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F治疗HBeAg阳性高病毒血症CHB口服一线NAs经治不完全应答的患者24和48周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3.33%和83.33%,为临床改变治疗策略提供了依据。
近年来,随着核苷(酸)类似物(NAs)和干扰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国内外指南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均已逐步放宽。2021年,中国慢性乙肝领域首个原研的口服抗病毒药物--艾米替诺福韦(TMF)上市,为广大慢性乙肝患者带来新选择。我们发现,中国肝病/感染领域的研究进展、诊疗理念等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为帮助学界和业界同仁及时了解最新、最热的肝病领域学术研究进展和动态,北京医药科学技术发展协会联合肝胆相照平台特别打造全新栏目——“沐语新声”。
“沐语新声”第十六期,我们聚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窦晓光/丁洋教授团队发表于《中华肝脏病杂志》的最新研究成果,邀请两位教授就“TMF治疗HBeAg阳性高病毒血症慢性乙型肝炎口服一线核苷(酸)类似物经治不完全应答患者”进行观点分享,现将内容整理如下。
肝胆相照:近期,您的团队开展了一项TMF治疗HBeAg阳性高病毒血症慢性乙型肝炎NAs经治不完全应答患者的研究,这项研究是基于什么背景呢?为什么会聚焦于这部分人群呢?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窦晓光教授: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逐渐进展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发生肝细胞癌。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持续抑制或清除病毒,阻止疾病进展。因此,我国2022版慢乙肝防治指南也在逐渐扩大抗病毒治疗人群。然而在部分患者中,尤其是相对年轻、高病毒载量、e抗原阳性的患者,即使使用一线核苷(酸)类似物(NAs),仍可能存在病毒未完全转阴的情况。
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主要有几方面:一、机体的免疫功能清除病毒的能力相对较弱;二、目前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有限;三、目前HBV DNA采用高敏检测方法,检测下限可达10-20IU/ml。
对于此类患者,指南已经作出明确的推荐。如果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治疗一年,病毒载量仍然可测出,需要改变治疗策略,恩替卡韦(ETV)可换为或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而初始TDF、TAF治疗,仍存在低病毒血症(LLV)的患者,尽管指南推荐换用ETV或联合ETV,但仍缺乏临床研究证据支持。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启动了一项单中心临床研究。本研究纳入HBeAg阳性高病毒血症CHB患者78例,应用一线NAs治疗,包括ETV、TDF、TAF治疗48周及以上,若HBV DNA仍阳性,更换为TMF或继续TAF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24周及48周的HBV DNA阴转率、病毒学及血清学应答情况。
下一步,我们计划将研究扩展为多中心,集中研究HBeAg阳性且高病毒载量TDF/TAF初治48周LLV患者换用TMF或继续TDF/TAF的患者。相信病例样本数扩大后,可为临床策略的调整提出更好的方向,进而丰富指南关于TDF、TAF经治LLV换用TMF的证据,希望对临床医生有所帮助。
肝胆相照:在这项研究中,对于应答不佳人群,是选择了TMF与TAF进行疗效对比,为何会选择这两款药物呢?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丁洋教授:TMF与TAF均属于第二代TFV,从分子结构上看均是对TFV分子中的2个阴离子分别采用酯化和磷酰胺化的ProTide技术,提高了TFV在血液中的稳定性。但同时TMF在进行结构优化时运用了甲基化策略,相比TAF,TMF在酰胺化基团上增加了一个甲基,进一步提高了药物的脂溶性,加快了跨越细胞膜的透过速率。
从理论上来说,一方面,TMF在血浆中能保持更高的稳定性(血中TFV浓度更低);另一方面,由于TMF与酰胺基水解酶HINT1的亲和力更高,在靶细胞中稳定性低于TAF。因此,在肝细胞中能更迅速地活化,更容易释放出游离的TFV起到治疗作用。因此,TMF又被称为我国原研的新二代TFV。
TMF在上市后开展了诸多研究,但其与TAF在应答不佳人群中应用的数据有限,所以对于盛京医院一线NAs经治出现不完全应答的HBeAg阳性高病毒血症CHB患者,我们探索性地更换为TMF治疗,并将其与TAF进行对比。
肝胆相照:那么这项研究的结果如何呢?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丁洋教授:本研究中TMF组、TAF组分别有30例、26例患者完成24周随访,18例、12例患者完成48周随访。
两组患者在更换为TMF/TAF治疗前的基线HBV DNA(t=0.390,P=0.698)、HBsAg(t=1.492,P=0.142)和HBeAg(t=0.555,P=0.58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24周,TMF组有19 例(19/30,63.33%)HBV DNA 阴转,TAF组14例(14/26,53.85%)HBV DNA阴转( χ2=0.518,P=0.472)。
在完成48周随访的患者中,TMF组、TAF组分别有15 例(15/18,83.33%)、7例(7/12,58.33%)患者HBV DNA检测为阴性(χ2=2.301,P=0.210)。
两组患者治疗24 周、48周的HBsAg和HBeAg水平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MF治疗HBeAg阳性高病毒血症CHB口服一线NAs经治不完全应答的患者24和48周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3.33%和83.33%,为临床改变治疗策略提供了依据。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尽管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相比于换用TAF治疗,换用TMF治疗一线NAs经治不完全应答的HBeAg阳性高病毒血症CHB患者是有效的,期待能在未来,增加研究中心、扩大队列、延长疗程,以进一步证实TMF的疗效。
肝胆相照:在您看来,这项研究有哪些意义?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窦晓光教授:指南是建立在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同时集全国专家同道的智慧于一身,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也主要是基于指南。然而,指南无法包括所有的内容,开展真实世界研究可弥补当前指南尚未涉及的问题,或者指南中因证据相对薄弱,尚未进行推荐的内容。
如果将研究进一步扩大,可为一线NAs经治仍存在LLV的患者换用TMF积累更充分的证据。当然,这部分患者也可考虑换用干扰素或者联合治疗,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患者避免发生LLV,从而阻止疾病的进展,避免发生肝硬化、肝癌,这是我们治疗的目标。
开展临床研究可帮助临床医生积极应对LLV,同时丰富指南相关内容。虽然TMF的主要成分还是TFV,但其甲基化使得TFV扩散到肝脏的能力更强,TMF在肝脏中可以迅速释放出TFV,疗效可能更佳。鉴于TMF临床应用时间较短,在上市后仍需要开展四期临床研究,特别是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相信通过更多证据的积累,临床医生对于TMF的应用,将更有信心。
专家简介
窦晓光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感染病学科带头人
盛京医院感染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病防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肝炎学组组长
辽宁省医师协会传染病分会会长
辽宁省性艾协会副会长
辽宁省肝病治疗与研究中心主任
辽宁省传染病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辽宁省病毒性肝炎重点实验室主任
辽宁省感染性疾病专业质控中心主任
中华肝脏病杂志副总编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副主编
首届辽宁名医
专家简介
丁洋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整理/肝胆相照平台 审校/窦晓光教授 丁洋教授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