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
尹盼盼1 董林剑1 魏翠娜1 郭克芳2 鲁显福1
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合肥 230022;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32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3,43(06):594-598.
DOI:10.3760/cma.j.cn321761-20230301‑00815
基金项目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临床研究重点专项(2020ZSLC13)
临床试验注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1900028340
ORIGINAL ARTICLES
【论著】
本研究通过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LSGB),使心脏暂时去除交感作用,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否可以提高围手术期心脏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阈值、增加心肌舒张期氧供、降低氧耗的需求,是否可以减少术中及术后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量,观察LSGB对术后冠状动脉桥血管的流量及外科结局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选择120例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择期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前是否行LSGB分为LSG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0例。LSGB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行LSGB,C组患者未接受LSGB;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相同。记录两组患者年龄、BMI、左室射血分数(LVEF)、手术时间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支数,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是否使用利多卡因、胺碘酮、西地兰、艾司洛尔等抗心律失常情况及桥血管的流量,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结果
2.1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BMI、LVEF、手术时间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支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术中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与LSGB组比较,C组术中利多卡因和艾司洛尔使用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胺碘酮、西地兰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桥血管流量比较
LSGB组左乳内动脉‑前降支、大隐静脉‑后降支、大隐静脉‑回旋支的桥血管流量高于C组(P<0.05),而两组患者大隐静脉‑前降支、大隐静脉‑对角支、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的桥血管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相关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胸腔积液、切口愈合不良、脑梗死、急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对比LSGB组和C组术中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西地兰、胺碘酮)的使用情况发现,两组患者西地兰和胺碘酮的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LSGB组术中利多卡因的使用明显减少,说明星状神经阻滞可以稳定心律,减少术中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另外,LSGB组术中艾司洛尔的使用也明显低于C组,这可能是因为交感神经刺激会增加钙离子释放和窦房结活动,而SGB通过阻断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降低其活性,相对增加迷走神经活性,从而减慢心率,既有利于降低心肌的氧耗,又可以为外科医师提供更加清晰的手术视野,方便手术操作。
本研究发现,LSGB组患者的左乳内动脉‑前降支、大隐静脉‑后降支、大隐静脉‑回旋支的桥血管流量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大隐静脉‑前降支、大隐静脉‑对角支、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的桥血管流量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证实了SGB可能是通过阻断交感神经来产生舒张血管的作用,从而增加桥血管流量。
本研究表明,SGB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胸腔积液、切口愈合不良、脑梗死、急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没有显著影响。基于本研究初步结果提示,SGB不会增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体尚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考证。
综上所述,采取超声引导LSGB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临床实践中被初步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围手术期心肌保护的麻醉方法。LSGB可以减少围手术期心脏恶性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改善桥血管流量,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影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