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盐亭县人民医院沈新诗:新技术是一个医院的生命线

2023-07-21 11:52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再过一年,医院就要向80岁迈进,也将是沈新诗来到医院的第20个年头。他觉得是时候要开始突破瓶颈,迈向新台阶了。

那是2007年的除夕,与平常并无不同。

彼时的万家灯火已经点燃了这片土地的全部热情,人们为即将翻开的崭新篇章而雀跃着,但是这份欢欣却没有传递到盐亭县人民医院的抢救室内。

“一个13岁的小男孩,因为爆炸受伤,右上臂完全离断,全身大面积烧伤,创面被火药污染,送过来的时候还有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沈新诗回忆着。手术室内的他犹如一根绷紧的弦,不敢有丝毫懈怠。      

经过长达8小时的手术抢救,这个年轻的生命总归没有错过新年的钟声。

其实,这只是沈新诗从医过程中救治成功的病人之一,但每每想起这次抢救,记忆依然鲜活。“我作为他的主治医师,看到他成功出院,令我深感自豪。”

28361689894122492

盐亭县人民医院院长沈新诗

独当一面的管理者  

现如今,沈新诗已经从当年的主治医师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管理者,但是在他看来这种角色转换只是所处的岗位不同,能为当地百姓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才是不变的核心。

“只能说作为管理者而言责任更大。”

在还是主治医师的时候,如何有效提升专业能力就是沈新诗要考虑的头等大事。但是现在作为院长,便不能只看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了。

为了真正了解百姓需求,实地解决问题,医院依托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人才共享等多个平台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人才帮扶,便是沈新诗迈出的第一步。

乡镇卫生院的人员不到位始终是沈新诗的一块心病,为了全副武装到基层,医院决定对他们开展不同程度的技术培训。五年来,医院免费为区域内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骨干人员培训多达150余次,前来进修的卫生技术人员近200余人。

30261689894122663

县内卫生培训

看着基层人员的培训逐步走上正轨,沈新诗又萌生了新想法。

早在2016年,在县卫健局的大力支持下,盐亭县的35个乡镇卫生院就完成了影像中心和B超中心建设。

但医院的帮扶还并未止步于此,为了进一步节省乡镇卫生院的成本,他们只需要做好检查工作,之后由医院影像中心统一出具诊断报告,极大提升了县域内报告同质化管理水平。

“当时,这在全省都是领先的!”沈新诗言语间满是骄傲。

77081689894122805

心电一张网启动大会    

为了能将百姓留下来,并且享受到国内大三甲医院的等价服务,医院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开展“科科联盟”,建立了南方医科大学华银病理诊断中心……同时,还推进了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301医院的进一步合作。

此外,医院在急诊急救方面也颇下功夫,相继建成了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国家级胸痛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为百姓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天生的实干家

作为全县唯一一所集医疗、护理、教学、急救、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即使身处不发达的丘陵地带,也能将一方百姓照顾得很好。

医院想要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沈新诗表示“外引内联”是其中的一节必修课。

“外引就是引入上级医院的专家资源来我院定期就诊。”沈新诗解释道。大医院的博士生、国家一二级教授……这些都是他努力争取的对象。如今看着县域内的百姓都能定期享受到优质资源,于他而言是一种慰藉。

除了“引进来”,还要“走出去”。

为了能给医务人员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医院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开展“科科联盟”来锻炼自己的人才。

58281689894122945

华西医院胸外科与我院开展科科联盟

在与大医院“同频共振”时,面对县医院都会忧心的头部医院资源虹吸问题,沈新诗则认为“这是一个双向提升。”

除了修好“外引内联”这门课,开展新技术也在沈新诗的计划之内。

“新技术是一个医院的生命线!”沈新诗感叹道。

就在不久前,医院完成了县内首例人工血管置换术,眼科玻切术,先心病封堵术等一系列新技术,这背后无疑有他的“推波助澜”。

自2013年起,医院就着手培养人员外出进修。北京安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等全国顶尖科室都有他们的身影。

16801689894123108

医院还邀请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多位专家前来定期坐诊、现场指导,并且建立了针对技术能力方面等一系列的奖励机制。

这场漫长的修行之旅余味苦涩,但终有回甘。

2022年,医院的血管外科手术和脑血管介入治疗术等新技术都已开展得游刃有余。“我们打破了盐亭县的这项技术壁垒!”

现在说起医院的脑血管造影技术可谓是相当成熟,但是放在几年前,对于医院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看着近些年因为脑梗而失去生命的患者越来越多,沈新诗觉得势必要扭转当前的局面。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觉得开展这项技术非常有必要,让老百姓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除了治愈脑血管病人之余,医院还在血管外科、运动医学科等方面协同发力,务必要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有远见的开拓者

2004年大学毕业后沈新诗就来到了医院,自此便扎下了根。如今医院成长飞速,这其中必定少不了他的苦心经营。为了能让管理出质量、出效益,他设定好目标后便下定决心逐个击破。

69501689894123215

“十三五”至今,关于人才的引进医院始终不曾停下脚步:十名硕士研究生、四十余名规培生、八名外聘专家……近五年来,前往省内知名三甲医院开展规培的共40余人,进修156人。

有了优秀人才的加持,医院更是如虎添翼。能力提升的同时还积极争创省级、市级重点专科,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多个项目,成效显著。

此外,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也在沈新诗的带领下慢慢做出了成绩:完善后期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互联网医院开始运行……这桩桩件件无一不包含着他的心血。

25361689894123319

但是沈新诗是个“不知足”的开拓者,在他心里医院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

为了尽快向榜样看齐,他提出了在“十四五”期间顺利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的要求,进而全面建成绵阳东南部区域的医疗中心。记者相信,这对于如今正处于加速度的医院而言并非难事。

诚然,医院在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会偶遇荆棘。

沈新诗坦言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是医院发展道路上的第一只拦路虎。“我们的影像中心、心电一张网、B超诊断已经覆盖到乡镇卫生院,但是他们的信息化设备还是没有跟上。”其次,基层医院财政资金薄弱的现象仍然存在:工作环境需要改善,设备老化后需要维护等情况时有发生。能够让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有所提升,是沈新诗努力的方向。

为了能实现协同发展,他决定亲自出马,联合其他院领导一起带队负责不同的片区,并且要求建立对口机制,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长期在线,尽可能避免风险。他始终坚信“我们早发现一分钟,就是多给了他一丝活命的机会。”

再过一年,医院就要向80岁迈进,也将是沈新诗来到医院的第20个年头。他觉得是时候要开始突破瓶颈,迈向新台阶了。

如何提升技术水平,如何加强信息化建设,如何加强急诊急救能力等等,都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这些在他看来,唯有各个击破。“我们多突破一个,面临的问题就会少一个,就能给老百姓多带来一些实惠。”

责任编辑:王若冰

审核:王军

55721689894123516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乡镇卫生院,沈新诗,脑血管,胸外科,医疗技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十大人气案例榜单揭晓!
    打开APP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 投票通道开启了!
    打开APP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