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医疗投资的冰与火之歌,上半年投融资复盘(上篇生物医药)

2023
07/25

+
分享
评论
医芯资本
A-
A+

疫情导致非新冠相关的企业现金流很紧张,好多企业也扛不住了,创始人心气也下来了,也能接受并购了;加上机构股东退出压力也在增加,很多机构开始主动撮合一些并购整合。

《冰与火之歌》

2023时间过半,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今年上半年医疗投资一级市场情况,总的来说今年一级市场是冰火两重天,融资事件数量相比22年略微下降,但是披露的一些融资事件金额都挺大,马太效应非常明显。所有的项目方都在努力路演,拼命融资,但是大部分却融不到钱;投资机构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投后管理上面,拼命的帮项目对接机构,同时也在努力看项目,拼命出差,但是IC投委会卡的极其严,能过会的项目寥寥无几;FA也在卖力的推荐项目,对接机构,但是交割成功的案例也不多;大家都在拼命干活,但是真正成交的案例很少,一看到披露出来的十亿八亿的巨额融资让整个氛围更焦虑了,大家都在感慨怎么这么难。

本文分上下两篇,首先上篇回顾下生物医药行业相关细分赛道的投融资情况,然后对上半年投资形势做概要的分析和总结,这些心得一方面来自医疗领域的投融资数据的分析,另一个方面也来自于医芯君上半年与三百位以上医疗投资人的一对一交流的真实反馈意见的汇总。下篇回顾下医疗器械、诊断、医疗服务及供应链、AI及医疗信息化融资情况,并对下半年的投资策略和市场行情做展望,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做出应对。

目录

上篇:

一、上半年生物医药投融资事件点评

二、上半年投资业态及投资策略总结与分析

下篇:

一、上半年医疗器械、诊断、医疗服务及产业链、AI及医疗信息化投融资事件

二、下半年投融资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23年上半年生物医药

投融资事件回顾

01降到冰点的CGT领域

医芯君点评与心得:

上半年基因治疗融资事件十个,细胞治疗融资事件十个,溶瘤病毒和微生物活体药各一个;这种数量比跟20/21年那是没法比了,跟22年比也是下降了不少,具体原因就比较多了,国外同一个赛道的临床受挫比较多,基因治疗罕见病在国内支付端走不通,做的都是罕见病,集中在眼科等少量赛道;细胞治疗血液瘤开始卷起来,在实体瘤领域突破艰难;干细胞技术的不成熟,致瘤风险,还有存储、消费医疗的各种乱象;微生物活体药物机理不清楚等;导致这块融资遇冷。

说生物医药投资人不看了药了,基本指的是生物技术这块没人看了,根据医芯君交流的经验,现在还在看CGT这块的机构不超过20%。

02mRNA疫苗退潮,小核酸受关注

5571689637881649

医芯君点评:mRNA领域遇冷,新冠疫苗审批窗口期基本关闭,重磅资金砸向这些管线的企业就比较尴尬了,临床继续还是不继续呢,就算获批了也很难有啥销售,成本都收不回了。于此同时小核酸领域反而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块的一些创新企业的机会还是存在的。

03最靓的仔合成生物最晚凉下来

68441689637881840

医芯君点评:要说生命科技最靓的仔非得是合成生物学,22年下半年生物医药领域基本凉透了,只有合成生物学热潮还在,不过到23年开始,这块也凉下来了。合成生物领域后来者想融资越来越难,讲技术的故事基本投资机构不认了,就是看终端应用,销售的情况,因为大家现在已经看明白了,最终合成生物学就是原料或者中间产物的提供商,无非就是生物合成替代提取或者化学合成,酶催化替代传统催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拼价格占领市场是王道。

04人用疫苗遇冷,兽用疫苗受关注

医芯君点评:人用疫苗开发难度大,强监管,在加上巨头比较多,不太好投,mRNA 又被新冠疫苗给闷了;机构的热情开始往兽用疫苗领域转向,兽用疫苗反正相对门槛没那么高,而且竞争也没那么激烈,后来者机会还是存在的。

05生物大分子成融资主力

医芯君点评:生物大分子成为细分赛道中融资事件较多的一个,将近40个,其中抗体相关药物占到80%的数量,这块的适应症主要还是集中在肿瘤和自免适应症;其他的20%为蛋白和多肽,适应症比较多元化,包括在自免、代谢、抗感染等领域。蛋白药物和多肽逐步崭露头角,开始引起行业和机构的关注,特别是减肥药物的全球大卖,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该赛道,除了减肥适应症之外,其他适应症领域多肽药物的应用也在逐步增加。

