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分享,共同做好麻醉质控这门大学问
来源:PUMCH麻醉大讲堂
麻醉安全、质控保障
麻醉安全是临床麻醉工作永恒的主题,而麻醉质控管理是麻醉安全的重要保证。为促进省级麻醉质控中心间的交流学习、经验共享,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建立国家-省级麻醉质控中心月度例会制度,重点汇报“省级质控中心近期工作和工作计划”,各省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形成省级质控中心学习交流平台。会议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召开,固定参会人员包括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副主任及秘书;各省级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及秘书;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各省级质控中心分别组织地市级质控中心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
2023年5月30日,国家-省级麻醉专业质控中心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由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黄宇光教授主持,湖北、上海、江苏和北京4家省级质控中心进行了工作汇报。
黄宇光主任指出,按照国家卫健委对各国家级质控中心的要求,国家麻醉质控中心将定期开展各省级质控中心的工作例会,旨在分享经验,促进交流。在4月28日的天津质控工作会上,现场评委专家对大家的工作表示了肯定、指出了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此次汇报的4家省级质控中心在刚刚结束的评审中成绩较好,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也希望他们的分享能够给大家以启发和帮助。
湖北省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姚尚龙教授分别从数据平台建设、基层医院帮扶、分娩镇痛、体温保护进行了经验分享和汇报。他提到,省级质控中心的工作离不开上级单位和领导的支持,目前已率先完成了三级完整的质控中心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进行闭环管理,帮助基层医院提升能力和水平,达成一些相对强大的目标。同时,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将数据纳入国家行业标准中,从真正意义上推进麻醉质控工作的落地,这也是下半年的工作重点。
上海市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李士通教授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上海市的麻醉质控工作,包括整形美容麻醉以及手术室外麻醉的管理。他提到,现阶段的上海麻醉质控的主要任务是增加上海市质控中心对区质控中心的管控和开展相关调研工作,要求区指导管控小组调研数据向市级质控中心直接汇报。加强质控培训,增强长三角一体化的麻醉质控医联体,建立有组织的架构、统一的指挥标准,统一的培训质控。
江苏省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王志萍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工作汇报。既往工作的开展始终围绕一个核心质控控制,加强四个措施的组织建设,同时筑牢安全底线来提升服务质量。江苏省质控中心采用集体决策、分工负责的方式进行管理。现阶段关注围术期麻醉治疗,通过日常工作不断完善工作量指标和质控指标,每个季度进行数据分析和反馈,整体上报,江苏省质控中心团队在此过程中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针对上报问题的解决方案。江苏省质控之心也十分注重质控人才的培养,通过培训班等形式包括护理单元的建设编辑管理规范质控工作落地。下半年将在国家级质控中心指导下继续按部就班开展工作,助力麻醉学科在高质量、高水平地在更高平台上健康发展。
北京市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郭向阳教授提到,北京质控工作的落地离不开麻醉专家的大力支持,质控工作是政府部门工作的延伸,现阶段医院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北京麻醉质控中心将从麻醉重症建设、优化人员资源配制、提升信息化建设几个方面着手,利用京津冀云平台的一体化建设对数据指标分析、低体温预防、分娩镇痛、不良事件进行自动分析和三级联动。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在国家麻醉质控中心的引领下,我们一定可以将安全麻醉、品质麻醉、学术麻醉和人文麻醉落实在麻醉临床工作中。
在4家省级质控中心完成汇报后,由国家麻醉质控中心副主任李天佐教授主持讨论,辽宁省主任马虹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任洪毅教授、西藏自治区拉巴次仁主任、湖南省主任郭曲练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主任于建设教授、青海省主任王学军教授、河南省主任张加强教授等先后发言,表示在下半年工作中必将结合优势和资源,努力作为。李天佐副主任鼓励大家趁热打铁,努力将各地的组织工作质控的组织日益完善,扩大麻醉质控的覆盖面,做到层级清晰有条理,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质控工作必将蓬勃发展。
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黄宇光教授发表总结,四个质控中心的汇报清晰详实,工作扎实。按照大家的汇报与设想,相信今年各省级质控中心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在未来的质控工作中,要促进相关质控中心联动、合作项目和专题推进,辐射带动各质控中心一起牵手。各省级质控中心要有良性的互动和竞争,旨在促进彼此的工作推进。国家卫健委从国家层面上建设健康中国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二是做好优质资源下沉和平衡。这就要求我们现阶段要花出相当的时间去关注基层、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质控现状、安全隐患,方能促进麻醉质控工作的整体提升。
