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医共体建设是事关东至人民健康福祉的民生工程,也是事关东至县卫生健康事业长远进展的关键环节,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东至县总医院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冲锋在前,走在全国深化医改、整合县域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的前列。
东至县总医院用3年的时间实现了医疗资源利用水平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全面升级,医共体建设“东至模式”得到省市有关领导和群众广泛好评,为县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出了有益探索。医共体建设“东至模式”创新点在哪里、有哪些成效与亮点?近日,健康县域传播平台专访了东至县总医院院长吕满民。
吕满民告诉记者,一个县只建立一个医共体,才可能做到人、财、物统一管理和使用,实现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方能更好的做好县域内群众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
树立“一家人”理念
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应牢固树立“一家人”“一盘棋”理念,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发挥好健康守门人作用。吕满民对记者说:“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最难的是理念转变,树立‘一家人’理念,既需要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更需要卫健委人社编办财政发改等多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因此,东至县建立一个医共体,创建总医院,全力打造紧密型医共体,推进“一家人”理念。县总医院是个实体机构,县域内县乡二级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及村卫生室均属于县总医院一家,一个法定代表人。县乡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均为总医院的院区,各院区设执行院长,专心致力于各院区的运营管理,包括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健康管理、学科发展和绩效管理等。
即东至县所有医疗人员完完全全是一家人,只是分工有所侧重,努力做到全县齐心协力,同甘共苦,最终形成“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新格局。“整合资源,落实医保基金、公卫基金总额预付(两包)制度。总医院实现了医疗机构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合理配置、齐心协力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吕满民说。
吕满民认为,要想成功实现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各院区院长职业化非常重要。所谓“职业化”简单的理解就是院长应该拥有医院运营能力、管理理念、领导力等。作为医院的掌舵人,院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医院的经营与发展。很多院长还兼职专家,只有部分精力用来做医院整体管理,医院自然是很难管好。我们用全部精力不一定干好一件事,如果我们只有1/2的时间去做医院的管理,那么干好的概率就更低了。
吕满民进一步表示,更重要的还是医务人员的医者情怀,不能把医生职业当做是牟取利益的手段,而是一项崇高、为民服务的公益事业。在吕满民看来,医院是为群众检查看病服务、解决老百姓疾病痛苦的地方,不是营利性企业,不能当成产业发展,但医院的运营发展要有市场思维。
实现资源共享利用
人力资源共享。打破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编制壁垒,实现医疗人力资源共享。吕满民介绍,总医院差额拨款事业编制1030名,建立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实现总医院内部编制统管、岗位统筹。另外,建立村健康管理员制度,按照农村人口数量设置农村健康管理员岗位编制人数,给予一定待遇保障,并打通职业上升通道,让他们能有机会到县医院工作,激励他们专心做好总医院安排的工作。他说:“村医和村卫生所,在三年的新冠疫情防控防治工作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因此我觉得应该把健康管理员岗位纳入编制管理,健康管理员进入村级班子,回归村卫生所医疗服务的公益性。”
医疗设备共享。通过统一、规范、高效、互联的设备信息共享系统,实现了内部医疗设备配置的更优化,在方便病人的同时,减少医院对高档设备的投入和检查成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局面,吕满民告诉记者。与此同时,医共体设备共享缓解了基层院区医疗设备相对紧缺的现象,向县域百姓提供统一的同质化医疗服务。
中心药房共享。吕满民表示,总医院以健康大数据中心为支撑,建立中心药房,做到“统一用药目录、统一网上采购、统一药品配送、统一药款支付、统一药事服务”五统一,执行药品耗材的“扫码进、扫码出”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对药品耗材的采购使用监管。不仅保障群众用药需求和用药质量安全,还减轻了企业配送的成本压力。另外,总医院还建立了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心电中心、康养中心、介入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打破了各院区间的围墙和各部门间的壁垒,实现医疗质量控制统一标准,医疗技术下沉实现技术共享。
推进医防融合
医防融合是建设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重要目标,就是建立一条基层医防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使老百姓少得病、在家门口能看好病,让老百姓能得到优质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东至县总医院重点抓好“四率”管理,第一,以户籍人口为基数的健康档案建档率;第二,全村慢病管理率;第三,村民住院知晓率;第四,村民县内就诊率。总医院月调度,乡镇院区周调度,以推动健康管理员上门为群众服务。
吕满民坦言,总医院主要依托大数据平台,为居民建立了全方位、全周期的“活”的电子健康档案,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通过患者授权可通过信息平台调阅和共享患者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宣传,做实做细健康管理和家庭医生服务,让群众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另外,积极探索建立慢病(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专家组,以乡镇为单位建档建群,精准管理,推动慢病患者自我参与管理。依托大数据中心,融合家庭医生签约、慢病管理、妇幼保健等多项服务、数据完全共享的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综合应用管理系统,帮助基层医生随时了解辖区内居民全面的健康状况,为居民提供更准确的医疗健康服务。
可复制推广的“东至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卫生政策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王俊教授指出:“不是所有改革,都能称之为‘模式’。只有那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才能被称为‘模式’。”
东至县隶属于安徽省池州市,地处安徽、江西两省交汇处,同时也是八百里皖江的起点,地跨长江平原与皖南山区,以县域为中心,南部属山区,人口少,地域广,最小的村子只有几百人口居住;北部属于平原,人口相对集中,最大的村子有5000多人口;截至2021年末,东至县下辖12个镇、3个乡,另设有2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326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9.4万人。
吕满民认为,县域医疗与市医院不同,他指出三点,第一,县域内医疗服务的对象相对固定,服务人群基本上是本县居民;第二,公卫基金以县级为单位是固定的,由县域人口决定;第三,医保基金同样以县级为单位是固定的,由县域参保人口决定,这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供了基础。他进一步表示,东至县无论是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还是地方财政支持等都与全国很多地方类似,东至县推广的医共体建设应该适合中国大多数县域。
推动医共体建设是事关东至人民健康福祉的民生工程,也是事关东至县卫生健康事业长远进展的关键环节,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至县总医院主动担当、主动作为,持续奋斗,以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不折不扣推动总医院模式下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曹艳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