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罗中明:我和我“小而精”的医院
“两”代人“做医生,到底能为百姓解决什么问题?”在内科工作时,罗中明曾一次次责问自己,尤其是当他看到一些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反复入院、无法彻底治愈的时候。彼时,为了给到患者最佳的诊断与治疗,年轻的罗中明总是在想办法、问问题,直到全科室的医生意见统一才肯罢休。就这样,他逐渐成为了科室里最爱“钻牛角尖”的人。直到某一天,讨论中的一句话给了罗中明很大释怀: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他说:“这句话我们翻译过来,其实是这样:1/3的病是医生治好的,1/3的病是在医生帮助下治好的,而剩下的1/3是治不好的。那治不好的怎么办呢?我们一定要给患者信心。这种语言上的关怀,恰恰是除手术刀、药物之外,医生最为有效的武器。”至此,把患者放在首位,以人文关怀为重,成为了罗中明的长久信念。
广信区人民医院院长:罗中明从医23年,罗中明先后担任急诊科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在同事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拼命三郎”,始终冲在队伍一线;在患者眼中,他是随和亲切的“赤脚医生”,每件事都身体力行;在大众眼中,他是业界少有的“青年才俊”,各种荣誉数不胜数。 但唯有对家人,罗中明深感亏欠。“我爱人在医院妇产科,她那边一个大型的手术,一做就是几个小时,而我在急诊这边,也很少照顾到家里,孩子甚至已经习惯了我们值夜班不在家的状态。尤其是疫情期间,接连一个月两个月不回家,说实话,家里什么情况根本不清楚。”说到这里,罗院的眼睛略微泛红。 “好在我的女儿非常理解我们的工作,并且自己也选择了医学专业。她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真的特别骄傲,觉得自己很成功。做医生好的一点是,当别人问起孩子爸爸妈妈工作时,她也会有认同感,认为这件事情是光荣的、有意义的,最终喜欢,甚至把它作为终身事业。”在罗中明的阐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两代人之间生生不息的传承之火。从 “ 零”起 2011年,罗中明受命来到急诊科,承担起了从零搭建科室的艰巨任务。回忆当时的情景,他谈道:“那真的是,五六个人三五条枪,每天晚上都在‘仰卧起坐’。救护车一响,马上起来,结束了再躺回去,等到天亮了,还要打起精神上班,因为你是主任就要有精气神,不能让下面的人没有信心。” 在各方面资源都不完善的情况下,怎么做?罗中明认为,首先要抓人才。“科室想要搞起来,人是核心,有了人,就有了技术,就有了发展壮大的机会。”就人才建设方面,罗中明想了几个办法:第一个是借人才,先把能干的人招过来,让工作先开展起来;第二个是立榜样,要学有榜样超有目标;第三个是送出去,要所有设备都会使用,必须要经手,先在内部学,学完送到外部去学,成长一批,淘汰一批,让团队持续保持活力。 同时,罗中明格外注重党员骨干的培养,不光致力于将党员培养为骨干,还要把本身的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他说:“党建,就是强身健体,通过强化党建,最终促进的是整个科室乃至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现在,医院的第五党支部就建在急危重症相关科室上,让高级知识分子与党建挂钩,成为了医院战略的一大保险。
急诊分诊台 从最开始只有转运功能的“门急诊”,到不光具有基础内外科抢救功能,配备重症监护室的2.0版本,再到集院前急救-急诊内外科-重症监护“一体化”的急救体系,“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及危重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齐全的“大急诊”,短短数年时间,广信区人民医院已然成为了一所以急诊急救为优势的综合三级医院。 下一步,罗中明计划建立一个更大的平台,他说:“我们现在正在兴建新大楼,这一栋,我打算命名为急诊住院综合楼,把急诊放在前面。”当他拿出图纸为我们介绍时,那种不经意间流露的自信心与信念感,使得我们也对新院区充满期待。
新院区俯瞰概念图
“五”个精 不同于许多医院一味“做大做强”的固有思路,罗中明更加提倡“小而精”的发展理念,“小”不是字面意思的“小”,而是要把工作做细,渗透到每一个环节。
同时,他又提出了五个“精”的具体措施:
一、文化要精彩
文化活动围绕党建文化展开,不光自己要主推,还要让职工有更多参与感,认同感。比如院内进行的拔河比赛,就是一个培养团队凝聚力的良好方式。在比赛时,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拔河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拧成一股绳。比如在青年节举办的以“三甲创评”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提高了大家的主人翁意识,让大家真正明白了三甲是一群人的事,是上下合力的事,达成了全员、全院、全过程的“三全模式”。而这场比赛也刷新了医院的宣传历史,流览量高达30万人次。
智慧党建大屏
二、治疗要精准
