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麻人智】健康男性受试者在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诱导的无反应性和非快速动眼睡眠期间的主观体验
摘要
背景
麻醉诱导的无反应性和非快速动眼(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睡眠具有共同的神经通路和神经生理特征。我们假设这些状态在受试者主观感受层面也有相似之处。
方法
在一项受试者内部设计中,我们比较了麻醉诱导的无反应性和NREM睡眠后报告中体验的发生率和内容。健康男性(N = 39)接受逐步剂量的右美托咪定(N = 20)或丙泊酚(N = 19)诱导进入无反应睡眠。对那些能被唤醒的人进行随访,且不给予刺激,然后重复这个过程。最后将麻醉药剂量增加50%,待受试者苏醒后再次随访。这些受试者(N = 37)在NREM睡眠期苏醒后也接受了随访。
结果
大多数受试者在无反应性睡眠期可被唤醒,不同麻醉药物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480)。较低的药物血浆浓度与能否唤醒相关,在右美托咪定(P = 0.007)和丙泊酚(P = 0.002)诱导的无反应睡眠期间一致;但低血药浓度与受试者的回忆经历无关(右美托咪定:P = 0.543;丙泊酚:P = 0.460)。在麻醉诱导无反应和NREM睡眠后进行的76次和73次随访中,体验发生率分别为69.7%和64.4%。回忆经历在麻醉诱导的无反应和NREM睡眠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应用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每次唤醒之间也无差异(P > 0.05)。不连贯的梦境体验(62.3% vs 51.1%;P = 0.418)和研究环境的记忆融合(88.7% vs 78.7%;P = 0.204)在麻醉和睡眠状态中同样经常出现,而感知(指关联意识)在两种状态下都很少被报道。
结论
麻醉诱导的无反应性和NREM睡眠的特征是伴有相似回忆频率和内容的不连贯的意识体验。
临床试验注册
临床试验注册。本研究是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的一项更大规模研究的一部分(NCT01889004)。
关键词:麻醉;感知;意识;右美托咪定;梦;丙泊酚;睡眠;无反应性
编辑要点
麻醉诱导的无反应性和非快速动眼(NREM)睡眠具有共同的神经生理学特征,这可能也反映在体验层面。
本研究比较了健康男性志愿者接受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诱导的无反应性和NREM睡眠后体验的发生率和内容。
在麻醉和睡眠的访谈中,经常出现不连贯的梦样体验和与研究环境相关的体验,而在这两种情况下,感知(关联意识)很少被报道。
麻醉诱导的无反应性和NREM睡眠都是以伴随相似回忆频率和内容的不连贯的意识体验为特征。
麻醉诱导的无反应性和非快速动眼(NREM)睡眠在机制、神经生理学和主观水平上有相似之处。与本研究相关的是,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和γ-氨基丁酸A激动剂丙泊酚均可激活内源性促睡眠通路。研究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技术发现,这些麻醉剂和NREM睡眠会导致全脑血流量减少,其中以丘脑和脑干区域的血流减少最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从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诱导的无反应状态中苏醒和从N2(NREM睡眠的第二阶段)睡眠中苏醒时,这些脑域也处于激活状态。在神经生理水平上,全身麻醉和NREM睡眠在典型EEG频段产生了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慢波活动增加和高频活动减少。从神经生理学层面分析,右美托咪定镇静最接近于NREM睡眠状态:右美托咪定镇静后受试者脑电显示N2睡眠的典型纺锤体活动;当镇静程度加深,进入无反应状态,受试者脑电产生强烈的δ活动,类似于N3睡眠。
