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临床试验数据答疑小Tips
临床试验期间,研究者应确保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准确。当发现CRF/eCRF中的数据与原始数据有所不同时,研究者必须对其作出“解释”。通常“解释”主要体现为数据清理过程中对数据质疑的答疑。
数据清理过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问答”过程,由数据管理员/监查员/医学审核人员对数据提出质疑并要求研究者/CRC进行答疑并进行数据更正(若需)。做好“问”和“答”,都可以进一步加快数据清理进程,缩短数据管理周期。小编在数据管理岗位潜伏N年,积累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心得,今天分享一下“答疑”的小Tips,希望对研究者/CRC们有所帮助。
Tips 1、答疑前整体熟悉CRF/eCRF
对跨表单的质疑尤其重要,如果对CRF不够熟悉或对表单之间的关联没有足够的理解,想要答疑到位还是有难度。
Tips 2、填写须认真
(CRC或者研究者)填写纸质版CRF时,一定要把字写清楚,免得将来数据答疑时给其他同事带来很大的麻烦。还应尽量避免犯日期写错或者漏写单位的错误。
Tips 3、合理利用资料和时间
可以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料先在办公室进行核查,并将自己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比如说看不清AE的治疗方式,可以先将CRF上不良事件名称、时间先记录下来,去医院查找的时候便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了。也可以选择中午、晚上、周末去医院查电子病历,那时候医生休息,就不必花时间等医生用完电脑,查病历过程也不会被医生打断了。
Tips 4、不着急答复,读懂质疑内容
先阅读,后理解,明白问的是什么问题才谈得上答复。如果看了几次都Get不到点,果断给它判死刑“质疑错误”。让人看不懂的质疑不是好质疑。
Tips 5、核实原始数据后再答复
未核实原始数据的具体情况前,不要轻易想当然地去答复,否则容易造成与原始数据的不一致。
一些无法解决的质疑,比如字迹不清,原始记录也没有相关记录的。可以根据一些关键字(比如药物名称等)百度一下,可能会有相关信息出现。在医院的时候,也可以跟医生请教相关的医学知识。
Tips 6、确认是否涉及到数据的更正
部分质疑不涉及到数据的更正,只需研究者确认或进一步解释即可;若涉及到数据的更正,在完成质疑答复后,必须同步更正数据,并确保更正的数据的真实、准确性。
Tips 7、确认答疑内容是否可以解决数据问题
常见的问题有答非所问、回答不完整,这些情况都会造成不停地产生补充质疑,直到答疑内容完全解决数据问题,这样反而增加了研究者/CRC自己答疑工作量。
Tips 8、确认答疑内容是否会产生新的数据问题
答疑内容不仅要能解决问题,还应考虑是否涉及与相关数据的一致性、逻辑性问题,特别是当答疑内容中出现多项补充的数据时。解决了一个问题但又出现另一个问题,那数据清理就没完没了了。
Tips 9、沟通
千万别以为数据管理员只会与数据或电脑打交道,跟研究者/CRC沟通起来也可以666。沟通始终都是解决问题有力法宝,答疑过程中有任何疑问都可与数据管理人员沟通解决。
Tips 10、平时工作时注意细节
其实,更重要的是,自己在监查/记录整理的过程中就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便可以减少数据答疑的工作量了。例如监查/记录整理过程中,有疑问的马上记录下来,并且与原始记录核对。如手术记录时间与CRF上填写时间不一致时,应该要想到核对病程记录上的时间。同时,加强自己医学方面的知识,也会使答疑顺利很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