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肺癌脑转移≠死亡,有迹可循早治疗,精准出击提高生存获益

2023-07-18 11:39   找药宝典

鞘内化疗是 NSCLC 脑膜转移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脑实质转移,目前尚无明确支持证据。

脑转移(BM)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和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尽管约四分之一患者会在诊断时发现脑转移,但近一半的患者是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而这正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脑转移的症状表现很多,但初起病时通常比较隐匿,且容易与其他疾病的症状混淆。很多患者经过多年无复发生活后,很难及时注意到这些症状,导致诊断不及时甚至误诊、漏诊。因此,提前掌握并重视脑转移的症状,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肺癌脑转移症状

症状因肺癌类型和肿瘤在大脑中的位置而异,但脑转移的常见症状包括:

· 头痛

· 恶心和呕吐

· 癫痫发作

· 言语问题

· 肌肉痉挛

· 气味或味道异常

· 身体部位麻木或刺痛

· 疲劳或肌肉无力

· 平衡或运动困难

· 视力变化,包括视力丧失或复视

21321689637736001

一些症状与肿瘤对颅骨和脑组织施加压力有关。这些症状通常在早上醒来时更严重。

许多患有继发性脑癌的人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在对不相关疾病进行脑部扫描后才发现自己患有这种疾病。

肺癌脑转移如何发现?

患者一旦确诊肺癌同时伴有上述症状均建议行头颅CT检查或MRI。增强MRI对微小病灶、水肿和脑膜转移较增强CT敏感,在肺癌脑转移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随访中均具有重要作用。有头颅MRI检查禁忌证的患者应行CT检查。

除此之外:辅助检查手段还包括PET-CT、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及分子病理检测。

肺癌患者脑转移治疗原则

一般来说,大脑被认为是转移性肿瘤细胞的避难所,因为血脑屏障可以保护它们免受免疫监视和化疗的影响。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和全脑放射治疗(WBRT)被认为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该疾病生物学的深入了解导致了新型全身疗法的发展,包括联合化疗、抗血管生成疗法、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多学科综合治疗改善了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1、无症状:

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优先推荐第三代和第一代EGFR-TKIs(奥希替尼、阿美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等)。

ALK融合基因阳性,优先推荐第二代ALK-TKIs(阿来替尼、塞瑞替尼、恩莎替尼等);

ROS1融合基因阳性,推荐克唑替尼;

上述基因阴性,可采用全身化疗;

2、有症状:

脑转移瘤数目≤3个,手术切除或SRT或SRT联合WBRT;

脑转移瘤数目>3个,WBRT或SRT;

肺癌患者脑转移的治疗策略

1.放疗 放疗是脑转移瘤的主要局部治疗手段之一,可以缓解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改善肿瘤局部控制情况。

其中,立体定向放疗在肿瘤脑转移中应用更为广泛。

2. 化疗 化疗仍然是 NSCLC 脑转移患者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以顺铂、卡铂为主的铂类药物为基础,联合第三代细胞毒类药物可为NSCLC脑转移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3.外科手术 与保守治疗相比,外科手术能够全部切除转移瘤以迅速缓解颅内高压症状,消除转移灶对周围脑组织的刺激,并获得肿瘤组织,从而明确病理诊断;外科手术能通过切除全部肿瘤达到局部治愈。

外科手术适应症:

(1)脑内单发、部位适合、易于切除,且肿瘤或其水肿占位效应重或导致脑积水的患者适合外科手术切除(SCLC 可不首选手术,对位于脑干、丘脑、基底节的脑转移瘤,原则上不首选外科手术);

(2)多发脑转移瘤外科手术治疗目前尚有争议,但一般认为:若肿瘤数目 ≤ 3个,且手术可以完全切除,则与单发脑转移瘤患者同样也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3)>3个脑转移病灶的治疗应首选 WBRT 或 SRT,但如果出现肿瘤卒中、梗阻性脑积水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和特征时,也应行手术减压。

