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invest】安斯泰来种树,国内药企摘果!消化系统肿瘤热门靶点Claudin 18.2为何能给企业带来创新红利
导读
近日,Osemitamab(TST001)获得中国药品监管机构(CDE)和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批准,在HER2阴性、CLDN18.2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胃食管结合部(G/GEJ)腺癌患者中,开展TST001联合纳武利尤单抗与化疗的全球关键性3期TranStar 301研究。
在Claudin18.2靶向药这一研发领域,创新实力逐渐提升的国内药企已经进入第一梯队。谁能够成为“FIC”药物,似乎已经没有太大悬念。临床进度遥遥领先的安斯泰来基本上打消了市场关于Claudin18.2靶点能否成药的疑虑。
现今的Claudin18.2赛道“内卷”升级,不过潜在“FIC” Zolbetuximab似乎留下了“低垂”的果实,给后来者弯道超车的机会……
HER2之后,化疗再添队友
对于非转移性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转化治疗),化疗药物“神仙打架”,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喀啶(FOLFOX)、顺铂联合S-1(SP)和奥沙利铂联合吉替奥(SOX)等方案获得推荐。
此外,尽管样本量较小,但是PERSIST研究中,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添加到围手术期治疗方案中,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主要病理缓解(mPR)率和降期率,并且安全性可控。
而对于Ⅳ期患者,AIO-FLOT3研究(转化治疗)奠定了“紫杉烷为基础三药化疗(奥沙利铂+多西他赛+氟尿喀啶+四氢叶酸)”的基石地位,60%接受手术的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mOS: 31.3个月vs. 15.9个月);近期开展的单臂、多中心研究显示,【白蛋白紫杉醇+奥沙利铂+吉替奥】使得超过70%的患者接受手术,33例患者达到R0切除。
* pCR=病理学完全缓解率;S-1=吉替奥;GAC=胃腺癌;CAP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R0切除=完整切除肿瘤,且镜下切缘为阴性;R1切除=肉眼切除干净,但显微镜下切缘可以看到肿瘤细胞图. 胃癌治疗全景
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其中,我国患者占比约40%,并且早期胃癌患者占比仅仅20%左右,I期胃癌占比约6.5%(来源于样本调研)。
最常见的胃腺癌(源于腺上皮,GAC)进展快速,普遍对治疗的耐药,并且具有较高转移率。
GAC早期或癌前阶段应该采取有效的治疗策略。然而,现阶段对胃癌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肠化生(IM)*等癌前病变,进展到侵袭性局部癌症,再到远端转移的演变机制仍然了解不足。
* CAG和IM均为一种重要的癌前疾病,无明显临床症状,目前胃镜检查及活检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
图. 免疫治疗一线地位
现阶段,PD-L1、HER2和dMMR/MSI-H三大Biomarker(生物标志物)主导晚期胃癌治疗策略。
目前,唯一在晚期胃癌一线治疗中取得生存获益的靶向疗法为曲妥珠单抗,而重磅药物Enhertu(DS-8201)斩获后线适应症。但是,HER2阳性胃癌患者在我国患者中的占比约为2%~10%,获益群体十分有限。
CheckMate 649、ORIENT-16和RATIONALE 305等多项III期研究一步步夯实了【免疫治疗】在晚期胃癌一线治疗中的基石地位。最新的中国亚组3年随访数据(CheckMate-649)显示,针对PD-L1 CPS≥1的患者,【纳武利尤单抗(O药)+化疗】的3年总生存(OS)率突破30%,是化疗的近3倍,但是并未单独将PD-L1 CPS<1患者的生存受益进行分析。
2022年新增“dMMR/MSI-H,无论HER2状态”这一项分层治疗依据,这类患者的主要特点区别于pMMR/MSS型,对于化疗不敏感且免疫治疗获益明显,II级推荐为帕博利珠单抗单药(2B类)。
但是晚期胃癌患者中,dMMR/MSI-H占比仅仅约为6%。
*pMMR=错配修复完整;MSS=微卫星稳定
全部胃癌患者中,对于不符合上述分层依据的“多数派”,O药/化疗联合疗法的生存获益有所下降,获益风险比存在争议,而CLDN 18.2单抗有望填补目前存在的局限性。
“FIC”明胜暗败
Claudin家族(密封蛋白,CLDN)的亚型Claudin 18.2几乎不在健康组织中表达,而在胃癌、胰腺癌、食管癌和卵巢癌等肿瘤类型中呈高表达或异位激活。各项研究中,CLDN 18.2表达呈阳性*(40%以上的肿瘤细胞IHC染色强度≥2+)的胃癌约占全部病例的40% ~ 85%。
*定义:40%以上的肿瘤细胞IHC染色强度≥2+