07XDC偶联药物成为市场不多的热点之一

47871689637882022


医芯君点评:XDC因为8201重磅药物的崛起引起市场的关注,XDC因为其比较明确的靶点,更多的是抗体、linker、payload的组合在不同适应症上去尝试,属于组合型应用创新,因为中国的临床资源比较丰富,也是差异化follow的思路,所以呈现百花齐放的新情况。作为核能利用的大国,核药的发展近期也成为投资机构关注的热点,这也好理解,RDC跟ADC类似,属于应用型创新药物开发,生物机理和靶点的机理比较明确,主要风险在于成药性的风险,临床这块风险相对可控;另外一个问题在于终端医院的核药房及配送供应链的建设,这块投入会比较大,可能单家企业要投起来非常困难,跟电动车的充电桩及网络改造差不多,不是一家车企能折腾出来的,可能需要政府的公共投入。XDC也是个烧钱的领域,这块单项目融资金额都比较大。

08小分子领域肿瘤比例下降,自免和其他适应症比例开始增加

医芯君点评:小分子领域只能说中规中矩,融资事件20多点,一半是跟肿瘤相关,一半是自免、神经、代谢等领域,特别是自免和神经领域在增加。小分子领域潜力更多的是通过平台化技术提升筛选效率,扩大在肿瘤外的适应症的创新药物研发。

09中医药、高端制剂和原料药中间体热度提升

医芯君点评:风险偏好降低的情况下,中医药、高端制剂、原料药和中间体的公司融资的关注热度开始提升;中医药因为有大量的真实病人的验证,安全性方面相对可控,研发的周期短,风险较小;高端制剂属于follow的思路,门槛主要是制剂技术和工艺这块,相对研发风险小、周期短;原料药和中间体因为有收入和现金流,抗风险能力较强;这三者总体风险比创新药要小很多,投入资金相对小,周期短,在当下逐步获得更多机构的认可。

10CXO及上游降温,CGT CDMO及相关检测艰难维持热度

医芯君点评:行业整体的情况不景气,CXO及生命科技上游也开始感受到寒意。临床前CRO少数几个融到资,AI制药降到冰点;CDMO大分子热潮褪去,少数几家融到资也不多,CGT CDMO在维持着最后的倔强,能融到钱的也是巨头分拆的子公司或者是深耕多年的老牌公司;生物制药的检测开始吸引一部分IVD公司进入,以前IVD公司都看不上这块的量,现在也开始往这块布局了;临床试验的CRO基本歇菜,疫情三年医院临床试验受阻,另外好多新药客户融资困难,临床管线砍得七零八落,临床CRO的并购整合浪潮看来是要到了。制药上游的培养基反应器也就是相对头部的三五家拿到融资冲击IPO。CXO及上游如果不能出海的话,未来在国内卷日子会比较难过,还是要各家找到优势差异点,才能和谐共存。

二.市场化机构出手少,政府及国资GP和产业方主导

01出手的机构只占80%,大部分都在做投后管理

整个医疗健康领域专业投资机构包括专业医疗VC(只看医疗领域)、多行业综合基金(包含医疗及其他硬科技、消费等赛道)、地方政府GP、央国企GP(包括金融系、各大央企国企等设立的GP)、CVC(各大医疗上市公司及产业集团公司)、美元基金(互联网时代延续至今的管理欧美资金的机构、新加坡中东等国家主权基金、央国企及华人海外美元GP)等,加起来大概在500家左右。

上半年投资出手在1个及以上的医疗健康项目(包括生物医药、制药及生命科学上游、医疗器械、诊断、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及供应链)的机构大概在100家左右,占整个医疗机构的20%。如果单纯只考虑生物医药及制药上游的话,整个数量和比例还要降低,现在愿意看新药的机构一小半,真正投的20%都不到,像CGT等烧钱厉害,技术相对不成熟,适应症集中在罕见病,药品单价又极高的项目还在看的机构更是凤毛麟角。

今年大部分机构更多在做投后管理,帮助已投项目进行优化,除了对接投资机构帮着融资以外,基本就是跟着创始人一起砍管线、降薪裁员,新药领域在出手的大部分都是从已投项目中挑那么几个进展还算顺利的项目进行投资,对于已投项目之外的新项目出手极其谨慎,对于项目的质地要求极其严苛。

02阶段向两端聚集,A轮前及preIPO为主

今年开始机构风险极度厌恶,对于项目的确定性要求很高,只愿意投那些明牌的项目,首选中后期有收入现金流的,最好有利润的项目,所以器械、诊断领域比药更受欢迎,下篇我们专门分析器械、诊断、医疗服务和供应链等相关投融资情况;另一个方面由于一二级市场估值鸿沟基本填平,甚至这两年港股和A股上市破发倒挂的案例越来越多,机构对于preIPO轮次及倒数第二轮融资的估值极其敏感,如果前期融资估值太高,就算是preIPO轮也融不到钱。

创新药的的话基本看有二期临床扎实数据的项目,如果估值超过30亿,基本就要看首个管线的商业化前景及第二个管线的潜力,如果商业化这块潜力不行,或者没有license的合作,估值太高也是不好融的。

