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普定县人民医院院长孔德智的山区县医院发展“经”

2023-07-14 09:31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全体普医人正以“仁爱 诚信 博学 技精”院训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坚守在临床一线,全力为老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大学毕业后,孔德智是有机会留在市级人民医院工作的,但他一直认为自己的根在普定,以后父母也需要自己的照顾,于是回到了家乡。

71041689289328447

普定县人民医院院长孔德智

选择消化内科作为发展方向

2002年,孔德智来到普定县人民医院内科工作。刚来时,医院只有四个临床科室—内儿科、外科、妇产科和急诊科(门诊)。随着时代的发展,医院把传染科、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等科室逐渐分离出来,到目前为止,医院已有33个临床科室。

医院在迈向专科化发展时,孔德智选择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消化内科,并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回来之后经过一系列努力,把消化内科建立起来。初建时便有45张床位,后来又开展了内镜下治疗技术。

他说:“发展初期也是蛮辛苦的,普定县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比较多,但整个消化内科连我算上一共五人,有四人还是刚刚毕业。”

白天,孔德智在科室忙着诊治患者,晚上,只要收治患者,他都要过来看一看。

还时常不放心的叮嘱值班医生:“患者的病情有一点疑惑就要打电话给我,不管多晚,我都会赶过来处理。”因为消化道疾病多发生在晚上,所以刚建科的前两年,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很多电话给他打过来,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随着科室医务人员的陆续增加,孔德智有了这样一个观念:科室要有比较充裕的医护人员,这样可以轮流出去学习。

除了进修,科室每天早上在交班时还要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学习,形成规范后,改为每个人每天要找一个知识点来学,并通过提问强化学习成果。这样就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如今,消化内科在县内率先开展微量泵注射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及急诊内镜下止血、胃食管异物取出术等业务,拥有一支充满活力、医德高尚、技术成熟的医疗队伍,深受群众爱戴。

人才引进的定位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要素,众所周知,县级医院人才引进困难,对于偏远山区的县级医院来说人才引进更难。

但有句俗话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那么山区县级医院人才引进的这座桥如何搭建?孔德智总结了几点,定位、分类、平台。

“其实各个层级的医院,只要想发展肯定会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那么作为县级医疗机构在引进人才时,一定要定位清楚,也就是医院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可能需要哪些人才,有方向的引进。”

但要有选择,比如有一类人才培养起来周期比较长、也比较困难,但就目前医院的发展状况又是急需的人才,医院就要引进。

比如心脏介入手术,是可以选派医生出去进修的,但进修回来,就医院的现状而言没有那么多手术可做,也达不到规范标准。因此医院需要引进人才,以此把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留在本地就医。

肾内、脑外手术的进修周期长,引进来人才就可以把团队马上搭建起来。

98591689289328563

他说了一句消极中又带有积极的话:县级医院要留下人才,待遇比不了大医院,舞台也比不了大医院,那只有以诚以情来留住人才。

不管是内培还是引进,医院都要为其搭建好发展的平台:大医院有大平台,但小医院的小平台比较接近老百姓,空白点更多。

进修是医院人才建设的重要途径,或者邀请专家过来手把手带教。

比如泌尿外科刚成立时,科主任是一位高年资的住院医生,他带领团队把泌尿外科建立起来,比较难的手术,聘请上级专家过来带教。神经内科也是如此,科主任是一位主治医师,通过内部培养,如今把神经内科做得有声有色。

外面的人才引不来,本院暂时又没有成熟的人才时,医院就给一些高年资的医生压担子、提要求,同时也给予鼓励。

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医院根据对老百姓的健康影响较大、发病率较高、科室发展基础较好的来发展学科,成立肿瘤科,独立精神心理科住院病区,拟建全科医学科等,更加精准地对老百姓实施救治。

近几年,普定县人民医院加大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2020年11月,胸痛中心一次性通过国家级基层版认证;2021年3月,医院获得贵州省首批“防治卒中中心”授牌,同年5月,被国家卫健委脑防委授予 “综合防治卒中中心”称号。

普定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山路环绕,道路曲折,属于创伤高发地区,为满足县域百姓的医疗需求,医院于2021年1月启动创伤急救中心建设。

