变性,可表现为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葡萄胎与胎儿并存。
临床表现:
1、停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
2、子宫大于停经月份,
3、妊娠反应严重,恶心、呕吐、血压高、心慌。
4、完全性葡萄胎多数胎盘绒毛已经变为葡萄胎组织,宫腔内见不到羊膜囊和胚胎。
超声表现:
子宫大于孕周,浆膜层完整光滑,肌层回声均匀,宫腔内充满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呈蜂窝状,宫腔最低处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为出血集聚。卵巢可显示一侧或两侧黄素囊肿。
例1
例2
例3
例4
与过期流产鉴别:葡萄胎子宫多大于孕周,宫腔回声呈蜂窝状,多伴黄素囊肿,早孕反应较重,血HCG逐渐升高;过期流产子宫多小于孕周,宫内回声杂乱,一部分可呈水泡,排列疏松,不伴黄素囊肿,早孕反应减弱或消失,血HCG逐渐降低。
2、部分性葡萄胎胎盘的一部分绒毛呈水泡样改变,与正常胎盘有界限,宫腔内见羊膜囊和胚胎。
胎盘的一部分为蜂窝状改变,其它部分为胎盘组织,可见羊膜腔及胎儿,胎儿一般死亡或有异常。
与胎盘后静脉丛鉴别:二者共同点为胎盘部位有较大面积的蜂窝状结构,胎盘后静脉丛蜂窝状结构位于胎盘母体面,呈宽带样,有较丰富的静脉血流,胎儿正常;部分性葡萄胎蜂窝状结构为胎盘的一部分,可位于胎盘的任何部位,血流不丰富,胎儿已经死亡或畸形。
3、葡萄胎与胎儿并存,发生率为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双胎其一为完全性葡萄胎,另一为正常胎儿与胎盘。
恶性葡萄胎:良性约有15%发展为恶性葡萄胎,其病理特点为葡萄胎组织侵犯子宫肌层或其它部位;绒癌:良性葡萄胎约有5%发展为绒癌,病理特点为大片侵犯肌层并有远处转移。
葡萄胎一经确诊,即应立即清宫,但清宫后并非完事大吉,还要定期随访。由于良性葡萄胎有10%~20%的恶变率,定期随访对早期发现恶变的先兆,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是十分重要的,随访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首先患者要注意自己的临床症状,有无异常阴道出血、咳嗽、咳血等症状;
2、HCG检查:葡萄胎排出后每周查一次,阴性后每1~2月查一次,第二年每6月一次,至少随访两年。
3、定期拍胸片及进行超声检查。而且为避免两次发生葡萄胎或恶变患者应该坚持避孕2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