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心血管内科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探索

2023
07/17

+
分享
评论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社
A-
A+

为进一步提升学科的竞争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在学校和医院的支持下,科室将继续围绕国家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心血管疾病防治为工作重心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教研支撑体系。

2021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指出将在“十四五”期间从国家、省、市(县)不同层面分级分类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促进临床专科均衡、可持续发展。心血管疾病是影响老年人群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均高度重视心血管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依托单位,其中心血管内科是上海市心血管内科临床质控中心所在单位。近年来,在国家和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学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研究通过探讨该院心血管内科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经验,以期为其他医院专科建设提供参考。

专科建设实践

人才队伍

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优化人才结构,持续推进“人才+专科”培养模式,打造心血管专科人才汇集高地。首先,坚持以亚专科为中心,立足学科发展,调整人才结构。其次,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基于临床诊疗、学术水平、科室贡献等多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拘一格提拔优秀年轻人才,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管理岗位、科研经费和出国进修机会,营造良性竞争环境。再次,为推进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科室团队积极承担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

医疗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科室积极优化专科资源布局,添置先进的心血管诊疗设备,补齐学科短板,加强专科建设,提高学科整体医疗实力;完善带组医生负责制,调整临床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注重临床诊疗规范性,并鼓励临床创新,加大新技术新方法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综合医院优势,加强与心外科、心理科、血管外科、医学影像科、药剂科等科室合作,建立MDT诊疗平台(特色疑难疾病的多学科讨论门诊),开展疑难病例综合治疗协作体系。

科学研究

科室加强了研究平台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心血管临床研究平台。利用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优势资源,构建多中心临床研究平台。

(2)心血管转化医学平台。与多家医疗器械重点企业及高校开展深入合作,探索产-学-研-医结合的医疗器械创新模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新型冠脉支架、新型经皮心脏瓣膜等产品临床转化平台建设。

(3)心血管基础研究平台。整合优质科研资源,重点针对心脏和泛血管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并为实验动物中心配备一流的设施设备,成为介入治疗产品和器械创新的重要平台。

(4)生物样本与大数据平台。包括数据库、生物样本库和影像信息库,管理标准化、服务网络化的心力衰竭、大动脉数据库平台与应用系统。

专科建设成果

新型冠状动脉支架

为解决传统冠状动脉支架金属材料不可降解问题,通过医工结合,经过大量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冠脉支架—Xinsorb。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逆向介入技术

通过总结经验和数据,发明了逆向导丝技术的主要辅助技术——主动迎接技术,作为针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最后一公里”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完成国内首例经皮二尖瓣夹合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经导管心脏瓣膜治疗术》,率先提出“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式”的工作设想,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完成科技成果转化。

肾动脉交感神经冷冻消融系统

聚焦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系统,通过医工结合,开展了深低温冷冻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目前,已完成首次在体研究,取得了显著降压效果,并已开展上市前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和发病机制探索

通过与急诊科、检验科、心电图室、放射科等紧密合作,优化院内救治流程,构建胸痛中心与网络医院及救护中心三位一体急救网络,建立了远程心电图传输系统,实现了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无缝衔接。牵头完成多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并针对空气污染与急性心梗、抗血小板治疗新策略与新靶点等开展了多项研究。

推动“泛血管医学”发展

2019年,科室牵头建立我国唯一一家由科技部正式批准、以“泛血管医学”理论为指导的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通过医、生、理、工多学科交叉以及基础与临床研究结合,建设高质量生物样本库,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构建了源于中国临床证据及原创成果的学科平台。

思考与展望

为进一步提升学科的竞争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在学校和医院的支持下,科室将继续围绕国家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心血管疾病防治为工作重心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教研支撑体系,争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中心或区域医疗中心,进一步加大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力度,积极开展国内和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扩大研究平台和科研团队的影响力;继续巩固和加强学科能力建设、科研平台建设、体制建设和品牌建设,将专科逐渐建成国际知名、学术领先的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黄东等

文章刊期:2023年第6期

图文编辑:吴小红、邵若彬

审核发布:姚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血管,内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