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中山医“声”】摆脱“象鼻子”,医生巧用导管球囊扩张术助患者重启美食之旅

2023-07-06 10:25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湖北省中山医院

环咽肌功能障碍(cricopharyngeal dysfunction ,CPD)系各种病因,如神经系统疾病、肌源性疾病等引起的环咽肌功能性开放不完全或完全不能开放,造成吞咽障碍。

患者脑梗后出现了吞咽困难,医护团队巧用导管和球囊,顺利打开了其食道“开关”。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69岁的王阿姨脑梗后出现吞咽困难,白天常常因大量口水难以咽下而被迫全部咳出,夜间则会因口水积聚而呛醒,平时只能依赖鼻饲管来进食。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康复科收治其入院后,经过查体和检查结果提示,王阿姨为环咽肌功能障碍,需行导管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

57881688599704045

科内团队对患者共行8次导管球囊扩张术,注水量从第一次的3ml增加第八次的9ml,直到最后球囊顺利通过环咽肌。经过治疗后,王阿姨成功拔掉鼻饲管,可经口进食少量固体、半固体、糊状及液体食物,均无呛咳。

据悉,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已经熟练运用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了多例吞咽障碍患者,帮助其改善吞咽动作协调性,重新建立吞咽反射神经通路,树立患者信心,提高其生活质量。

环咽肌(The cricopharyngeal muscle,CPM)是位于下咽缩肌和颈段食管之间的过渡区域,是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 UES)的主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环咽肌功能障碍?

环咽肌功能障碍(cricopharyngeal dysfunction ,CPD)系各种病因,如神经系统疾病、肌源性疾病等引起的环咽肌功能性开放不完全或完全不能开放,造成吞咽障碍。脑卒中后患者常出现吞咽障碍,其发生率与发病时间长短有关,急性期为64%~78%,慢性期为16%,环咽肌功能障碍是造成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的原因之一。

如果患有环咽肌功能障碍,食物就会吞不下去,可能会导致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的肺炎会危及生命安全;其次,长期食物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没有足够的体力支持患者进行其他的康复功能锻炼。患者不仅失去品尝味道的快乐,还常常挂着一根“象鼻子”,长此以往,对患者的心理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科室简介】

康复医学科是以临床诊疗为基础,传统中医为特色的现代康复医学专科。科室现有医务人员46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治疗师1人,副主任护师2人,硕士研究生16人,已经形成了集康复医师、康复护士及康复治疗师于一体的中医、临床、康复相结合的现代康复诊疗团队。主要设置神经康复、肌骨疼痛运动康复、新冠肺康复、重症康复等亚专科。

38561688599704932

彭全成

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2015年获得美国FMS协会的SFMA高级认证。

诊疗专长:擅长于运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与传统中医疗法对各类神经损伤、骨关节疾病、运动损伤及肺部疾病开展康复治疗。特别是在运动康复过程中融入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与训练(SFMA)理念,治疗各种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END」

撰文 | 王怀念、陈熠路

编辑 | 周宪

审核 | 贝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球囊扩张术助,球囊扩张术,功能障碍,吞咽困难,象鼻子,中山医,环咽肌,导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