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援藏启程前的“真情表白”

2023-07-20 09:40   北大医院

再次感谢各级领导、北大医院相关科室同仁们以及其他医院的援藏援友们的支持和帮助!

编者按

7月18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了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欢送会。北大医院张道俭、刘晓宇、皮海辰、廖纪萍、文峰、胡朝城6人作为第九批援藏医疗队员,将带着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在雪域高原续写北大医院“厚德尚道”的故事。 

在欢送会上,我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廖纪萍作为援藏医疗队员代表发言,她的爱人谭涛作为家属代表也做了发言。

一位是巾帼不让须眉的优秀医师,一位是睿智又顾家的理工学霸,俩人在生活中互敬互补,在事业上鼓励扶持。他们用心经营出和睦幸福的小家庭,也支持着廖医生在医者之路上一往无前。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援藏欢送会上,这位来自北大医院的医生和家人的“真情表白”。    

22881689809048334

谭先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作为援藏家属的一员上台发言,感到很荣幸也有点紧张。

廖医生:

大家下午好!

我是廖纪萍,来自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很荣幸收到医学部邀请,作为援藏专家代表发言。我即将和医学部的另外19名专家一起开始为期一年的第九批”组团式“援藏生涯。

26081689809048673

谭先生

13年前的夏天,也是在北大,我作为家属参加了廖医生的博士毕业典礼。只是当时还没有机会作为优秀毕业生家属上台发言……这充分说明这些年的努力,廖医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廖医生

作为2023年的第九批”组团式“援藏专家,我将珍惜这份缘分,对西藏雪域高原的呼吸学科能力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94311689809048836

谭先生

十年磨一剑,经过二十多年的临床磨砺,教学科研探索,廖医生已经成为了呼吸科的一名专家,可以独当一面。

廖医生

近几年来,北京大学的呼吸科专家通过无缝交接的连续“组团式”援藏,对西藏自治区呼吸科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帮扶,促进了呼吸危重症、呼吸介入、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和肺癌专业发展和提升,填补了多项自治区医疗技术上的空白!

25071689809048944

谭先生

如果说当初的SARS时期,廖医生还只是作为医学生耳濡目染,今天的廖医生可以在新冠疫情的海啸面前,沉着应对,带领呼吸科ICU病房的医护们共同守卫生命。

廖医生

2022新冠流行期我主持RICU工作,成功救治了外院转入的产后危重症产妇,ECMO脱机率为50%。

91551689809049050

谭先生

学生时代的我们,有的是诗和远方;组成家庭的我们,有的是厨房和孩子,更有肩上的担子。风雨再大,夫妻双方总可以相互帮衬,携手渡过。生活中,总会有不期而遇的幸福时光,让人因爱而相互相助,带给我们感动和快乐。

廖医生

从我出生起,就可能和西藏雪域高原结下了缘分。1982年我出生于紧邻西藏,有着豪情康巴汉子和美丽川西北高原的四川省。大学期间和”拉姆“、”卓玛”同学同窗共读5年,附属医院人流如织的求医人群里穿着红色僧服的喇嘛显得格外醒目。

54721689809049138

谭先生

都说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今天的廖医生可以熟练拿起内窥镜,为病人插管上呼吸机,教书育人带课题。但是,家务厨房和她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上周参加了大儿子的初中毕业典礼,谭夫人突然良心发现,说了一句话:“感觉对不起儿子,没咋管就长这么大了。”孩子从小学开始全寄宿学校,只有周末才会回家两天,也很少有空全家一起去逛公园,不是开会就是临时手术急诊。8年时间,每个月差不多4次接送,一年也就40次。作为孩子的母亲,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送儿子去学校。所以,客观的说,廖医生的进步,她的家人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的。

作为家人肯定是万般不舍,我们将会面对更加严峻的困难。老大进入青春叛逆期,老二才9岁,正是需要大人照看的时候。双方父母都快70岁了,身体都不太好。但方法总比问题多,我们有信心克服家庭的短暂困难,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廖医生

米哥(大儿子)的直升班初中毕业典礼,爸爸代表全家去京北校区参加了全场,老母亲我满含热泪在线上看了整个初中毕业演出。孩子们的表演虽然稍显稚嫩,但直击灵魂,感人至深,用他爹的原话形容:一场刮掉几十块油腻的表演。感慨这10多年,对米哥太疏于陪伴,孩子竟然也成长为一个三观端正、热爱锻炼的温暖少年。谢谢学校和老师的培养,谢谢同学的陪伴。(摘自廖医生的朋友圈)

67091689809049229

谭先生

今天,廖医生要去支援西藏一年。为那里的病人带来福音,为那里的医护带去先进技术和理念,为祖国的繁荣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廖医生

秉承北大医院“厚德尚道”的精神,在援藏的一年期间,我将发挥学科和个人优势,进一步开展新的介入呼吸技术和呼吸危重症技术,提升西藏自治区在呼吸疑难疾病的诊断水平、肿瘤的早期诊断和介入治疗水平、呼吸危重疾病的救治能力;规范慢阻肺、肺血管病等呼吸常见病的诊治,推广呼吸慢病的早防早治并提升其相关科研能力。另外,陈希部长曾指出:“把输血型的援助方式变为提升能力、造血型的援助方式”。我们提供医疗技术,不仅是“输血”,更要“造血”。培养当地的骨干力量就是我们的使命和奋斗目标。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建设专科人才梯队,储备人才队伍,发掘成长骨干更是我工作的重点。

57841689809049328

谭先生

我衷心祝愿离家赴远方的援边专家们,无论是为家庭干事业、为国出征、还是为梦想而奋斗,都能顺利完成自己的使命,身体健康,平安回家。也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因此感同深受,互相支持和理解,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最后,作为援藏医生的家属,作为廖医生的老公,代表家里的两个孩子,也表表决心:我会为家庭做好一切,请放心去支援边疆建设,保重身体,我们等你回家!

廖医生:

总之,我将会尽个人最大的力量,依托北大医院的整体力量,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呼吸科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全方位提升持续努力,尽最大努力高质量地完成援藏工作,为藏区呼吸健康及藏区发展做出贡献。

再次感谢各级领导、北大医院相关科室同仁们以及其他医院的援藏援友们的支持和帮助!

END

46201689809049392

编    辑:宣传中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北大医院,危重症,呼吸科,援藏,科研,医疗援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