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一例乳汁淤积连续通乳6小时后无改善患者的咨询案例分享---母乳门诊咨询案例手记

2023-07-17 12:00   中卫护研院

国家目前正在推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为配合政策的有效落实,如何做好哺乳期妈妈的支持和帮助,让哺乳期妈妈有更好的哺育 体验,也是母婴保健工作者急需努力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案例基本资料

求助妈妈:张x,28岁

职 业:儿科医师

主 诉:产后92天,左侧乳房大面积乳汁淤积,通乳师连续通乳6个多小时无改善。

求助时间:2023-03-24

询问病史:既往体健,无特殊疾病病史,此次妊娠为G1P1,足月顺产。自述有频繁乳汁淤积史、通乳史(约二三十次),因此日常进食极为清淡,不敢摄入肉类等含蛋白和脂肪的食物,生产完至今,体重丢失约7kg,近一个月丢失约2.5kg。今日除通乳师连续6小时的疏通和婴儿正常哺喂外,另使用吸奶器吸出约1000ml的乳汁弃去。

7091689463380076

哺乳史:纯母乳喂养,婴儿体重增长良好,从出生到目前增重约5kg。产后前两个月有月嫂照护,月嫂建议喂奶前后额外排空乳房,日常哺喂婴儿后需频繁使用吸奶器排空,且每次乳汁淤积发生后,通乳师均采取排空乳房后再让婴儿频繁吸吮。

查体:体形消瘦,双侧乳房均呈过度充盈状态,左乳除左下象限外,其余部位均能触及楔形肿块,触痛明显。双乳房表面均无红肿,暂无发热等全身症状。  

情绪状态:极度焦虑和恐慌,情绪接近崩溃,述已坚持不下去了,想要离乳。

二、案例分析

结合病史、症状及追溯哺乳史等综合评估,初步判断妈妈目前存在的问题为:

1.乳汁淤积[1]

2.过度泌乳[2]

3.泌乳和哺喂知识缺乏

病因分析:

1.喂养过程有乳房排空等过度干预情况,给乳房错误信号,刺激过度泌乳;

2.乳汁淤积发生后处理方式不当,进而造成过度泌乳的加重;

3.妈妈对泌乳和喂养知识的了解不足,出现问题后极度焦虑和恐慌。

三、干预措施

1.安抚妈妈情绪:讲解泌乳生理、及不必要的排空导致过度泌乳带来的危害,如果过度刺激产奶,会使导管变窄和腺泡肿胀恶化,则可能发展为炎症性乳腺炎,随后可能出现急性细菌性乳腺炎[3] 。

2.向妈妈告知乳房目前状况,只是单纯乳汁淤积,暂时不会引起乳房感染和化脓,乳房已持续按摩6小时,不建议再继续尝试按摩疏通,尤其是深层按摩会增加炎症、组织水肿和微血管的损伤[3]。

3.目前适宜的干预措施[2-3]:

①喂奶后冷敷乳房,减缓肿胀和缓解疼痛,喂奶前可温敷。

②按需哺喂,停用吸奶器,教会手挤奶,乳胀时可以手挤出少量乳汁,缓解胀痛为止,避免排空。

③注意休息,交代观察要点,如有发热、乳房表明肿胀等症状及时就医。

④因妈妈本身是儿科医生,给其建议可以准备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备用。

四、效果干预

1.第二日(3月25日)婴儿给予吸通,指导单侧喂养[2],即在一段时间内只使用一侧乳房哺乳,另一侧过度胀满时,可手挤出少量乳汁进行缓解。目的是可以通过参与乳房自分泌调节机制,减少乳汁的过量产生。

2.一周后随访(4月2日),妈妈述乳房一直呈胀满状态,但未再发生乳汁淤积和找催乳师通乳。

3.4月6日妈妈述左乳肿胀疼痛,乳房表面皮肤发红伴体温升高,考虑发生急性乳腺炎,建议其冷敷、按需哺乳,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用于退烧、减轻水肿和炎症[3],缓解症状,密切观察,必要时及时就医。
4.4月8日来门诊复查,左侧乳房10点处仅有一范围约2   ×   3cm   的硬块,乳房状态也明显好转,不再过度胀满,全身症状已消失。且妈妈自述,婴儿5-6个小时不吸吮,乳房才稍微有些涨感,妈妈对目前状态较满意。
5.4月11日妈妈述婴儿吃奶频繁,担心奶量不够,考虑和乳腺炎症导致乳汁产量暂时性减少有关[4],经评估婴儿尿量与既往无明显变化,嘱其按需哺乳,密切观察。

6.4月15日反馈,左乳肿块消失,自感奶量增加,能满足婴儿需求,未再出现乳汁淤积情况。
7.6月29日随访,至今乳房未再出现乳汁淤积或乳腺炎等情况,妈妈感觉很满意当下状态,能享受哺乳的幸福,并打算喂到自然离乳。

五、思考和启发

1 . 妈妈是一名省级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作为一名医疗卫生保健专业工作者,在母乳喂养过程中依然需要支持和帮助,说明目前我们这个社会仍急需一些专业的科普宣教、指导和陪伴,让更多的妈妈在母乳喂养的路上减少弯路,顺利享受哺乳和育儿的幸福。
2. 需要培养更多具有与哺乳相关的专业人员,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熟知泌乳原理及乳房解剖等,给到妈妈正确的专业的支持和陪伴,并给予妈妈赋能,做到张开嘴(宣教)、管住手腿(避免过度干预),让哺乳回到自然的形态,以提高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
3 . 国家目前正在推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为配合政策的有效落实,如何做好哺乳期妈妈的支持和帮助,让哺乳期妈妈有更好的哺育体验,也是母婴保健工作者急需努力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杨桂清)

参考文献

[1] 任钰雯,高海凤.母乳喂养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72. [2] Johnson HM, Eglash A, Mitchell KB, et al. ABM Clinical Protocol #32: Management of Hyperlactation[J].BREASTFEED MED. 2020-03-01;15(3):129-134. [3] Mitchell KB,Johnson HM,Rodríguez JM, et al.Miller, B; ABM Clinical Protocol #36: The Mastitis Spectrum, Revised 2022[J].BREASTFEED MED. 2022-05-01;17(5):360-376. [4] Huang Q,Zheng XM, Zhang ML, et al. Lactation mastitis: Promising alternative indicators for early diagnosis[J].World J Clin Cases. 2022-11-06;10(31):11252-11259.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母乳喂养,案例,咨询,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