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两项制度实际运行时,所覆盖的人口年龄结构不同、所支付的医院等级、城乡分布有所不同。
2022年,参加居民医保人员享受待遇21.5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7%。其中:普通门急诊1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门诊慢特病2.9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1.7%;住院1.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2%。次均住院费用8129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在三级、二级、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含未定级)的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3898元、6610元、3139元。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院率为16.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次均住院床日9.2天,比上年减少0.2天。
2022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住院率17.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在职职工住院率为1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退休人员住院率为38.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国职工医保次均住院费用为12884元,比上年下降0.5%,其中在三级、二级、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含未定级)的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5495元、9029元、6633元。次均住院床日9.5天,同比减少0.5天。普通门急诊17.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3%;门诊慢特病2.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3%;住院0.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4%。
笔者感触:
第一,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待遇2.97亿人次,同比增长21.7%,最耀眼。需求侧改革,给慢特病的居民医保患者在门诊或住院上,有更多选择权。小病不拖,大病不扛。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的每个医保患者待遇享受次数,与职工医保差距明显。显示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待遇仍有完善空间及必要。这将引起居民医保住院向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的“腾龙换鸟”,相应地,需要匹配医药集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方式实际运行、医疗质量管理等。门诊慢特病是几乎所有医保待遇中,与健康中国效率质量最贴切的。
第二,普通门急诊方面,居民医保与职工医保的待遇人次数几乎相等。也体现了每个医保患者待遇享受次数,与职工医保差距明显。
第三,住院率、次均住院日方面,两项制度的指标值也几乎相等。但两项制度实际运行时,所覆盖的人口年龄结构不同、所支付的医院等级、城乡分布有所不同。在三级、二级、一级医院的次均住院费用,两项制度之间均有一定差距。伴随DRG/DIP深入全面推行,这些差距将有所改观。退休人员住院率比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院率高出很多,按相同年龄段比较,可看到有实际意义的对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