图. 生存获益趋势图
Claudin18.2赛道,Zolbetuximab是全球研发进度最快的药物,ASCO GI 2023大会上,安斯泰来公布III期SPOTLIGHT研究的详细数据。针对既往未经治的CLDN18.2+/HER2-晚期mG/GEJ腺癌患者,Zolbetuximab联合mFOLFOX6(亚叶酸、5-FU和奥沙利铂)相比mFOLFOX6,患者生存期(OS)延长至18.23个月,死亡风险降低了25.0%。
*m=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GEJ=胃或胃食管交界处
图. SPOTLIGHT研究的临床设计
作为潜在“FIC”,Zolbetuximab无疑是成功的,连续披露的III期积极数据基本打消了市场关于Claudin18.2靶点能否成药的疑虑。
Checkmate 649奠定了【PD(L)1+化疗】的一线地位,而与之相比,GLOW研究的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和缓解持续时间(DOR)等疗效数据并不算逊色。
此外,这项研究中仅13.0%(41例)的患者为PD-L1高表达(PD-L1 CPS≥5),狙击当下治疗格局的痛点—对PD-(L)1药物响应率不高。CLDN18.2表达和其他相关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也已经在其他研究中探讨,CLDN18.2是一种潜在的全新生物标志物。
虽然,Zolbetuximab临床获得成功,但是商业上的成功却存在变数。
首先,安斯泰来在两项III期研究中均设置CLDN18.2表达高水平(≥75%)的“门槛”。如同PD-L1 CPS≥5,CLDN18.2表达水平>70%的患者仅占全部胃癌病例的35%左右。
其次,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TEAE)方面,两项Claudin18.2临床试验的恶心(Nausea)、呕吐(Vomiting)发生率明显高出很多。可感知的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而相较于Checkmate649试验的≥3级TEAE比例,两项Claudin18.2临床要高很多(恶心:2% vs 16%)。
当然,同样是单药化疗组,两项Claudin18.2临床的TEAE发生率也比Checkmate649 要高,很可能Claudin18.2高表达的胃癌患者较容易恶心和呕吐。但是,药物的加成确实存在(82% vs 61%)。
跟随者全线围剿
无论研究热度如何,对于抗肿瘤药物,实现从末线再到一线的扩展,成为标准疗法,才能最大程度验证其市场价值所在,如同一众“重磅炸弹”药物的商业开发路径。因此,CLDN 18.2单抗Zolbetuximab(IMAB362)选择直接冲击胃癌一线疗法。
Zolbetuximab作为一款抗体类“FIC”药物,缺陷很明显,其分子亲合力较弱(影响结合肿瘤细胞和招募效应细胞的能力),导致疗效受限于肿瘤细胞的Claudin18.2表达水平,而这意味着产品能够惠及的获益患者群体有限。
稳中求进—CMG901
对于先行者留下的改进空间,绝大多数CLDN18.2“跟随者者”保守求稳地选择从后线治疗开始做起,比如“成功出海”的抗体偶联药物(ADC)—CMG901。
尽管Claudin家族(密封蛋白,CLDN)的生物学功能,尤其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角色,目前尚无准确定论。但是,CLDN18.2的分布特征与ADC疗法十分契合。
考虑到已成药的荷载(Payload)种类,目前ADC可以看作“靶向化疗”,靶向CLDN18.2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细胞毒性物质的“广谱性”。
在Claudin 18.2 低表达细胞(3T3-CLDN18.2Dim)中,CM311 表现出较Zolbetuximab类似物高得多的结合活性。
抗体偶联药物的功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胞毒性试剂,由于CMG901 的独特作用机制,其在杀死Claudin 18.2 阳性肿瘤细胞时,功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CM311。
临床研究的年龄中位数较为合理(部分ADC 临床入组的中位年龄倾向于选择50 以下,对标国外的临床中位年龄65+);
此外,基于患者基线情况,疗效方面在高剂量组几乎达到100%的响应率,这个前期数据让人期待后续表现。考虑到合作伙伴为阿斯利康,应该会严格审阅临床数据和随访记录,后续给出更扎实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生存期(OS)和扩展剂量组数据。
虎口夺食—TST001
对于靶向药物而言,能否凭借疗效坐稳一线疗法,这是基础竞争力;而能否覆盖中、低表达患者群体,这是决定天花板高低的核心因素之一。
Zolbetuximab的局限性给了国内企业后来居上的机会。比如,在相同细分赛道,创胜集团就选择直面其锋芒。2023年ASCO年会上,创胜公布了Osemitamab(TST001)联合CAPOX,一线治疗晚期mG/GEJ腺癌的最新进展(NCT04495296)。
