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丨乙胺丁醇致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一例
作者:王波1, 王薇薇2, 陈亮1, 朱思红1
作者单位:1山东省枣庄市胸科医院/枣庄市肿瘤医院感染疾病科;2山东省枣庄市胸科医院/枣庄市肿瘤医院公共卫生科
来源: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2023,4(3): 252-254.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3004
作者简介
王波
主治医师,感染疾病科主任,山东省艾滋病防治协会临床治疗分会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急诊学术创新与普及分会委员,枣庄市预防医学会理事。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感染性疾病、结核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完成医学著作3部,主持科研课题1项,获枣庄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参与完成发明型专利1项。
朱思红
副主任医师 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艾滋病防治协会临床治疗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省校园结核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枣庄市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感染性疾病、结核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完成医学著作4部,参加科研课题3项,获枣庄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三等奖2项。参与完成发明型专利1项,实用型专利1项。
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是严重的神经内科急症,是癫痫持续状态中最严重的类型,病亡率远高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及早识别及救治是降低病亡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笔者报道了1例乙胺丁醇致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旨在提高临床医生的警惕性,使患者获得及时救治。
临床资料
患者,女,31岁,因查体发现“肺内病灶9d”,于2023年3月10日入住山东省枣庄市胸科医院。患者9d前健康查体中发现双肺病灶,疑诊“肺结核”,无咳嗽、咳痰、发热等,未治疗。本院门诊以“肺结核、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癫痫”收住院。患者既往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分别于2003年、2005年、2009年行介入治疗2次,γ刀治疗1次;癫痫病史20年,开始为癫痫全面性发作,近11年表现为局灶性发作,具体表现为左上肢抽搐,大约每月1次,目前口服卡马西平(0.2g, 3次/d)控制。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5次/min、呼吸频率16次/分、血压123/85mmHg(1mmHg=0.133kPa),精神好;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啰音;心率75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肿大。
辅助检查: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结果均正常。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心电图结果正常。血红细胞沉降率60mm/1h(参考值:男性0~10mm/1h;女性0~12mm/1h)。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红肿硬结平均直径30mm)。胸部CT扫描:胸廓对称,双肺纹理增多,双肺上叶尖后段分布斑片状、斑点状、条索状高密度影,密度不均,边缘模糊;双侧胸腔无积液,纵隔无肿大淋巴结 (图1~4略)。腹部CT扫描显示肝内见点状高密度影。
初步诊断:
(1)继发性肺结核,双肺,涂(未),培(未),初治;
(2)先天性脑血管畸形;
(3)癫痫。
编辑 | 于 菲
审校 | 范永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