在主观层面上,麻醉诱导的无反应性和NREM睡眠与无关联意识体验相关。这表明麻醉剂诱导的两种状态似乎完全来自内部体验,而非外部感觉刺激诱发。在受试者使用多种药物(不包括氯胺酮)全麻苏醒后立即对其进行随访,21.7 - 27.7%的患者有梦境记忆。与手术麻醉相比,11.8% ~ 39.8%的患者应用丙泊酚镇静苏醒后可回忆该过程。给与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镇静和诱导无反应性睡眠后唤醒的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非关联体验的回忆率更高;右美托咪定在58.5 - 89.8%之间,丙泊酚在31.4 - 73.5%之间。这些经历包括做梦以及与研究环境相关的体验。
在系统睡眠研究中,受试者从NREM睡眠被唤醒后,平均约43.0%的患者可回忆梦境。但在不同研究之间梦境回忆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这取决于梦境的定义以及唤醒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梦境的定义采用与麻醉相关实验最有可比性的睡眠研究发现,NREM睡眠连续唤醒中的梦境回忆率在30.7%-41.6%之间。就性质而言,麻醉诱导的无反应期和早夜间NREM睡眠期间的体验通常由短暂、愉快的视觉、听觉或非感知(“类思考”)内容组成,这些内容缺乏时间的进展性和复杂性。研究发现手术麻醉苏醒后梦境记忆与在家庭环境中自发梦境回忆率较高相关。这表明个体特质不同可能部分解释了受试者之间记忆分离体验或与特定类型回忆内容相关的差异。
鉴于麻醉诱导的无反应性和NREM睡眠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调查了相同受试者在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诱导的无反应性和NREM睡眠中被唤醒后主观体验的发生率及内容。在受试者内部设计中,状态之间的直接比较被用来解释回忆中的个体特质差异。我们假设麻醉诱导的无反应性和NREM睡眠以具有高度相似的主观体验回忆率为特征,并且体验的内容在大多数方面没有系统性差异。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大规模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NCT01889004)。本试验获得了芬兰西南医院区(Hospital District of Southwest Finland)伦理委员会和芬兰药品管理局(Finnish Medicines Agency)的批准。本研究获得了芬兰西南医院区域伦理委员会和芬兰药品管理局的批准。根据赫尔辛基宣言,从所有参与者那里获得了书面知情同意。PET结果已经从同一实验中报告。
参与者
这项开放标签的平行组研究包括对相同参与者进行的两个独立实验。招募40名听力正常、不吸烟、20 ~ 30岁惯用右手的健康男性(ASA分级1级)。我们采用置换区组设计将参与者随机分组为分别接受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处理。样本量是基于我们之前类似研究设计的经验,研究之前没有对所需的参与者数量进行正式的统计学计算。
这个开放标签平行组研究由两个单独的实验组成,使用相同的参与者进行。我们招募了40名听力正常、不吸烟、20-30岁的右利手健康男性(ASA分级1级)。我们采用置换区组设计将参与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处理。样本量是基于我们以前对类似研究设计的经验所得,研究之前没有对所需的参与者数量进行正式的统计学计算。
实验
招募、麻醉方案和实验细节已经发表;这里只描述与本研究最相关的程序。
