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商保柜台走进公立医院
笔者感触:
第一,做什么?假如商保柜台是在门诊大厅而不是在一间诊室,面对人潮汹涌的门诊就医患者及家属们,甚至人潮汹涌的住院就医患者及家属们。商保柜台完全可以临危不惧、灵机一动,配合做好问询服务。
第二,有竞争。门诊大厅有两个极端现象:一是特需取药窗口相对门可罗雀、低调神秘。二是不可能同时配套太多家商保柜台。否则可能有士林夜市的既视感。不少TPA也在对接门诊大厅。这个领域有竞争。
第三,应铺开。商保柜台走进公立医院,关键是想清了、做实了,有目的、有目标。做公益也算做实,也算目的。只要有机会,投产清晰(不局限于单纯的财务投产),就应该抢先占位。商保覆盖整个区域。
第四,家庭医生与就医绿通。一方面,一些地方探索公立医院为家庭医生预留号源。接口应能同时适配于卫健委搞的、商保搞的家庭医生。另一方面,普通挂号普遍不难了,商保要发挥甄选功能,很懂医院。
延伸阅读:
1月29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医保局等5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推进广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根据规划,到2035年,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家庭全覆盖,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满意度达到85%左右。
到2023年,医联体或医共体二级及以上医院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30%号源,以后逐年提高号源投放比例,对确需转诊的签约居民予以满足。医联体内二、三级医院对转诊签约患者提供优先就诊服务,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要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提供充足专家号源。
1月31日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消息,近日《北京市医疗机构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管理规范》发布。根据《规范》,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除老年人挂号绿色通道外,取消现场挂号,实行网络、电话等方式的预约挂号。
《规范》要求,医疗机构要为老年人提供挂号绿色通道,设置挂号、人工服务窗口,配备导医、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就医指导服务。医疗机构应为老年人提供现场挂号的号源,预约号源应分时段,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精准至30分钟以内。
进一步提高专家门诊下午出诊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晚间、周末、节假日开设知名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明确加号管理流程及标准,严控加号数量,建立加号可追溯机制。合理安排患者的复诊排序,有条件的可以提供自助预约、一站式检查预约服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