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助推高质量发展丨吉大一院邀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教授鲁智豪主讲临床研究文献沙龙
(活动现场)
为帮助临床医生提升临床研究能力,更好地把握临床研究切入点,切实解决在使用统计分析方法时遇到的困惑与难题,2023年7月17日下午,吉大一院临床研究部在1楼多功能厅举办了第九期临床研究文献沙龙活动。活动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教授鲁智豪担任主讲嘉宾。吉大一院副院长张松灵,临床研究部主任王艳波,科研部主任李卓,胸外二科主任李洋,临床研究部副主任王轶楠,神经内科副主任金涛,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郭珍妮及200余名师生线下参会。活动由王艳波主持。
(张松灵副院长致辞)
张松灵对鲁智豪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由衷感谢。她讲到,吉大一院临床研究部推出临床研究文献沙龙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带领全院师生解读高质量临床研究文章,帮助大家真正读懂文献,了解如何开展临床研究。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参会师生能与专家深入交流、认真学习经验技巧,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鲁志豪教授授课)
鲁智豪围绕其团队在顶刊杂志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IF:105.7)上发表的题为《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多中心,随机,双盲,3期临床试验》的临床研究类文章,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研究经验,同与会人员分享了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心得体会。
(活动交流现场)
现场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沟通和交流。
(王艳波主任讲话)
王艳波在总结中讲到,未来临床研究部将继续邀请临床研究名家来院授课,激发临床医师积极开展临床研究的热情,以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工作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吉大一院临床研究部推出的“1+1+1”临床研究文献沙龙系列活动,是指在主持人引导下,临床医生和统计学老师同时从不同角度对近期发表在NEJM、Lancet、JAMA、BMJ等顶级期刊上的高水平临床研究文章进行分析和解读,同时进行开放式讨论。沙龙活动拟每月举行一次,面向全院开放。
本期讲者介绍
鲁智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肿瘤学博士,美国 Johns Hopkins 医院肿瘤学博士后。国家级重点青年人才、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北京市医管局“青苗”人才、《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编辑部主任。2020年“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杰出贡献奖(食管癌领域)、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END
来源丨临床研究部
科室撰稿丨王玥琦
科室审阅丨王艳波
责编丨薛奥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