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在中医范畴又称“蛇串疮”“缠腰火丹”。
今年82岁的刘奶奶不幸患上了带状疱疹,经过抗病毒等治疗,水疱逐渐结痂、消退,但是疼痛却逐渐加重,一度发展到不敢穿衣、不敢活动的程度,剧烈的疼痛也让刘奶奶寝食难安。在历经半年的疼痛折磨后,刘奶奶来到大医二院,寻求疼痛科的帮助。
门诊李凌超医生通过询问病史、查体,诊断患者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不同于带状疱疹,这是带状疱疹病毒消退后遗留的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皮损区域剧烈疼痛,也被称为“人类顶级疼痛”,让很多患者感到痛不欲生,为世界上公认的顶级难治性慢性疼痛性疾病。
入院后,疼痛科医生对她的病情进行详细询问,刘奶奶说她的皮肤不能碰,衣服贴上都觉得“火辣辣”的疼,其次是皮肤会一阵阵的“跳痛”,像被电击一样从后背一直窜到前胸。在了解患者同时存在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的情况后,科室李东白主任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外用贴膏,定期进行皮内注射弱化外周敏化;应用射频脉冲技术进行背根神经节调理、口服药物治疗中枢敏化,多管齐下缓解疼痛。
患者皮损区域接受皮内注射及外用贴膏
完善术前检查后,刘奶奶在手术室内完成了背根神经节射频脉冲调理。在超声与C型臂联合引导下,李东白主任将射频针精准穿刺至胸背根神经节。连接射频仪后,模拟出患者之前病损区域的疼痛,调节射频仪模式为脉冲射频,相当于给受损神经进行“按摩”。
C臂下神经射频针穿刺至背根神经节图像
术后刘奶奶疼痛缓解50%,VAS评分(疼痛等级评分)从9-10分降至4-5分。术后3天,李东白主任再次对受损背根神经节进行调理。出院时刘奶奶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降至1-2分。在手术的基础上,治疗期间联合皮内注射、椎旁阻滞,外用贴膏,口服药物等多种方法缓解疼痛,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在中医范畴又称“蛇串疮”“缠腰火丹”。是由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激活引起的一类疾病,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肤扩散,被病毒侵害的神经元发生炎症,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周及中枢敏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通常需长期忍受顽固性疼痛折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难度大,不仅外周神经敏感,中枢神经也发生变化,治疗起来非常棘手。脉冲射频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脉冲射频是一种神经调节治疗,脉冲射频可以影响感觉神经ATP代谢以及离子通道的功能,持续、可逆地抑制C纤维兴奋性传入,从而对相关神经的痛觉传导起到阻断作用。脉冲射频对神经纤维结构无破坏作用,能改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后也较少发生感觉减退、酸痛、灼痛及运动神经损伤,较多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大医二院疼痛科
大医二院疼痛科致力于诊疗各种慢性疼痛疾病,以微创化、规范化技术,先进的理念,专业的医疗及护理团队确保患者的安全及疗效,帮助广大患者解决疼痛困扰。
科室设备先进,拥有射频治疗仪、三氧发生器、超声仪、冲击波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以及各种监护康复设备等,各种微创操作和手术术式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常用治疗方法有射频神经调控及毁损术;颈椎、腰椎间盘射频及三氧消融术;鞘内吗啡泵置入术;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术、球囊压迫术;内脏神经阻滞术;腰交感神经、星状神经节、神经根及周围神经阻滞术等;超声可视化引导的各种神经阻滞、射频治疗、体外冲击波等。
出诊专家
李东白,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疼痛科主任、麻醉教研室副主任。辽宁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委,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围手术期康复分会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优秀临床教师。
事疼痛诊疗工作13年,临床经验丰富。师从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张达颖教授。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疼痛科护理手册》。美国Cancer Medicine杂志审稿专家。
内容:疼痛科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姜晨
审核: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郭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