4.靶向TKI更易入脑

目前,对于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推荐行靶向TKI进行治疗,小分子的TKI更容易入脑,奥希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等相关研究都显示对脑转移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胸部肿瘤学杂志》上曾发表过一项评估单独使用奥希替尼对先前未治疗的 CNS 转移的OCEAN研究。OCEAN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单臂II期研究,目的是评估奥希替尼对未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CNS)的疗效。

该研究一共纳入66例患者EGFR-TKI治疗后CNS转移患者和原发性CNS转移患者,其中T790M队列40例,一线队列 26例。在T790M队列中,中位年龄为66.5岁,男性为30.0%。8例CNS转移有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有多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转移(77.5%)。患者用奥西替尼治疗,剂量为80 mg/d。主要研究终点:PAREXEL标准评估的脑转移进展率(脑转移RR)。

根据发表在《胸部肿瘤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奥希替尼对带EGFR T790M 突变且CNS转移的NSCLC患者具有持久治疗。结果显示:中位脑转移相关无进展生存期(PFS)为 66.7%(90% CI,54.3%-79.1%),中位总生存期(OS)为 25.2 个月,总缓解率(ORR)为 40.5%,中位 PFS为 7.1 个月。此外,与外显子 21 L858R 患者相比, EGFR外显子 19 缺失患者的脑转移相关 PFS显著更长,中位值分别为 31.8 个月和 8.3 个月( P = 0.032)。

5. 脑转移患者免疫治疗有效么?

抗 PD-(L)1 抑制剂 atezolizumab、nivolumab 和 pembrolizumab 被批准作为已治疗晚期 NSCLC 的首选治疗方案。

91941689637736572

(1)K药治疗PDL1阳性脑转移患者颅内ORR达29.7%,且缓解时间持久

2020年4月《柳叶刀》发表了PD-1单抗K药治疗有脑转移的NSCLC患者的II期前瞻性研究结果,这也是首个免疫治疗脑转移的针对性研究。在该试验中,42名患者接受了K药(37名患者为PD-L1阳性,5名患者为PD-L1阴性/无法评估的肿瘤)。分别有36%、33% 和31%的患者将K药作为一线、二线或后线治疗。PD-L1阳性肿瘤患者的mOS 为9.9个月,IC ORR为29.7%,IC PFS(在BM临床获益的患者中)为10.7个月,CNS PFS为2.3个月。此外:1年PFS和1年OS分别为33%(95% CI 19%-56%)和40%(95% CI,30%-64%)。在PD-L1阴性/无法评估的肿瘤患者中未观察到IC反应。具体来说,五名 PD-L1阴性患者中只有一名表现出疾病稳定(SD)作为最佳 IC 反应,并且也具有全身部分反应(PR)。

17541689637737075

最近对KN-021(非鳞状细胞)、KN-189(非鳞状细胞)和 KN-407(鳞状细胞)的两项汇总分析证实,对于转移性 NSCLC 患者,一线K药和化疗与单独化疗相比具有OS获益。第一次汇总分析于2020年进行,报告显示:接受联合治疗方案的患者中有16.8% (43/256) 已接受治疗或无症状BM,而单独化疗组的这一比例为13.8% (26/188)。即使在出现CNS转移性疾病的患者亚组中,OS获益(HR:0.50;0.29-0.87)也很显著。2021年,一项有关BM患者的汇总分析显示,171/1298 名患者 (13.2%) 最初出现BM,并且无论BM 或PD-L1状态如何,都观察到临床结果的改善。患有BM患者的PFS HR 为 0.44 [95% CI: 0.31-0.62],而无BM患者则为0.55 [95% CI: 0.48-0.63]。就脑部疾病患者而言,接受免疫治疗和单纯化疗的患者的ORR分别为 39.0% 和 19.7%。在没有BM的患者中,联合用药和单纯化疗的ORR分别为 54.6% 和 31.8%。

