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生命只剩10天,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竟被误诊为胶质瘤

2023-07-20 10:51

该病例患者被误诊为脑干胶质瘤,生存期预后差,可能因误诊得不到有效治疗而随时有生命危险。

33岁男性突发肢体无力、面瘫3周,意大利当地医院诊断为脑干胶质瘤,患者被告知“go home,lay down,do nothing,you will die in 10 days“(原话:回家吧,好好躺床,什么也不要做,你只剩10天时间),后转诊德国INI医院。

诊断: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术者:INC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世界颅底肿瘤手术大师德国Helmut Bertalanffy(巴特朗菲)教授及其手术团队

手术结果:全切肿瘤(达98%以上),手术过程顺利。

术前MR: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该病例影像不典型,易误诊为胶质瘤

62771687256158013

术后MR:肿瘤切除98%以上,无其他脑组织水肿.

85981687256158917

术后情况:术后第2天迁出ICU病房,肢体无力有所好转,术后有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术后第3天便下床康复锻炼,术后2周不到就拆线出院,患者术前症状明显改善,效果十分满意。

INC病例评析:该病例患者被误诊为脑干胶质瘤,生存期预后差,可能因误诊得不到有效治疗而随时有生命危险。而确诊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为良性),肿瘤被全切后,病人术前的症状可以得到恢复,且可获得如常人的生存期的治愈效果。

何以巴特朗菲教授能做到高位脑干病变全切?关键是其对这脑干领域的深耕钻研、专著脑干手术30多年、高达千台成功脑干手术的历史。30多年前,巴特朗菲及其导师Seeger教授先后发表多篇论著,提出了铲平“枕骨髁部”,指出了远外侧入路的关键、操作难度和技术所在,对今远外侧入路的改善和发展奠定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远外侧入路的重要首创者、开拓者。这一Bertalanffy版本的经枕髁远外侧入路,仍几乎无改动地记载于经典手术专著第6版《施米德克手术学》中。

72421689764141898

Bertalanffy和其导师Seeger(1991)提出的“dorsolateral,suboccipital,transcondylar approach”入路

因为巴教授的杰出能力,他曾被医学殿堂之一瑞士苏黎世大学附属医院聘为教授和神外科主任,后转聘至德国国际神经科学中心。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40个国家的病人不远万里慕名求诊巴教授,其中很多病人是高度疑难的,是当地被判定为“死刑”的,而后经过巴教授手术治疗后重获新生。巴教授单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病例就高达400多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海绵状血管瘤,胶质瘤,误诊,病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