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
2023年6月28日,国家-省级麻醉专业质控中心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由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黄宇光教授主持。
黄宇光主任指出,从本次会议起,省级质控中心按照地区分组,组内按照省份笔画数排序依次汇报、分享工作经验,促进各省质控中心的交流学习。本月由广东、山东、甘肃和山西4家省级质控中心介绍本年度截至当前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广东省麻醉专业质控中心秘书姜妤老师代表刘克玄主任做了工作汇报。广东省目前已完成地市级质控中心全覆盖,也建立了麻醉质控指标数据平台,省级质控中心积极指导地市甚至县级质控中心工作。广东省麻醉质控中心也对市级医疗单位进行了21号文件和884号文件落地情况的巡查督导,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向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进行了反馈。广东省质控中心也在推动地市级质控中心在辖区内开展质量督导,并在省级标准制定、新版质控指标落地等多方面开展工作。
山东省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费剑春教授首先介绍了山东省质控中心本年度工作会议开展情况,会上邀请山东省纪检委驻卫健委纪检组组长进行了防范医疗风险、加强环节反腐的主题演讲。山东省围绕提升自体血输注率、超声可视化围术期应用培训、麻醉质控平台信息化建设、县医院麻醉学科医疗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甘肃省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阎文军教授首先介绍了2022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本年度将继续开展年度麻醉专业质量改进目标相关培训、提升质控中心网站及网站上报系统的覆盖率与上报率、规范麻醉药品管理等相关工作。甘肃省质控中心长期坚持到地州市开展麻醉质控的现场督导调研与技术指导,督导对象包括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通过调研获得麻醉专业质量相关数据,本年度督导调研工作预计将于8月底完成。针对基层麻醉医生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甘肃省进行了大量基层专项培训工作,录制麻醉操作技术规范视频,编写《甘肃省麻醉质控中心麻醉规范》,提升了基层麻醉医疗水平。
山西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韩冲芳教授提到,2023年度将按照山西省卫健委和国家麻醉质控中心的要求重点开展省内医疗机构麻醉科的督导抽查以及完成分娩镇痛、围术期体温管理等工作的推进。同时,山西省积极开展围术期质控培训,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提升麻醉学住院医师的专业素质;对县医院麻醉医生提供各类培训,提升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黄宇光主任点评指出,省级质控中心工作开展扎实,在4月28日的全国麻醉质控工作会议上得到了国家级医疗质量管理专家的认可。月度例会的形式促进了质控工作日常推动,避免年终考评时临时抱佛脚。各级质控中心应当首先完成各级卫生健康委交给我们的规定任务,在此基础上,完成一定的自选性动作,形成各级质控中心的特色。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地到基层一线开展实地督导调研工作,请各省级质控中心积极报名,国家麻醉质控中心遴选后,将组织省级质控中心及专家委员会委员分组在全国多地开展麻醉质控相关调研工作。希望各省级质控中心抓住“千县工程”麻醉疼痛诊疗中心建设以及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全面开展的契机,与相关政策“同频共振”,推动麻醉专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副主任李天佐教授
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副主任姚尚龙教授
在4家省级质控中心完成汇报后,国家麻醉质控中心副主任李天佐教授和姚尚龙教授主持讨论,黄宇光主任、湖南省主任郭曲练教授、黑龙江省秘书张晓云老师、福建省主任林献忠教授、宁夏回族自治区主任叶青山教授先后发言,肯定了广东、山东、甘肃、山西等省的工作,特别是现场督察调研工作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质控工作的落地。各位专家还就三级医院评审过程中围术期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是否应当鼓励,以及国产药物替代对质控工作带来的挑战等话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黄宇光教授
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黄宇光教授总结发言,感谢本次分享工作经验的4个省级质控中心的精彩分享,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拟于8月底开展相关质控现场调研工作,感谢各省级质控中心和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团队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
麻醉质控
麻醉质控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医疗质量和安全,加强过程监管,改善患者就医感受,确保患者安全。在国家卫健委的指导和要求下,通过国家级-省级麻醉质控中心月度例会这一平台,各中心彼此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国临床麻醉质控水平必将持续提升,更好造福广大患者。
图文: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秘书处
编辑: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
免责声明:
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 END—
编辑:Michel.米萱
校对:MiLu.米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