实验1:麻醉实验
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右美托咪定(n = 20)或丙泊酚(n = 19;1例参与者在随机分组后退出)。在实验1(图1a)中,参与者仰卧在PET扫描仪中仰卧休息,整个实验过程中记录64通道EEG。在基线PET扫描后,使用靶控输注(TCI)给药;给药浓度依据既往研究帅选定义:受试者反应性消失时药物浓度的0.5倍。然后将浓度提高至0.75倍,最终达到1.0倍参考浓度。
在每次PET扫描前后,我们通过耳机测试患者听觉反应测试(R-test),以明确参与者的反应性(图1a)。每个R-test由10个独特句子组成,其中5个语义一致,5个最后一个字语义不一致。参与者被要求根据句子的一致性通过挤压定制手柄的左右侧回应。无反应(Unresponsiveness, UR)被定义为对R-test中的任何一项均无反应。如果在1.0 ´ 参考浓度时受试者无应答,则在13分钟间隔(包括稳定期、R-test和PET扫描)后给予额外的 ´ 1.25的增量,直至出现第一次无应答(UR1)。右美托咪定的无反应平均目标剂量(SD)为1.50(0.56)ng/ml,丙泊酚为1.78(0.56)μg/ml。在UR1期间,继续恒率TCI,并进行PET扫描。在UR1 PET扫描后,通过叫名字、然后轻推肩膀唤醒参与者。如果受试者恢复了反应(R),关于梦的相关问题被提出,“你做梦了吗?”,回答选项为“是”、“不是”和“不确定”。在保持TCI不变的情况下,随后进行R1 PET扫描和完整的半结构式访谈(表1)。由于间隔PET扫描,从简单的梦境问题到完整访谈的时间间隔约为7.5 min。
然后参与者被保持不受刺激,如果他们在UR1/R1相同的药物浓度达到第二个无反应(UR2)期,则重复上述操作。最后,药物浓度增加50%,以使以更高药物浓度水平达到第三个无反应期(UR3)。右美托咪定平均目标剂量为2.38(1.05)ng/ml,丙泊酚平均目标剂量为2.74(0.81)μg/ml。在UR3 PET扫描后,终止输注TCR,重复呼喊参与者的名字和按响手柄的请求铃声,直到受试者恢复到反应状态(R3)。随后进行简短的梦境问题、血样采集、PET扫描和完整的访谈。在R3中,接受右美托咪定的参与者从停止输注至完成访视的中位时间为32.0 min(范围:8.5 - 61.1),接受丙泊酚的参与者为14.9 min(范围:9.4 - 30.0),也就是说,R3的采访比R1和R2的采访更延迟。
用于检测血药浓度的血样在给药前时,TCR结束时,以及在输注期或结束后受试者的反应性发生变化时采集。右美托咪定的血药浓度由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串联质谱法测定,丙泊酚的血药浓度由HPLC与荧光检测法测定。
实验2:睡眠实验
实验1完成后约18周,另外两名参与者退出本项研究, 37例参与者完成了实验2。在实验2(图1b)中,参与者在睡眠剥夺觉醒和NREM睡眠阶段N1、N2和N3期间进行成像。他们在每次睡眠扫描后被唤醒,并使用相同的半结构式访谈(表1)。EEG记录与实验1相同,同时增加颏肌张力测量用于睡眠分期。为了提高在扫描仪中入睡的概率,在睡眠成像之前对受试者进行了30小时的睡眠剥夺,并在下午实施睡眠成像,以利用昼夜节律睡眠驱动力的自然增加。在剥夺睡眠的夜晚,使用ZEO睡眠监测器监测参与者的警觉性。并向参与者提供一台平板电脑,预先设置每20-40分钟一次闹钟。参与者必须正确地解决一道数学题,才能使闹钟静音,否则闹钟音量会随时间增加。基于ZEO数据,两名参与者在睡眠剥夺期间入睡,分别睡了26分钟和1小时47分钟。
睡眠阶段由一名经验丰富的睡眠技师根据美国睡眠医学学会的标准在线上确定。当参与者达到目标睡眠阶段时,进行PET扫描,并唤醒和访谈参与者。实验2中的所有访谈均在患者醒来后立即进行。扫描的总次数被限制在5次,以避免过度的辐射暴露。由于每个参与者的睡眠阶段的间隔是交替的,因此不一定总是按照从N1、N2和N3的顺序进行PET扫描和访谈,并且并不是每个参与者都达到了所有目标睡眠阶段的扫描/唤醒。数据收集完成后,睡眠技师和另一位睡眠分期评分专家从离线多导联脑电图记录中验证了警觉状态,其评分一致性为93.1%(Ҡ = 0.908;P < 0.001)。