* m=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GEJ=胃/食管胃结合部
来自队列C的数据显示,不仅仅是高表达水平,接受【TST001+CAP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69.2%的CLDN18.2中表达(40%≤表达水平<70%)患者、68.8%的CLDN18.2低表达(10%≤表达水平<40%)患者实现部分缓解(PR)。
*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PR:肿瘤病灶直径之和,比基线水平减少至少30%。这项关键指标说明患者对治疗有积极响应
尽管目前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但是公司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启动Osemitamab(TST001)治疗晚期G/GEJ腺癌患者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
说起抗体类药物自然离不开“技术平台”。创胜集团直接与“FIC”在一线角逐的自信应该是建立在自家独有的免疫耐受屏障突破(IMTB)技术平台。这个抗体发现平台能够生成针对“难以在啮齿动物中生成的非保守和保守蛋白质”的抗体,以及使用传统平台发现隐藏结合表位。
工艺方面,TST001的抗体Fc端进行去除核心岩藻糖(Fucose)修饰,进而增强抗体与NK细胞表面(激活型受体Fcγ RIIIa)的结合能力,显著增强其ADCC(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杀伤效应。
除了创胜集团,奥赛康、天广实、石药集团和齐鲁制药等众多国内药企同样参与了Claudin18.2单抗角逐战。
参赛选手们的思路在大方向上基本一致,尝试通过【抗体Fc段糖基化改造】的方式,增加产品亲合力。比如,在Claudin18.2中高表达患者中获得79.2% cORR的ASKB589(奥赛康),在分子设计和细胞株构建件过程中(基因工程的手段)采用去岩藻糖技术。
* cORR=经研究者确认的客观缓解率
小贴士:抗体特殊部位(重链的N297位)的糖基化对于ADCC和CDC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常用的IgG型抗体中,N297的糖基化核心主要是由N-GlcNAc和其它糖共同组成,其中岩藻糖化的GlcNAc最为常见,岩藻糖的存在会通过空间位阻阻碍Fc与受体FcγRIIIa的结合,从而减弱ADCC效应。
尽管根治性手术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局部进展期胃癌经D2根治性手术及术后治疗,复发率仍高达50-80%。目前看来,潜在“FIC” Zolbetuximab还不能覆盖CLDN18.2中、低表达胃癌患者,这意味着CLDN18.2靶点的临床价值还有继续升级优化的空间。
然而,目前全球在研CLDN18.2项目已过百,这也让CLDN18.2成为最内卷的靶点之一。伴随诊断的开发已逐渐成为美国FDA和欧洲EMA的重要审批标准。当候选项目进入后期临床阶段,为实现获益人群的精准筛选,同步开发CLDN18.2抗体试剂(免疫组织化学法)伴随诊断检测试剂盒,也是相关药企必须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A-Batran SE, et al. Effect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ical Resection on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Limited Metastatic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The AIO-FLOT3 Trial[J]. JAMA Oncol.2017;3(9):1237-1244.
2. https://clinicaltrials.gov/study/NCT04047953?intr=NCT04047953&rank=1
3. Tianshu Liu, et al. First-line nivolumab plus chemotherapy vs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nd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CheckMate 649 Chinese subgroup analysis[J]. Int J Cancer. 2023 Feb 15;152(4):749-760.
4. DOI:10.3760/cma.j.cn112152-20220922-00647
5. Kohei Shitara, et al. Lancet. 2023 May 20;401(10389):1655-166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