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推选 | 30年巨变——三代人与“乙肝”的抗争之路
“乙肝”,对于我们家族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我们是一个被“乙肝”打倒,又再次站起来的家族。
1990年秋天,我40岁的大姨——那个曾经养育了我四年的养母,因消瘦、乏力、腹胀,被查出患有乙肝、肝硬化、肝腹水、肝癌。辗转县医院、省医院治疗无望,最后回到了镇医院对症治疗。
那时的我正读初二,镇医院与镇中学隔路相望,每天放学我都去看望大姨。眼见她一天天消瘦,却依然与我谈笑,年少的我不知道肝癌意味着什么,以为只是丧失了劳动能力。后来大姨出院回家了,我常常会隔着马路向那间病房张望,我多么希望,那个在我幼年时期给了我全部母爱的妈妈再一次笑着向我招手啊!
大约一个月后,听说大姨病情加重了,父母让我请假去看她。仅仅一个月,大姨变得浑身蜡黄,瘦得皮包骨头,只有硕大的腹部突兀着,我很心痛,很想哭,但是我却不敢靠近她,她已被病魔折磨得没了人形,我很怕。
昏迷的大姨,嘴里念叨着妹妹的名字,那是她最放心不下的小女儿。历时十个月的治疗,人财两空。
大姨发病前,我们都不知道乙肝病毒是什么。大姨去世后,我们都去医院检查了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不幸的是,除了三姨及其子女,外公外婆的子孙们都感染了乙肝,我母亲和舅舅已经出现了肝硬化,因为发现得相对早一点,休养治疗相对及时,他们都是十年以后因肝癌去世的。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舅舅刚去世,小姨也因“胆囊不适”经核磁共振检查出肝癌。悄悄偷袭的肝癌,让我们都崩溃了,我们人人自危,害怕肝癌在哪一天悄悄降临在自己身上。小姨发病及辗转治疗的事,大家都对外公外婆隐瞒了实情。
几个月不见小姨,外婆让人带话,叫小姨来看看她,小姨一直没有出现,大家都说小姨忙着呢。我那聪明又要强的外婆猜到了,她再不能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她要替她的小女儿去死,于是她找到了一瓶农药……
外婆走得很安详,然而病魔并没有放过小姨,半个月后,小姨也随着外婆去了。临去世前,小姨夫轻轻地告诉她,外婆已经去世半个月了,黄泉路上找一下外婆,娘俩做个伴。看上去已经没了任何知觉的小姨,眼角滚落了一滴泪。
那些年,我们的上一代感染者一个接一个地被乙肝病毒夺走了生命,留下了一群感染乙肝的孩子。
我们这一代感染者,相对来说是幸福的,因为国家对公共医疗资源的投入,还有了医疗保险和慢性病医保,再不会因为检查和治疗而倾家荡产了,所以我们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大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
我们的下一代,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除了大外甥女没有条件及时注射乙肝疫苗而感染了乙肝病毒外,其他所有孩子都尽早接种了乙肝疫苗,并且每隔2~3年检测一次抗体。从90年代的自费接种,到2000年之后出生的免费接种,孩子们通过一针针乙肝疫苗,摆脱了厄运的纠缠。
非常感谢研发人员,是他们的劳动成果,给我们这个家族带来了新生,家族聚会时又出现了欢声笑语。我们和孩子都赶上了好时代,我们再也不会走上一辈人的路了,再也不怕亲子过程中会把病毒传染给孩子了,因为孩子们都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被乙肝病毒打趴下的我们,终于站起来了。
以前没有乙肝疫苗,我们家族感染率是80%;自从接种了乙肝疫苗,家族感染率降到了0。是“0”啊! ! ! 这是一个奇迹,我们喜极而泣。我们是“乙肝大国”摘帽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沉痛且漫长,但是终获全胜。
期待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被疫苗预防或治愈。
致敬伟大的祖国! 致敬疫苗研发者! 致敬疾病防控工作者!
撰写 | 董朝兰
校稿 | Gddra
编审 | Hide / Blue sea
编辑 设计 | Alice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