数据分析
所有简短的梦境问题和完整的访谈都被数字记录和转录,并由两名独立的审判者进行系统的内容分析。麻醉期间主观体验(Subjective Experiences During Anesthesia, SEDA)和Orlinsky量表的修订版被用于内容分析(表1),目的是(i)区分具体内容的回忆和没有回忆,(ii)区分不相关的体验和相关的体验,以及(iii)解决体验的复杂性和(iv)模式。
统计学方法
使用SAS System 9.4进行统计学分析。警觉状态评分和内容分析的一致性通过一致性百分比和Cohen 's kappa(Ҡ)系数进行评估。使用Pearson 's χ2和Fisher 's精确检验(FET)来评估不同麻醉药物(即受试者之间的比较)之间觉醒性、发生率和报告内容的差异。采用随机截距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麻醉期间不同无反应期、不同睡眠阶段、麻醉诱导无反应期与睡眠之间(即受试者内部比较)报告的发生率和内容。受试者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U),受试者内比较采用随机截距的线性混合模型,来评估测得的血浆药物浓度与觉醒性、体验回忆率和回忆体验类型的关系。由于浓度值呈正偏态分布,线性混合模型采用对数转换。所有检验均为双侧,α水平<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对于主要分析,我们还报告了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RR)或患病率差异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s)。
结果
唤醒和采访
实验1共获得76次成功的唤醒和访谈(表2)。在UR1中,应用右美托咪定(16/20)和丙泊酚(13/19)受试者在被唤醒访谈能力方面没有差异(FET P = 0.480;RR = 1.17;95% CI:0.80 - 1.70),但在UR1中,可唤醒受试者的血药浓度均低于不可唤醒受试者(右美托咪定:U = 69.0,P = 0.007,可唤醒受试者中位血药浓度= 1.55 ng ml-1, 不可唤醒受试者中位血药浓度= 3.51 ng ml-1;丙泊酚:U = 93.0,P = 0.002,可唤醒受试者中位血药浓度= 1.20 μg ml-1,不可唤醒受试者中位血药浓度= 2.11 μg ml-1)。
在实验1中,我们观察到参与者对简短的梦境问题的回答和完整的访谈之间存在差异,但结果分析中只使用了完整的访谈(包括详细的内容报告)。值得注意的是,梦境问题中有5次(6.6%)参与者回答了“是”,但在完整的采访中他们不再回忆起任何内容。此外,参与者在梦境问题中有9次(11.8%)表示他们“不确定”,但在完整的访谈中记录了做梦。与此相关的是,参与者有15次(19.7%)在梦境问题中回答“不”,但在完整的访谈中,他们将经历归类为记忆整合。
在实验2中,37名参与者中有36名至少有一次睡眠且成功进行了PET扫描,并对32名参与者进行了后续访谈。在实验2中,同一参与者可以在同一睡眠阶段接受多次访谈。
麻醉诱导的无反应性和NREM睡眠阶段的体验
在实验1中,80.0%的右美托咪定受试者和73.7%的丙泊酚受试者(即产生内容报告)至少有一次回忆经历(difference 6.3%;95% CI:20.1% -32.8%)。76次访谈中,69.7%包括了无反应期的内容(详见表3)。在实验1中,71.9%的受试者至少有一次特定内容的回忆体验,73次觉醒中有64.4%的受试者回忆起了特定内容(表3)。
不同药物无反应期的回忆体验无统计学意义(UR1 FET P = 0.667;UR2 FET P = 0.475;UR3 FET P = 1.000),且药物组内无反应期之间回忆体验亦无统计学差异(右美托咪定N = 46,F(2,43)= 1.720,P = 0.191;丙泊酚N = 28,F(1,26)= 0.107,P = 0.747)。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丙泊酚UR2被排除在无反应期比较之外,因为所有观察值都属于内容范畴。两种药物的血药浓度与回忆的体验均不相关(有关统计学细节,见表3标题)。NREM睡眠N1期、N2期和N3期在回忆体验方面没有差异(N = 73,F(2,70)= 2.158,P = 0.123)。当将药物、无反应期以及所有睡眠阶段分别合并分析时,麻醉药诱导的无反应期和NREM睡眠在回忆经历(即生成内容报告)的发生率方面没有差异(N = 149,F(1,147)= 0.306,P = 0.581)。
