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他,植入全球最小“人工心脏”!
2023年5月26日对年仅29岁退役军人郑先生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天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他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植入了一颗超小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重新让自己的心脏有力跳动起来,重获“心”生。这也是我院心胸血管外科主任陈鑫教授及其团队开展的第16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急性心衰 命悬一线
出生于1994年的郑先生在未生病前是一名身高185cm的健壮小伙子。2014年9月,年仅19岁的他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
“在部队服役的第一年,我一直反复感冒发烧,那时候年轻没有重视,还是坚持接受训练。”郑先生说。直到在一次跑步训练中,他晕倒在地被紧急送往医院检查治疗,才查出来是心功能有问题,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 2017年,因为心室颤动,郑先生在广州接受心脏电除颤器植入手术。同年他退伍回到徐州老家,此后一直辗转多家医院,接受保守治疗。但是,效果并不明显。郑先生的情况还是不稳定,病情一直在恶化,肝肾功能也受到了影响,没有办法如常人一样正常工作生活,走路最多走200米就会觉得心累气喘,连晚上睡觉都不能平躺。
“因为状况一直不太好,我们希望能有更好的治疗办法,也在等心脏移植。”郑先生母亲刘女士介绍说,后来在今年的3月份听病友说现在有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做人工心脏手术,效果很好。于是刘女士在病友的介绍下,来到我医院咨询相关事宜,“一开始我儿子还觉得带着机器生活不方便,有点抗拒,后面被我们说服了,还是保命要紧。”
然而,意外又一次降临到郑先生身上。2023年5月份,郑先生不幸感染新冠。因为身患多种基础性疾病,在病毒的袭击下,他的病情急转直下,心功能急剧下降,命悬一线。 专业医护 力挽狂澜 2023年5月18日,郑先生生命垂危紧急转入了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接受治疗。入院当天即给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床边血透(CRRT)治疗。我院心胸血管外科陈鑫教授带领团队积极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发现郑先生的心功能评估NYHA分级为IV,IntermacsⅠ-Ⅱ级,属于终末期心衰,而且还伴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状,病情极其危重。
医生判断,一般传统手术治疗已经无法有效缓解郑先生的症状,他随时可能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恶性心律失常、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猝死风险,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或人工心脏辅助才能挽救他的生命。
因为郑先生入院治疗的时候,体重已达100kg,属于大型体重患者,很难找到合适的心脏供体,加上他情况危急,已经没有时间等待了。最终,经我院多学科专家反复会诊、论证,陈鑫教授团队决定为郑先生采用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系统,即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治疗。
5月26日,郑先生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过程中,在心胸血管外科陈鑫教授、邱志兵主任及李良鹏医师的娴熟操作下,在体循环肖立琼主任带领的体外生命支持团队的默契配合下、麻醉疼痛与围术期医学科史宏伟主任、葛亚力副主任应用TEE的引导下,超声确切定位,护理团队积极配合穿针置线,放环固定,顺利将超小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了张先生体内,并连线开机,手术圆满成功。
术后,郑先生转入了重症医学科(ICU)一室监护治疗,病情仍较危重,循环还不稳定,心功能还比较差。在ICU病房章淬主任、宋晓春副主任及多位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和悉心呵护下,目前病情已经趋于稳定,心功能在人工心脏的辅助下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并已经顺利转入了普通病房。
“我现在已经可以平躺着睡觉,也能下床走一会儿了,真的非常感谢帮我做手术的陈鑫教授团队,也感谢我国自主研发的这颗人工心脏,让我能活下来!”郑先生说。
据悉,此次手术植入的人工心脏名为Corheart 6,是一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心脏,是目前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人工心脏,也是国内临床应用最多的人工心脏,在国内已植入超过120例患者。
“我们科室目前已经开展了16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个人觉得左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对终末期心衰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陈鑫教授介绍,我国目前有 70 万例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对他们而言,药物治疗和常规手术治疗基本无效,在心脏供体紧缺的情况下,植入“人工心脏”为心衰患者增加了一种新的选择。在前期做好多学科评估的前提下,这种治疗方案是值得提倡的。
本期专家简介
陈鑫
心胸血管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 医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冠心病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机械循环支持分会常务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首批医学领军人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南京市科技功臣、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2015-2016年度进入《中国名医百强榜》。荣获“中国医师奖”、“全国百名优秀医生”等荣誉称号。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美国心胸外科协会(AATS)会员、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会员、亚洲心胸血管外科协会(ASCTS)会员、国际微创心血管外科协会(ISMICS)会员、Asian cardiovascular & thoracic annals编委、Cardiology Discovery编委、Chinese Medical Journal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编委、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副主编。
擅长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各种复杂心脏搭桥,重症心脏瓣膜修复/置换,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手术、心脏移植、梗阻型心肌病手术、心脏肿瘤手术等。
邱志兵
心胸血管外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 硕士生导师
入选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首批“卫生拔尖人才”,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微创心血管外科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心血管外科分会第二届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第三届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江苏省心血管外科分会微创学组副组长、江苏省抗癌协会第二届微创治疗专委会常委、江苏省心血管外科分会瓣膜学组委员等。美国Cleveland Clinic和St Joseph Hospital访问学者,曾在美国、德国和香港著名心脏外科中心学习。
擅长心脏瓣膜修复和置换、冠脉搭桥、主动脉瘤及夹层手术、成人先心矫治、心脏肿瘤和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以及终末期心衰左心辅助装置(人工心脏)的植入手术,尤其精通各类微创心脏外科治疗。
南京市第一医院宣传处
素材 | 综合 编排 | 刘春兴 校对 | 章琛 审核 | 孙忠河 邱志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