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患者术后中度至重度疼痛占比为48.7%,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所报道数据,但先进的围术期镇痛理念、知识和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推广和实践

2023
07/13

+
分享
评论
米勒之声
A-
A+

此横断面调查显示,中国大陆近一半的手术患者在术后经历了中度至重度的疼痛,但整体发生率低于欧美国家报道的数据结果。

37801689202906889

《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近日发表了中国术后急性疼痛流行病学及管理特点的多中心研究结果。本项目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米卫东教授研究团队牵头,联合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及辽宁等省市麻醉学分会负者招募的百余家医疗中心共同完成。本研究对中国大陆122家医院26193例手术患者疼痛流行病学及管理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达48.7%。尽管此比例优于欧美国家报道的数据,但术后单纯使用阿片类药物行术后镇痛的比例仍相对较高,使用或联合使用区域阻滞用于围术期镇痛的比例也较低。作者呼吁应进一步提高对术后疼痛的认识,加大预防性镇痛和多模式镇痛等先进镇痛理念、知识和技术的推广力度,并付诸实践,从而提升我国围术期疼痛管理水平,优化患者术后转归,加速康复。

作者解读

背景

术后疼痛是手术患者担心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术后疼痛控制不良可导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延长住院时长,甚至导致慢性疼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中国大陆地区手术患者每年约7000万例[3],各地区、各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中国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我们掌握术后疼痛管理现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中国术后急性疼痛研究(China Acute Postoperative Pain study, CAPOPS)是一项多中心注册研究,旨在评估和分析术后急性疼痛的管理现状并报告患者结局,明确影响患者疼痛治疗满意度的因素,以提高疼痛管理水平。CAPOPS研究入选患者为接受择期手术的18岁以上成年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第1天完成术后疼痛预后调查问卷,同时研究人员采集围术期疼痛治疗相关信息并录入系统。本研究对CAPOPS数据库中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集的患者信息进行分析,包括围术期疼痛治疗方案以及患者报告的疼痛结局,如疼痛的严重程度、疼痛或疼痛管理引起的不良事件、对术后管理的评价以及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等。

结果

来自122家研究中心的26193例患者纳入分析。在术后第一天报告了中度至重度疼痛(最严重的NRS疼痛评分4~10分)的患者为48.7%,其中,重度疼痛患者(最严重的NRS疼痛评分7~10分)达32.2%。不同地区、不同手术科室和不同手术种类的患者术后疼痛严重程度差异较大。按科室统计,烧伤整形外科(73.1%)、胸外科(62.9%)、产科(62.0%)和骨科(54.1%)中度至重度疼痛占比较高;如果按手术种类进行划分,则自体肋软骨移植隆鼻术(79.69%)、胃减容术(64.81%)、肺部分或肺叶切除术(63.48%)、四肢骨折的开放复位内固定术(63.26%)、部分或全部胃切除术(61.99%)和剖宫产手术(61.80%)患者术后中度至重度疼痛发生率较高。

64331689202907411

图1 不同外科专科(图A)和不同手术方式(图B)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术后急性疼痛的发生率

疼痛相关其他结局

疼痛影响其深呼吸/咳嗽、睡眠和活动的患者占比分别为60.6%、43.0%和76.6%。对于中度及重度疼痛患者来说,疼痛引发的焦虑和无助感明显较高。在疼痛治疗的副作用中,恶心、头晕和嗜睡很常见,其发生率分别为34.7%、34.7%和29.7%。瘙痒则相对罕见。

在治疗满意度方面,中度及重度疼痛患者明显较低(8 [7-10] v.s. 10 [9-10]);同样,中度及重度疼痛患者中,希望得到更多疼痛治疗的比例较高(28.5% v.s. 16.0%),而参与疼痛治疗决策的比例(8[5-10] v.s. 10[9-10])低于轻度疼痛患者。

28971689202907509

图3 患者报告的疼痛相关结局在产科、妇科、胸外科、普外科和骨科5个学科中的分布

麻醉与镇痛治疗方案

麻醉方法的统计表明,所有患者中区域麻醉占37.9%;全麻手术患者中,24.3%患者接受了全麻复合区域阻滞的麻醉方法。

术后镇痛方案分析显示,63.7%的患者术后镇痛以阿片类镇痛药物为主,其中,89.3%通过静脉自控镇痛泵输注。非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比例为50.8%。术后区域阻滞或局麻镇痛的比例仅为3.3%。

解释

此横断面调查显示,中国大陆近一半的手术患者在术后经历了中度至重度的疼痛,但整体发生率低于欧美国家报道的数据结果。其中,接受某些手术种类的患者中度及重度疼痛比例可高达79%。疼痛显著影响患者术后活动、睡眠、情绪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疼痛管理的术前宣教及让患者更多参与治疗决策等方面相对薄弱;中国患者术后单纯使用静脉阿片类药物的比例相对较高,而使用或联合使用区域阻滞的比例较低。提示预防性镇痛和多模式镇痛等先进的围术期镇痛理念、知识和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推广,并付诸实践。

研究团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麻醉科米卫东教授团队牵头发起,联合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辽宁、江苏、广州等省市麻醉学会招募的医疗中心,在南方医科大学段重阳教授、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中心的蒋延东教授以及慧方科技的帮助下,共同完成了本次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刘艳红教授、肖赛松博士和杨慧恺博士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米卫东教授为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Li XR, Zhang WH, Williams JP, et al. A multicenter survey of perioperative anxiety in China: Pre- and postoperative associations. J Psychosom Res. 2021;147:110528. doi:10.1016/j.jpsychores.2021.110528

2. Zaslansky R, Rothaug J, Chapman CR, et al. PAIN OUT: the making of an international acute pain registry. Eur J Pain. 2015;19(4):490-502. doi:10.1002/ejp.571

3. Commission NH. Yearbook of Heal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press; 2020

免责声明:

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 END—

编辑:Michel.米萱

校对:MiLu.米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围术期,镇痛,疼痛,药物,麻醉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