早期项目现在更不好融,投早投新投硬科技这口号喊的很响亮,但真正能融到钱的要么就是院士、大专家、大药企明星创始人的项目,当然现在对于这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最好是二次创业型的更受欢迎。20年21年那种泡沫期刚创立一年融三年,估值翻十倍的项目,现在因为估值高高在上,里程碑没达到,融资很困难,基本老股东都不敢救了;这种项目现在极其尴尬,不降估值根本没人看,降了估值一方面老股东抹不开面子,因为有账面损失了,有的LP有国资不好交代,还有个情况就是降了估值,创始人的股份将会稀释比较厉害,到时候实控人的积极性、控制权等都有变数,有的创始人也不愿意,就在那干挺着。

03政府招商和央国企GP成为持续投资的主力

医疗领域现在持续投资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招商,市场化机构是有心无力,投的项目想赚钱太难,交易氛围也没有了,投委会很难过会。现在政府招商引资的热情还在继续,一个方面房地产土地财政到头了,产业发展是唯一的路径,一方面经济总得发展,虽然现在不是唯GDP论了,但是谁都知道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想要晋升还得把经济发展起来,现在科技和实业是主旋律,医疗健康生命科技是科技中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跟民生也息息相关,所以各地对于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热情仍然是十分高涨的,政府招商引资和央国企GP通过基金主导了一大半的投融资事件。

仅以CGT和RNA领域为例,广州国资投资平台越秀产业基金领投瑞风生物,广州产投集团领投来恩生物,将来恩生物从新加坡引入广州落地发展;至善唯新领投方为国投创业,诺洁贝本轮领投方为上海生物医药基金,都是国资GP,一个央企投资平台,一个是上海这边的投资平台;两家金融平台建信信托独家投资泽辉生物、太平医疗独家投资艺妙神州;勤智资本(拿了广东国资LP的资金)联合国聚创投、广州开发区基金投资了惠正奇医药,并把项目引入当地;国调创新基金,越秀产业基金领投了嘉晨西海本轮融资,越秀产业基金领投了艾码生物,浙江安吉经开区旗下安吉科泉基金领投了星曜坤泽本轮融资。跟投的项目还包括:大兴国投参与锦蓝基因、广州金控参与神曦生物、深圳高新投参与济因生物、国中创投参与优赛诺、陕投参与河洛新图、松江国资吉六领基金参投迪纳元昇。30多个项目中纯粹市场化机构主导的只有10个左右,其他的的要么是政府招商基金主导,要么央国企GP主导或者参投。

04产业方的资本运作和并购在扩大上市产业公司分拆或者实控人孵化新业务:

由于创新药及生物技术的资金需求量实在是太大,同时也是为了不让上市公司的报表太难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新技术的创新药或者生物公司分拆出来单独融资,这类项目比较受投资者欢迎,一方面上市公司的科研能力和商业化经验相对比较好,管理经验和上市资本运作经验比较丰富,另一个方面有的上市公司也具备回购能力,所以机构投起来觉得风险比较小,在投委会过会也比较容易,于是乎我们看到了大量机构早期就积极参与这类项目。

比如CGT领域的金斯瑞蓬勃生物、恒瑞旗下细胞制药公司恒瑞源正,开能健康孵化的原启生物,智飞生物相关联的智翔金泰,科伦药业分拆科伦博泰,博腾股份分拆博腾生物,当然分拆的鼻祖还是药明康德啦,分拆的徒子徒孙N个。

CVC搞投资风生水起:

上市公司以前通过做LP的身份参与股权投资比较多,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不再满足于做LP,特别是不少上市公司及产业公司二代上台以后,对于实业兴趣相对没那么大,对于做股权投资反而兴趣更大,于是越来越多的产业公司与上市公司开始自己成立股权投资机构做GP,也开始跟地方政府合作做基金,这套打法很受政府欢迎,一方面上市公司首先可以落地自己的产能在当地,完成招商指标,另一个方面可以和政府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围绕自己产业的上下游做招商和产业培育,这一套打法成功率相对比较高。一方面产业GP对于项目的研究和尽调做的更深入,另一个方面确实自身也能赋能早期公司避免少走弯路,同时政府也有资源导入,所以CVC逐步成为重要的力量。

产业的并购在增多:

今年开始行业的并购案子逐步增加,这也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一方面行业发展越来越成熟,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已经意识到没有硬核科技或者管线厚度不够的公司一方面自己做不大,另一个方面单独融资发展极其困难;疫情导致非新冠相关的企业现金流很紧张,好多企业也扛不住了,创始人心气也下来了,也能接受并购了;加上机构股东退出压力也在增加,很多机构开始主动撮合一些并购整合。

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拉开帷幕,比如一次新反应器乐纯生物并购康晟培养基业务、华测检测并购维奥康检测、原料药葫芦娃并购荣兴药业、和阳制药并购普恒制药制剂业务、泰恩康药业并购博创园、上海医药并购润吉药业、天康生物并购冠界生物、华东医药并购南农动药等标的。

心得体会总结

想起中国生物医药这几年的过山车境遇,不禁让我想起: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人生若想有所成,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三种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与君共勉!

下篇,我们将探讨:

1、医疗器械、诊断、医疗服务及供应链、AI及医疗信息化投融资情况

2、下半年投资策略及行情展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疗,投资,项目,基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