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济医附院:全球最小心脏起搏器首例植入

2023-07-13 14:11

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右侧股静脉穿刺,将无导线起搏器通过导管送到右心室,最后固定右室中位间隔部,手术仅用时28分钟,患者术后反应良好,无明显不适,术后6小时后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第二天康复出院。

2023年 7 月 9 日,济医附院心内科冠心病四病区主任医师赵家琦成功完成院内首例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植入手术。Micra AV是美敦力由美敦力生产的“全球体积最小的心脏起搏器”。

9061689205480168

临床植入

接受该手术是一位48岁女性患者,5年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本次因晕厥入院。

入院后程控起搏器及完善相关检查,发现患者心房电极、心室电极均有电极导线磨损、起搏阈值升高,心室电极导线磨损更为严重,因患者左侧永存左上腔静脉,属先天变异,植入电极导线难度大,有的患者难以成功植入电极,原起搏器右侧已存在两根电极,如再次植入两根电极,电极再次磨损机率更高,另外如拔出原起搏电极,植入新电极,难度大、花费高、风险大。再者患者为右利手,右上肢活动多,患者不能放弃右上肢体力劳动。术前心内科起搏电生理团队充分讨论,并与北大人民医院教授昃峰沟通,经反复研讨并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意愿后,决定为其实施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右侧股静脉穿刺,将无导线起搏器通过导管送到右心室,最后固定右室中位间隔部,手术仅用时28分钟,患者术后反应良好,无明显不适,术后6小时后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第二天康复出院。

传统心脏起搏器缺陷

传统起搏器包含脉冲发生器及电极导线,需经过静脉径路将导线送至心腔内并固定于右心房心耳处或右心室间隔部,皮下制作囊袋将起搏器和电极置入囊袋内,因此囊袋感染、电极导线磨损、电极脱位等并发症一直无法完全避免。除此之外,患者植入传统起搏器后,同侧上肢活动幅度及强度受限,也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美敦力 Micra AV

针对这些问题,无导线起搏器便应运而生,本次使用的即是被称为“全球体积最小的心脏起搏器”的美敦力Micra AV双腔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其具备体积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克,兼容1.5 T/3.0 T全身核磁共振扫描检查等优点,且没有传统电极导线相关并发症,患者几乎感觉不到有异物。还通过算法革新,可以智能感知心房信号,从而让更多心动过缓的患者,如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也能通过无导线起搏器获益。————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济医附院在起搏技术领域又迈上了新台阶,为广大需要置入起搏器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和选择。成功完成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植入手术不仅是对赵家琦主任医师及其团队的个人成就的肯定,全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在济医附院心内科冠心病四病区成功植入也将为附近病患带来更安全、快捷的心脏病治疗方式。

部分数据来源:济医附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起搏器,心脏,患者,手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