治疗通常包括两个部分:急病要急,慢病要准。因此,医院不单在持续提升急诊急救能力,更在不断完善与提高临床服务能力。而慢病治疗要精准就需要有专人管理,督促病人及时到医院复查,及时用药。慢病,管理与不管理,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时,本着早干预,早治疗的原则,医院定期下乡去做肿瘤、早癌的筛查,越早发现,就越能做一些事情。
MDT
此外,要不断升级设备、升级技术,努力做到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介入常态化,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医院如今已经建成了省内先进的放疗中心,致力把患者的就医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放疗中心
三、管理要精细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想要把管理做到位,想要用好每一分钱,关键在于信息化。比如,二级库房的耗材管理,要不多收也不少收,还要防止浪费,这就需要医院的HRP系统。除耗材和员工的管理之外,信息化还有助于疾病的管理和治疗,比如针对血栓引进的VTE系统、多功能科的远程医疗、云净透析系统,甚至智慧病房在医院的普及等等。信息化与国家倡导的三个转变、三个提高紧密相关,更是推动医院走向精细化发展的有力举措。
云净系统
四、服务要精心
“服务要接地气,不能华而不实。”为此,罗中明要求每一个病人从入院之初,就要有专门负责的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优质护理。医院在开水间设立了一个小区域,放置微波炉、电源插板等,以备不时之需;卫生间与病房都有按钮,互联互通;对行动不便的病人,进行床旁结算、诊间结算,开展“互联网+护理”的模式,让护士发挥更多的作用。 服务态度与服务能力上去了,还有要中途检查、跟踪。在住院期间,就要问医生和护士的态度,在出院后也要回访,让病人多提建议。此外,医院专门建设了一座小楼,用来做一站式服务中心,住院、出院、打印、出生证明等等都可以办理。
一站式服务中心
五、环境要精致
做环境的第一步是做标识,要让老百姓找得到这个地方。为此,医院在院外马路上做了指示牌,在门诊外墙上张贴了医院的地图指南,并把五大中心标识做地尽量显眼。第二步是做美观,包括整洁度、绿化、灯光、气味以及基础设施的及时维护等。同时,让天花板布满“蓝天白云”,以安抚病人的紧张与低落情绪。 医院还设立了免费的孕妇学校,里面整体的装修使用暖色调。在这里,有备孕课程、有免费检查,甚至有瑜伽课提供。
孕妇学校
“当然,目前的‘五精’只是一个阶段性理念,后续我们可能还会有‘六精’‘七精’‘八精’,清扫、清洁、整理、整顿、素养、安全,这都是我们下一步要推的。”罗中明谈道。
“一”个梦 “我希望病人能对区县医院有更多认同感、信赖感,最终让病人真正留在县域。” 如今,高铁改变了生活,更改变了就医与医疗发展的整体格局,大家对北上广、大三甲热情不减反增。尤其是上饶作为区域交通枢纽,到达南昌非常方便,距离上海也只需要几个小时车程的情况下。 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病人在外出就诊过程中,还是浪费了很多金钱与精力,对于一些危急重症病人而言,几小时、几分钟,可能耽搁的就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这也是罗中明先把急诊急救作为抓手的重要原因。 2022年,患者陈某某因持续胸痛不适至四十八镇中心卫生院就诊,检查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将心电图上传至广信区人民医院,医院通过复诊,经家属同意后迅速将病人转运急诊PCI,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下午15时38分到院,15时56分已完成手术,整个抢救过程仅仅18分钟,刷新了全市的时效记录。 看似“手到擒来”的工作,背后是周密的配合网络与时刻紧绷的医生团队。
远程心电诊断中心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从医这么多年,经历过各种生死瞬间,我没有一刻是麻木的,是不可能麻木的。”罗中明说,“人从出生就知道难免一死,但是每个人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医生,也只是比病人内心更强大一点的普通人。” 从急病,到慢病,到医疗质量的整体提高,再到智慧型三甲医院的创评,每一个细节,每一场会,都记在罗中明的笔记本里。他说,这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里,保存着150场小会、33场大会的完整记录。 当然,要让患者留在县域,光靠一个人的力量、一家医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罗中明打造了区域“心电一张网”,并努力把县医院的诊断水平与治疗水平,下沉到乡镇卫生院去。下一步也会去推慢病管理中心,逐步把事情做完善、做全面。
医院外景
万丈高楼平地起。今日,广信区人民医院不单单承担着地区86万人的生命健康,更肩负着带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区域医疗水平提高的重大责任。“尽责、服务、忠诚”,这六字的医院使命,贯穿医院发展始终,令我们记忆犹新......
责任编辑:任帅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