并把急诊外科和急诊内科分开,当然,这也面临人员增加,成本的增高,但孔德智还是把他们分开,让急诊内外科医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有所创新和发展。

71901689289329000

他介绍说,急诊内科比如中毒、胸痛、卒中患者来到医院后,按急救流程稳定住病情,根据病情需求再由心内科接收或者会诊,让科室围绕着患者转而不是患者在几个科室之间转来转去。

车祸属于复合伤、多发伤,病人由急诊外科医生进行抢救平稳后再由几个科室会诊后直接转到相应科室。

“结果证明,外伤病人不少,急诊外科均及时进行了妥善处置,有效降低突发外伤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他说。

在学科发展中,除了人才问题,还面临着教学和科研的问题,尤其是科研,他说县级医院缺少科研的思维和能力。

双向转诊是核心路径

说到医共体,孔德智介绍,普定县人民医院医共体下设7家分院。

他说,成立医共体的核心目的是将县域内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在达到这个目的过程中,双向转诊是核心路径。所有的制度、机制都应该围绕双向转诊来建立。

普定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之间的双向转诊在成立后面临三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卫生院能不能接得住;二是机制体制能不能转得动;三是有没有督促卫生院医疗能力持续提高机制。

“针对能不能接得住,以前我们的做法是派一批医护人员下沉到卫生院坐诊甚至值班。后来发现没有这么多人派,再有县级医院专科化比较强,下沉到卫生院有时没有活干,即使能派上用场,但回来后卫生院的医疗能力又恢复到原样。”

24441689289329642

医院立即转变做法,根据当地百姓的疾病谱,针对性选派县医院的医护人员下沉,在帮扶过程中着重提升卫生院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但不仅仅包含坐诊和指导治疗,同时在管理、质控、运营等方面也加以帮扶使其提升,并且定时督促,保障工作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比如财务过去后,发现问题指导整改,过一段时间还会去查看问题的改进程度,并围绕能力建设设立了一系列激励处罚机制。

派下去的医护人员不是去倒班,而是提升分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这样转诊下去的患者分院才能接得住。

据悉,现在很多卫生院医疗业务开展的比较好。

在推动双向转诊过程中还会涉及到两个矛盾点,一是县级医院觉得自己的患者放到卫生院可能会有所损失,或对科室发展产生影响;卫生院的医生同样也认为,病情比较疑难的患者留下来能推动卫生院的发展。

 “所以要建立机制,让该下去的下去,该上来的上来。”

他说:“那天我还和儿科主任说,要把科室发展的定位在能力强、有特色,像小儿腹泻、支气管炎等在乡镇卫生院就能治疗的疾病,你过去指导一下把这些患者留在卫生院就医,这样老百姓也不用跑这么多路。”

同时他也嘱咐卫生院,把比较重的患者及时转上来。

双向转诊的最终目的是把常见病、多发病的患者留在本地就医,让百姓少跑路、少花钱、治好病。

50961689289329885

围绕这几个方面,医院建立一系列机制、统一认识,使转诊能够长期运转。

普定县和其他地区一样,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比较高,为此,医院为每家分院配备了心梗一包药。

遇到心肌梗塞的患者,分院医生通过信息系统及时与县医院专科医生取得联系,经县医院医生确认,将药为患者服下。

心梗一包药为下一步的抢救工作争取了时间。

还为村医配有心电图,村医为患者做好心电图后如果觉得有疑惑,就直接发在心内科设立的微信群,会有专科医生马上查看,是心肌梗塞或严重缺血的患者,医生立即给与指导服用药物,并指导卫生院医生或村医安排患者转院,同时,医院的的介入室做好准备,患者来到医院后直接绕行急诊和心内科,进入介入室直接手术。医院曾创造出DTB时间最短21分钟的纪录。

如今,在孔德智的带领下,普定县人民医院不断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流程,业务工作取得了较好发展,有效解决当地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顾虑。全体普医人正以“仁爱 诚信 博学 技精”院训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坚守在临床一线,全力为老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裴燕

审核:王军

322168928933055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院,院长,医生,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十大人气案例榜单揭晓!
    打开APP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 投票通道开启了!
    打开APP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