(2)O药治疗409例肺癌患者就算是脑转,疗效也不降档

发布在《Lung Cancer》杂志的一项研究评估了PD-1单抗O药(纳武利尤单抗)后线治疗NSCLC脑转移患者的真实世界疗效。该试验共纳入了1588例NSCLC患者,共409例患者在基线就有脑转移,占了超过四分之一(26%)。这409例患者中,有29%用过激素治疗,18%用激素同步放疗,59%做过脑部放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患者都是在多次治疗失败后用O药,其中既往接受过治疗线数≥3次的患者就占了46%。 

结果显示,脑转移患者的ORR为17%,DCR为39%,其中有4例出现完全缓解(CR)。脑转移患者的疗效与总体人群的疗效非常接近(总人群ORR为18%,DCR为44%)。

脑转患者的中位PFS为3个月,与总人群相同。脑转患者的中位OS及1年OS率为8.6个月和20%,而总人群的中位OS为11.3个月、1年OS率为43%。有脑转患者的生存期相对短一些,但是后线OS还能达到8.6个月已经算是不错了。

近日,《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在线发表了CheckMate-227 试验的事后分析结果:探索O药+伊匹木单抗对伴有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有68例的脑转移患者接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治疗,66例脑转移患者接受化疗。同样经过最短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对于伴有脑转移的晚期一线非小细胞肺癌,与化疗相比,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可显著改善OS(HR: 0.63; 95% CI: 0.43–0.92)。

45771689637737237

(3)T药治疗脑转:有延长生存时间的趋势,可预防新发脑转移灶

OAK研究纳入了经治晚期NSCLC患者,接受PD-L1单抗T药(阿替利珠单抗)或多西他赛治疗。两组约有14%的患者在入组时判断为无症状脑转。在脑转患者中,两组分别有90.2%(阿替利珠单抗)及82.3%(多西他赛)的患者接受过脑部放疗。

结果显示:有脑转史的患者,T药组的中位OS优于化疗组,为16m vs 11.9m,但无统计学差异(P=0.16);无脑转史的患者中T药组的中位OS明显优于化疗组(13.2m vs 9.3m,P=0.0007)。

另外,有脑转史的患者中,T药组的患者出现新发脑转移灶中位时间比化疗组更长,为未达到vs 9.5个月。无脑转史患者中,两组出现新发脑转移灶中位时间都未达到。

73331689637737390

试验说明,相比化疗,阿替利珠单抗有延长脑转移患者生存时间的趋势,并且延长了脑转移进展的发生(特别是对于有脑转移史患者的疗效更明显)。

(4)PACIFIC研究:I药将脑转移发生率降低一倍

PACIFIC试验是一个随机、双盲、多中心的III期试验,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后序贯I药(Durvalumab)或安慰剂。I药除了在ORR、PFS及OS都优于安慰剂外,有新数据显示,两组出现新病灶的发生率为I药 22.5% vs安慰剂33.8%。重点是对于严重影响预后的脑转移发生率,I药组比安慰剂低(6.3% vs 11. 8%),I药明显降低了高风险转移灶的发生风险。

41091689637737622

6. 抗血管生成治疗研究显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于非鳞 NSCLC 脑转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一项贝伐珠单抗治疗 NSCLC 脑转移患者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贝伐珠单抗治疗组的疗效更好,经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患者颅内病灶的 ORR 和 DCR 均优于颅外病灶,且不增加脑转移患者的出血风险。

除此之外,贝伐珠单抗对于放射治疗导致的脑坏死和脑水肿也有一定效果,多项研究表明,贝伐珠单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脑水肿。

7.鞘内注射 鞘内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提高脑脊液内药物浓度,从而杀伤肿瘤细胞。给药途径包括经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化疗药物和经 Ommaya 储液囊行脑室内化疗。

鞘内化疗是 NSCLC 脑膜转移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脑实质转移,目前尚无明确支持证据。

参考文献:https://doi.org/10.1002/ijc.34628

声明: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本文版权归找药宝典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转载需获得找药宝典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找药宝典”。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NSCLC,ORR,肺癌,化疗,肿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