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材院内营销模式发生重大变革!经销商该如何“破局”?
随着集采、两票制、DRG/DIP等医改政策的实施,经销商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仅仅依赖单一产品或少数产品已无法占据市场,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成为市场的新需求。因此,经销商应以医院需求为出发点,提供更加专业和体系化的服务。
支付改革严控医院耗占比
自去年11月实施DRG/DIP支付改革以来,医院内耗材的营销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医保医用耗材支付系统打通后,通过监测耗材在医保中的金额和自费指标占比,实现了高值耗材的监测和成本控制。
简单来说,DRG是“按病种付费”,DIP是“按病种分值付费”,两种付费模式都是通过打包定价的方式,将药品和耗材内化为医院的运营成本,促使医院主动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诊疗、医药和耗材项目,向质量效益型精细化发展的转变。
对于医疗器械经销商而言,医院经营模式的转变意味着耗材营销模式的变化。
未来,在DRG/DIP支付模式下进入医院的耗材必须符合三个标准:临床必需、安全有效性和适宜的成本。
当单个产品的微薄利润不足以支撑经销商大量资金投入时,不可避免地需要更多的产品来共同贡献利润并分担投资成本。
对于耗材经销商来说,营销方式可能也需要从单一产品向组合产品转型。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医保支付改革
此前,官方发布了《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名单》,未来三年,要全面完成紧密型城市医药集团的试点建设,并形成可复制经验并在全国推广。
业内人士表示,过去进十家医院要谈十次,但现在只需谈一次就够了。因为建立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后,内部会统一药品采购目录和供应保障机制,逐步实现集团内药品供应和药学服务同质化。
紧凑型城市医疗集团将实现药品耗材设备一体化管理,实现用药目录衔接、采购数据共享、一体化配送支付,逐步实现区域内药品、耗材、设备等资源共享。
作为人、财、物、以及管理高度统一的紧密型组织,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无疑将大大简化集团内部实施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的操作流程和难度,推进医保支付改革进入“快车道”。
创新耗材产品“豁免”!
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不仅能够豁免DRG,而且明确在带量采购的实施范围之外。
在集采挤压耗材水分,DRG支付迫使医院降低耗材成本,打出组合拳的同时,国家医保局明确创新医疗器械豁免集采、纳入医保支付,无疑为相关企业和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一旦创新医疗器械获得批准,就意味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空缺。在新政策的支持下,创新医疗器械的进院和临床使用将迎来重大利好。
生产企业和经销商要在新政策的形势下,及时调整营销和经营策略,以应对巨大的挑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