麻醉诱导的无反应和NREM睡眠阶段的不连贯和连贯体验
不连贯的体验(即梦境和研究环境的记忆结合)经常被报道,而对连贯体验的回忆(即意识)很少被报道(表4)。在任何无反应期,各药物间无论是梦的发生率(UR1 FET P = 1.000;UR2 FET P = 0.444;UR3 FET P = 0.149)还是记忆整合(UR1 FET P = 1.000;UR2 FET P = 1.000;UR3 FET P = 1.000)均无统计学差异。同样,两种麻醉药在无反应期的梦(右美托咪定N = 31,F(2,28)= 0.075,P = 0.928;丙泊酚N = 20,F(1,18)= 2.790,P = 0.112)或记忆整和(右美托咪定N = 31,F(2,28) = 0.082,P = 0.922;丙泊酚N = 20,FET P = 0.33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丙泊酚受试者,UR2被排除在无反应期比较之外,因为所有观察结果都属于做梦类别。对于丙泊酚受试者,在UR2和UR3中,由于所有观测值都属于记忆整合,因此不能使用随机截距模型。因为测定的血药浓度与做梦或记忆整合之间存在关联,见表4标题。最后,在NREM睡眠N1, N2和N3期,做梦发生率 (N = 47,F(2,44) = 1.310,P = 0.280)和记忆整合(N = 47,F(2,44) = 0.704,P = 0.500)均无统计学差异。在所有无反应期和两种药物联合,麻醉诱导的内容报告包括做梦(N = 100,F(1,98) = 0.662,P = 0.418)和记忆整合(N = 100,F(1,98) = 1.635,P = 0.204)通常是在NREM睡眠觉醒后(所有睡眠阶段合并)收集报告。
麻醉诱导的无反应性和NREM睡眠阶段体验的复杂性和模式
在实验1中,药物之间(UR1 FET P = 0.303;UR2 FET P = 1.000;UR3 FET P = 1.000)或药物在不同的无反应期之间梦的复杂性(即梦的体验是非知觉的,静态的,还是动态的)(右美托咪定N = 31,F(1,28) = 0.075,P = 0.928;丙泊酚N = 20,F(1,18)= 2.790,P = 0.112)没有统计学差异。同样,记忆整合体验的复杂性在不同药物之间(UR1 FET P = 0.353;UR2,因为n小而不适用;UR3 FET P = 0.796)或药物无反应期之间(右美托咪定N = 31,F(2,28) = 0.082,P = 0.922;丙泊酚N = 20,FET P = 0.333) 无差异。对于丙泊酚,由于缺乏观察结果,UR2被排除在无反应期之间的比较之外。最后,睡眠阶段在梦的复杂性(N = 24,F(2,21) = 2.929,P = 0.076)或记忆整合方面没有差异。由于所有观察结果均属于StaticReport类别,因此无法使用随机截距模型对不同睡眠阶段之间的记忆整合复杂性进行比较。在汇总分析中,与NREM睡眠期间相比,在麻醉诱导的无反应期间,做梦(FET P = 0.020)和记忆整合(FET P = 0.015)更常是动态的(表5)。值得注意的是,在麻醉诱导的无反应和NREM睡眠之间,只有两种体验模式的差异,但由于具体模式的数量较少,这些结果应该被视为初步研究(有关统计细节,见表5)。
讨论
