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 Circulation:强化降压获益或与老年人衰弱状态无关
每日毅讯+
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是很多高血压指南都强调对于衰弱的老年人要注意降压的幅度,起始治疗也偏向于单药起始,主要原因是担心体位性低血压和器官灌注等方面的问题。然而,一直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老年人的衰弱状态对强化降压临床获益的影响。近日,Circulation杂志发表了一篇来自马长生教授团队基于SPRINT研究数据库的最新分析,探讨了这一话题。
研究者通过SPRINT研究数据库构建了衰弱指数。分别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以相对和绝对量表测量并定义有或没有衰弱(定义为衰弱指数>0.21),并分析患者的强化降压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在两组人群的差异。主要终点是心肌梗死、不伴心肌梗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卒中、心力衰竭和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
研究结果显示:共纳入9306例患者(平均年龄67.9±9.4岁),其中2560例(26.7%)患者存在衰弱。中位随访时间为3.22年,共观察到561项主要终点。在强化降压组和标准降压组中,衰弱的老年患者的主要终点发生风险均显著较高(aHR=2.10 [95% CI, 1.59-2.77] 和 1.85 [95% CI, 1.46-2.35])。强化降压对主要和次要终点的影响在衰弱与非衰弱组没有显著差异,除了心血管死亡率[有或无衰弱患者对比HR=0.91(95% CI,0.52-1.60)vs 0.30(95% CI,0.16- 0.59),P交互=0.01]。衰弱与强化降压治疗后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之间也没有显著的相互作用。
“毅讯点评”
本研究通过SPRINT研究数据库,进一步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衰弱状态与强化治疗的获益之间的关联,发现虽然衰弱老年人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高于非衰弱老年人,但是两者在强化降压的获益与不良反应方面相似,除了心血管死亡。本研究进一步提示我们需要在老年患者的降压方面制定更积极的方案,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临床获益。然而本研究的结论也需要在SPRINT研究人群中进行限制,因为SPRINT研究入组的是50岁以上的高危高血压患者,严格来说是中老年患者。但是无独有偶,相似的结论在SPRINT>75岁以上的亚组分析中也有类似的发现,同时HAVIT研究基于>80岁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也有类似的发现,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对于老年群体而言这个结论是有多重证据的。
参考文献: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401465/#full-view-affiliation-1
本文技术观点不代表CCI观点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扫码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