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被誉为外科手术皇冠上的明珠,器官移植的数量和质量能够很好地体现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重获器官移植资质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刘超教授说道。
学者介绍
刘 超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我院副院长,器官捐献与移植管理中心学科带头人,胆胰外科和肝移植科带头人。
担任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第二届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十八届委员会手术学组委员等。
刘超教授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曾在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医学院接受“肝胆胰外科和器官移植”专科培训,擅长各种术式的肝脏移植手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
持之不懈,十年如一 协助医院重获器官移植资质
我院器官移植工作始于1995年,由我院泌尿外科首次开展肾脏移植的临床应用。2001年,我院开展了首例肝脏移植手术,患者68岁高龄,这创下当时国内肝移植年龄最大的纪录;2005年,我院又开展了广州市首例亲体肝移植手术,患儿为当时全国年龄最小、体重最轻的受者。然而自2007年后,医院一度停止了器官移植工作,这一停就是十余年。
为了重新获得器官移植资质,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刘超教授不断派出医院相关科室的骨干力量外出学习和培训,组建器官移植团队,并在2016年底重新开始开展器官捐献工作。
虽然中间有十余年未开展肝脏移植工作,但多年间刘超教授从未停止对肝脏移植相关技术的探索与应用。肝脏移植主要的技术难点在于病肝切除、血管吻合和胆管吻合,这和刘超教授另外一个重点关注的手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想做到肝门部胆管癌的最大程度的手术根治,必须进行大范围肝切除联合血管切除重建、胆肠吻合。刘超教授在肝切除、血管吻合和胆管吻合方面的技术精湛而娴熟,因此在重新开展肝脏移植工作后,可快速将切除及吻合相关技术进行“无缝衔接”,应用于肝脏移植工作中。得益于此,刘超教授带领的医院器官移植团队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
刘超教授(右二)正在开展移植手术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院于2019年重获肝、肾移植资质,并新增心、肺移植资质。随后医院成立器官捐献与移植管理中心,刘超教授被任命为学科带头人。刘超教授带领团队,夜以继日攻坚克难,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器官移植被誉为外科手术皇冠上的明珠,器官移植的数量和质量能够很好地体现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重获器官移植资质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刘超教授说道。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 推动医院器官移植高质量发展
自取得移植资质以来,医院不断深化及推进器官捐献与移植规范化建设,促进多学科融合发展,向着器官移植的尖端领域不断攀登。刘超教授在医院重获移植资质后,更是事必躬亲,冲锋在最前线。
一方面,刘超教授带领团队积极开展高精尖、高难度的肝移植手术,尤其是集中力量开展部分肝移植、肝段移植、劈离式肝移植等手术,刘超教授致力于利用精准的外科技术把完整的供肝劈分,将其分成可独立发挥功能的两部分肝脏,同时移植给两个受者,这类手术能够有效缓解移植肝脏短缺的矛盾,使更多的患者获益,尽可能地挽救更多的生命。在医院大力推动和团队不懈努力下,刘超教授带领团队共完成成人劈离式肝移植13例、儿童劈离式肝移植6例。同时,刘超教授也应邀参与编写《劈离式肝移植供体及供肝评估专家共识》等,为器官移植整个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另一方面,刘超教授协同团队积极推动开展亲体肝移植手术。亲体肝移植对器官移植的手术、护理、管理团队要求极高,团队需要通过精湛的手术及围手术期护理确保供受体的安全。刘超教授带领团队迎难而上,不断攻坚克难,时隔16年,于2021年再次成功开展亲体肝移植,9月大的患儿术后恢复良好,重获新生的他如今已准备进入幼儿园学习。
在刘超教授的带领下,医院器官移植科的手术成功率和患者长期生存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9年至今,共开展肝脏移植291例、肾脏移植304例、心脏移植64例、肺脏移植1例。其中2022年肝脏移植、肾脏移植年移植量已分别超过110例,手术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经过四年余的不懈努力,器官移植中心成为广东省第二OPO牵头单位、入选第三届“广东医院最强科室推荐”,先后被纳入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刘超教授团队与出院的肝肾联合移植受者合影
深耕临床研究,推进科研攻关、为建设研究型医院贡献力量
医院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医院”为愿景,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生命健康为中心,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为全面提升移植受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刘超教授带领团队积极推动器官移植相关的临床研究、转化医学研究和基础研究。
在医院器官移植研究中心和精准临床免疫转化创新中心等研究平台的支持下,刘超教授带领团队致力于推进以肿瘤免疫为主要方向的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并在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进行深入探索。同时,刘超教授鼓励团队骨干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注重学科交叉与转化,积极与医院院长宋尔卫院士团队及国内外顶尖器官移植中心的开展交流合作,在新型可降解生物材料胆道支架在劈离式/亲体肝移植中的应用、研发和合成的新型可降解材料(PCT)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原创研究成果。
我院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器官移植科团队合影
经过多年的努力,器官移植中心的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中心拥有全国主委1名、全国候任主委1名、全国副主委11人次、全国常委2名、全国委员16人次、省主委3人次、省候任主委2人次、省副主委25人次、省常委22人次。近年获得国家重大或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17项、青年项目13项,其他项目10余项;省科技厅重大或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6项,其他项目10余项。牵头或参与制定诊疗规范、指南共27 项;承担省级质控中心工作1 个;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十篇。学科先后被纳入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学科影响力覆盖整个华南地区。目前,刘超教授正继续带领器官移植科团队蒸蒸日上,诚心邀请海内外具有临床医学或分子生物学背景的优秀人才加盟团队,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目标迈进。
从重获器官移植资质到临床技术、科学研究齐头并进高质量发展,再到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器官移植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于刘超教授来讲,“传承仁心、点亮生命”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信仰和追求。
责编:黄睿、张阳
初审:林伟吟、刘文琴
审核:欧阳霞
审核发布:古小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