我们比较了相同男性参与者从麻醉诱导的无反应和NREM睡眠中觉醒后的主观体验的回忆和内容。正如假设的那样,我们发现麻醉和自然睡眠之间在回忆率或体验的主要内容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尽管麻醉期间的不连贯体验往往比睡眠期间的体验更多动态变化。总体而言,我们的结果与之前关于实验性麻醉和NREM睡眠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诱导的无反应状态和NREM睡眠期间,回忆率和体验内容有着惊人的相似,与这些状态的机制和神经生理学相似性是一致的。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镇静期间被唤醒力没有统计学差异,这正如预期的那样,两种药物的低血浆浓度与唤醒力相关。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在觉醒中报告了有特定记忆内容的经历,而报告的体验几乎都反映了不连贯的意识内容。在麻醉药物或N1、N2和N3睡眠阶段之间,对无反应期(无回忆、白色报告或内容报告)苏醒后体验的回忆或回忆内容的类型(做梦或记忆整合)无差异。但丙泊酚镇静后,从第一个无反应期苏醒后报告做梦的患者,其测定的药物血浆浓度高于未报告做梦的患者。记忆整合,即反映了研究环境的某些方面,但不直接意识到它的内容,在所有觉醒(N1期睡眠除外)的报告中出现超过80%。有趣的是,记忆整合体验与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的血药浓度并不相关,尽管来自研究环境的感官入侵概率较高可能与较低的药物浓度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50.9%的麻醉报告和29.8%的睡眠报告中,类梦内容与记忆整合内容同时出现在同一份报告中,即与研究环境相关和不相关的内容同时出现在同一份报告中。同样,包括意识在内的所有六份报告也包括记忆的整合,除了一份报告之外的所有报告都是在做梦。这些发现不仅证明了不连贯的意识体验在无反应状态下持续存在;而且还表明,当通过详细的访谈进行调查时,反映不同程度连接的体验可以相互交织。麻醉和睡眠期间的经历通常会将幻觉般的梦境和现实的记忆整合(例如,“在这个扫描室的床上,我的女朋友坐在我旁边,我们在讨论度假计划”),而其他报告描述的事件要么是在无反应之前发生的,要么是在无反应期间发生的(例如,“隔壁房间有人,我听到他们移动椅子,在某个时候,有人碰了我的胳膊”)。我们只能推测,这些整合是否反映了在随后出现无反应之前已经发生的事件的情景记忆,类似于在实验环境中收集的梦经常反映实验室元素。或者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整合是否意味着连贯的意识,类似于梦可以直接或以相关的方式刺激整合到意识内容。虽然我们已经将记忆整合概念化为意识的不连贯内容,但这些经历可能标志着来自外部和内部刺激的持续整合,从清醒到无反应。我们的证据表明,感觉连贯和非连贯之间的界限不是绝对的,而是逐渐的,包括一个灰色地带。在这里,内部和外部产生的体验彼此纠缠,并与记忆纠缠。这可能反映了主观经验的多感官整合,通常产生意识知觉的统一。
考虑到我们不能排除在报告记忆整合的某些情况下存在相关现象意识的可能性,我们的发现可能与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中的麻醉给药对应于轻至中度镇静,而非手术麻醉,并且有反应性和无反应性镇静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消除持续觉醒而使用无反应镇静时,可能有必要进行回顾性回忆,以评估是否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在以往关于手术麻醉期间做梦的研究中,梦的内容多与日常生活或手术环境、手术室相关。考虑到麻醉的遗忘效应往往会消除对连贯体验的回忆,因此为区分反映手术环境的体验是纯粹源自情景记忆来源,还是偶尔反映麻醉过程中对外部刺激的处理,这值得进一步关注。在实验环境中,区分分离的记忆整合和连贯的刺激整合可能比在手术中困难得多,因为手术过程中伤害性刺激通常持续存在。
虽然麻醉药物的遗忘效应已得到充分证实,但自然睡眠也可诱发逆行性遗忘。因此,在麻醉和睡眠研究中,区分无意识和遗忘仍然是一个挑战。在我们的研究中,虽然没有回忆经历的觉醒可能被解释为无意识,但缺乏回忆的报告,尤其是白色报告,通常被解释为反映被遗忘的经历,只是表明之前的无反应状态与遗忘有关。
