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净打工人 | 防止穿刺针意外滑脱,这些方法供参考
血透过程中,内瘘穿刺针滑脱是常见不良事件之一,若发现不及时,后果很严重... ...血净护士应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加强透析中内瘘针滑脱预防工作,确保其血液透析安全稳定的进行。
一、造成穿刺针意外滑脱,有哪些原因呢?
如,
患者自身不够重视
患者皮肤松弛,血管弹性差,营养状况差至穿刺处针眼松动;
患者用力咳嗽,打喷嚏,进餐时,体位姿势的改变;
皮肤瘙痒,挠抓内瘘针处的皮肤
发生病情变化,出汗浸湿胶布;
胶带黏性不好,与皮肤贴合欠佳
肾友皮肤粗糙或有皮屑,胶带贴合不好
意识不清,躁动,抑郁患者频繁移动肢体或自行拔针
护士未能及时发现穿刺点渗血,导致固定针柄的胶布被浸湿并失去黏度而引起针头滑脱
护士的防范意识不强,未对躁动患者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
内瘘针固定方法不妥
穿刺操作时进针长度不足
二、穿刺针滑脱的预防要点
1、注重透析前指导,让患者对接下来的操作有一定的了解,告知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患者与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详细检查患者的血管通路,加强患者的自我预防意识;向患者讲解放置好体位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告知其变换体位时尽量要求护士帮助, 避免活动幅度过大。
2、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 要让患者知道, 透析能拯救其生命, 但是透析过程具有极大的风险性。
3、对危重、老年患者应反复加强宣教, 必要时用约束带和床档;对经常发生痉挛、烦躁不安、感觉异常的患者必须专人看护和上约束带约束, 对这类患者护士要将健康教育的重点转移到患者家属和陪护上。约束前,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4、上机后,做好患者脱针的风险评估, 对风险大的患者挂上标志, 以警示大家引起重视。
5、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
血液透析室是血液透析的的重要科室,专业技术性强,工作较复杂而繁重,突发应急情况相对较多,是具有高风险的部门,所以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工作中稍不注意就会给患者带来重大的伤害,所以,应加强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使命,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确保患者的安全。
6、注重穿刺针的固定方法及透析过程中加强巡视;制定内瘘针固定的操作规范流程, 要求每位护士按照流程规范操作, 透析过程中加强巡视, 出现渗血、汗多时, 应更换胶布重新固定。
固定包括穿刺针的固定,瘘侧肢体的固定,血透管路的固定。
严格遵守透析相关操作规程,不偷工减料,采用下面视频的固定方法。
对活动度大,躁动的的高危险群病人可以约束带关节固定。
床旁固定血透管路时预留足够的活动长度。
多功能内瘘肢体固定架对进行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同时, 既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又便于患者活动和护士观察。但费用高。
【加强巡视】落实安全责任管理制度, 主管护士必须严格遵守血液透析巡视制度, 在负责区域内坚守岗位, 不能擅自外出, 如有特殊情况需离开负责区域, 应向其他护士交班, 其他护士接班负全责后, 主管护士方可离开。上班时不得扎堆聊天。护士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相关规定, 每30分钟巡视透析患者有无出血、渗血、脱针, 管路有无扭曲、打折、阻塞, 有无凝血等, 每小时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 必要时随时观察,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尽量防患于未然。
7、通过加强患者内瘘针滑脱知识宣教,让其知晓预防策略,确保其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完成透析;
8、严密观察,特别是冬季被子盖的严实,若疏于观察,意外可瞬间发生。
9、保证进针长度原则不少于2/3,不采取定点穿刺,如血管条件许可应避开关节部位。
10、保证足够的人员配置,严格做到一名护士最多分管五个透析床位。
11、定期学习演练各类应急预案,透析的各类应急突发事件熟记于心,发生意外事件时忙而不乱,有条不紊,能分清救治的主次先后,将患者的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
12、注重不良事件分析汇报工作。
13、设备方面,严密观察治疗中各种压力参数的变化趋势,如有穿刺针脱落,压力可能会报警(也可能不会),不能完全依赖设备报警。
14、患者心理护理:由于透析治疗具有周期长,家庭经济负担重、依赖性强的特点,患者易出现悲观失望心理,甚至产生轻生念头。责任护士在透析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给与心理指导,稳定患者的情绪,并由专人负责看护,防止拔针等意外情况发生,保证透析治疗安全顺利进行。
三、总结
血透析的不良事件,哪一件都不是简单的事情,注重并认真的落实原因分析,结合实际采取必要的应急及改进措施,让血透更安全可行。
【参考】
[1]陈洁清. 血液透析过程中内瘘针滑脱的预防及护理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9):80+83. [2]刘兆霞. 浅谈血液透析过程中内瘘针滑脱的预防及护理方法[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3):26-27. [3]谢丰明,潘先春. 血液透析过程中内瘘针滑脱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探讨[J]. 现代医药卫生,2014,30(05):791-792. [4]钟守英,罗娟. 血液透析患者穿刺针意外滑脱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4):378-379. [5]
血液透析安全注射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插图来自网络,致谢原创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