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儿童癫痫案例 | 2岁发病,5年未找出病灶

2023-07-17 11:44   上海全景医学影像

癫痫疾病很特殊,如果不尽快治疗,不仅会加重儿童的病情,而且会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障碍,因此早期发现癫痫病灶尤为关键。

我国约有 900 万癫痫患者[1],约60%癫痫患者起病于儿童期[2]。

癫痫病灶早期定位是治疗的关键,但并非所有儿童,都能第一时间得到明确诊断!接下来为大家分享全景上海中心的一个案例!

癫痫5年,用药不佳Part.1

2018年,刚刚2岁的兰兰(化名)突然出现抽搐、四肢僵硬、姿势偏转症状,被紧急送至医院,医生诊断:癫痫。

关于婴儿期癫痫发作的线索,活动中任意而突然的暂停,眼睛微微向一侧凝视,手臂或腿部有节奏地反复运动且无法停止反复痉挛,前臂突然弯曲或伸展几秒钟。

为了让女儿能得到最好的治疗,孩子爸爸没日没夜加班工作,妈妈担心兰兰发病,只能寸步不移陪护。孩子的病情让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异常艰难。

如今,兰兰7岁,这5年来,吃了很多药,住院无数次,但病情却丝毫未能控制,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做了很多次磁共振检查,却一直未找出癫痫病灶。

关于药物难治性癫痫

多数癫痫患者经过正规抗发作药物(ASM)治疗,最终可获得良好预后,但仍有20%-30%的癫痫患者经过长期药物治疗仍不能控制发作,称为“药物难治性癫痫”[1]。

癫痫灶定位重要性及难点Part.2

术前定位不仅仅在手术中能将癫痫灶切除,也能使癫痫灶周边的正常脑组织得到最大限度保留,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风险。难处在于癫痫灶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神经元膜的异常电位发放,完全没有或可以没有结构性损害。

阻碍重重,手术一再拖延Part.3

手术前定位致痫灶及避开功能区是手术成功关键,但问题是未能找到癫痫责任病灶,无法手术。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发病也越来越频繁,虽然老师同学都很照顾,但孩子很难融入学校生活,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她开始拒绝参加集体活动,抗拒检查和吃药,孩子的不配合,让兰兰爸爸非常担忧,亲戚朋友也帮忙四处打听检查医院。

千里迢迢,为爱奔赴上海Part.4

“快把孩子放到这边“ 平躺、侧卧,解开衣领....在护士的护理下,兰兰很快恢复稳定。

此次兰兰和父母千里迢迢来上海找到我们,就是希望能发现导致癫痫的责任病灶,能作为接下来兰兰手术切除的依据。但谁也没想到刚到中心不到10分钟,兰兰就出现癫痫再次发作,此次持续10余秒后缓解,休息几个小时后,我们为兰兰安排了颅脑PET/MR扫描。

不负所托,成功捕捉癫痫病灶Part.5

顺利完成检查后,高欣主任对兰兰的PET/MR图像进行了全面而仔细地观察,发现右侧额叶存在局灶性FDG代谢增高区,根据PET和MR融合图定位到了MR上的相应区域,发现该区域脑皮层增厚、灰白质交界面模糊,上述影像表现提示存在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这种改变单纯通过磁共振解剖像肉眼很难找到,借助FDG低代谢(发作间期)或高代谢(发作期)帮助定位后找到致痫灶,此次检查更是捕捉到了较少见的发作期变化。

结论:病灶定位于右额叶,同时基本可以明确导致癫痫的原因,考虑为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CD)。

23121689563571373

明确癫痫灶位置后,兰兰很快接受了专科手术治疗,由于定位准确,手术非常顺利,目前兰兰恢复中。

为何多次磁共振检查,结果都是阴性?为何要进一步PET/MR检查?

高欣教授表示,临床治疗癫痫需要对病灶进行准确定位,特别是那些准备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脑电图只能粗略地发现皮层的异常放电区域,无法准确定位。有时候即使高分辨率MRI也无法明确病灶,或者显示为多发解剖结构异常,难以确定导致癫痫的病灶(致痫灶);另外,不同于成人癫痫,儿童尤其婴幼儿癫痫发作症状学多不不典型,对致痫灶定位作用有限。

国外文献报道

在MRI阴性癫痫患者中,术前用PET/MR融合定位致痫灶指导手术治疗,判断手术切除范围,术后87%的癫痫患者发作得到控制,在发作期间应用PET/MR定位低代谢病灶,是临床实践中用于癫痫术前评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发现病灶和改善预后[3,4]。

对于一体化PET/MR在儿童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价值,高欣教授进一步总结提出:相比需要分成两次检查的PET/CT+MR异机融合的成像方法,一体化PET/MR可以一次同时完成PET和MR两项检查。

一体化PET/MR检查对于患儿来说:

可显著减少应用镇静剂的使用次数和患儿接受的辐射剂量[5]。

避免因二次扫描位置变动导致PET和MR定位配准问题[5]。

癫痫疾病很特殊,如果不尽快治疗,不仅会加重儿童的病情,而且会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障碍,因此早期发现癫痫病灶尤为关键。

审核医师

31021689564798977

高欣 主任医师  教授

全景总部科研管理中心总监

上海大学附属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副院长、PET/MR主任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兼职教授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六届神经学组成员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质控学组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委员

擅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胸腹部肿瘤的综合影像诊断,及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

近3年承担上海市科委及经信委等多项

——文献参考——

[1]刘晓燕.小儿难治性癫痫的研究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22):2240-2243.

[2]林青.实用小儿癫痫病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40-548

[3] Werner P, Barthel H, Drzezga A, et al. Current status andfuture role of brain PET/MRI in clinical and research settings. Eur J Nucl MedMol Imaging, 2015, 42(3): 512-526.

[4]刘晓燕.小儿难治性癫痫的研究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22):2240-2243.

[5]林青.实用小儿癫痫病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40-54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PET,致痫灶,癫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