本研究的优势在于在受试者内利用相同的方法直接比较两种不同无反应状态下的体验,从而减轻个体特质差异(如对主观体验的回顾记忆)对结果的影响。此外,详细的访谈和对经验的多阶段分类是本研究的关键优势。目前的实验设计对参与者在麻醉和睡眠期间的体验状态进行了系统评估,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学上的见解。研究在同一对象中通过各种方法诱导的联系和分离,并利用各种测量工具,有助于解决意识科学中的经验和理论问题。
本研究也有几个局限性。首先,样本量有限。然而,报告的95% CIs排除了药物组之间或麻醉和睡眠之间的较大差异,提示我们的样本量足以检验我们的假设。其次,我们的样本只纳入了男性,因为有可能使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暴露于放射性示踪剂。我们不能排除结果存在潜在的性别差异,这一主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至于设计上的其他弱点,在实验1中,由于其间的PET扫描,完整访谈略微延迟。延迟可能加重了麻醉药的遗忘效应,并扭曲了报告。为了减少记忆偏差,我们在唤醒后立即提出简短的梦问题,并在平均7.5 min后进行完整的访谈。然而,这有可能导致参与者的回答不一致。在一些情况下,参与者对简短梦境的问题回答“是”(即他们回忆起了一个梦),但在完整的采访中,他们不再回忆起任何内容,这可能反映了麻醉药的遗忘效应。在其他情况下,参与者在简短梦境问题中表示“不确定”,但随后在完整的采访中表明做梦了。这有可能是,当参与者在PET扫描期间有时间思考体验时,他们会回忆起无法立即报告的细节,即立即将白色报告转化为内容报告。另一种解释可能是,尽管反应性测试证实了PET扫描前后的反应性,但参与者的意识状态是波动的,在简短的梦境问题和完整的访谈之间,他们的意识内容在不连贯的和连贯的体验之间交替。参与者可能在这一反应期有过短暂的内部产生的想法和想象,类似于精神漫游或入睡前的睡眠迷乱。因此在完整访谈中,他们报告了在完整访谈前扫描期间的幻觉般的梦境体验。
此外还观察到对简短的梦境的问题回答“否”和在完整的采访中报告记忆整合之间的最大差异。这种不一致可能表明,在简短的梦境问题和完整的访谈之间,一些记忆整合发生在应答期间的可能性。然而,记忆整合的经历与血药浓度无关,也就是说,较低的浓度并未导致反应期较高水平的连接和整合。另一种可能性是,在采访中直接询问研究环境可能导致这些内容的过度表达。然而,本研究中的记忆整合率并没有显著高于我们之前使用即时访谈的研究。这表明,在完整访谈之前或利用所纳入的经验提出的特定问题之前的反应期并不是记忆整合水平高的唯一原因。最后,参与者可能会将这个简短的梦境问题解释为将类似类型的幻觉内容比作典型的梦。因此,对于回忆梦境,他们如实回答“没有”,但忽略了整合经历,只在完整的采访中报告了它们。这表明研究人员使用的模棱两可的面试问题或概念的潜在影响。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强调向参与者阐明概念的重要性,提出明确的问题,并立即进行访谈,以缩短体验与报告之间的时间间隔,减轻遗忘效应、记忆偏差,并通过虚构填补空白。我们支持在麻醉相关经验的研究中使用彻底和透明报告的访谈和分类程序,并明确定义类别。
结论
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麻醉诱导的假说无反应和NREM睡眠的特征都是具有高度相似回忆频率和内容的不连贯意识体验。这些发现与麻醉诱发的无反应性和NREM睡眠之间的机制和神经生理学相似性一致。虽然在实验条件下,麻醉诱导的无反应性与手术麻醉不具有可比性,而相当于中度镇静,但我们的结果与镇静和手术麻醉的临床实践具有相关性。我们推测,在某些情况下,手术麻醉并不代表一种无意识状态,但脱离环境的患者可能会体验到与NREM睡眠时相似的内部产生的体验。这对成功的手术麻醉没有任何问题,只要患者保持外部刺激与身体断连。
编译:陈荣民
审校:徐波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