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 | 来自大西北的谢意:我的救命救急之恩,一辈子的深情厚谊!
朋友你好,见字如面
京顺东街8号的故事
一个不起眼的纸条、一句句真情“告白”、一封诉说感谢的信笺,如春风化雨沐心田。那些未曾说出口的话语,化作笔尖流淌的真情,承载着无声的感谢。我们推出【见字如面】栏目,将一封封信件、一句句祝福背后的故事与真心,讲给你听。
见字如面
5月的一天上午,李叔叔和爱人坐在地坛医院门诊楼旁的花园台阶上欣赏景色,和早上的焦急不安相比,此时他们的心情已放松了许多。
这是老两口第一次来到地坛医院,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们挂了地坛医院宋蕊主任的门诊并很快被收入院治疗。发热,肝功能异常,入院发现是胆系感染……在住院的15天中,李叔叔得到了肝病三科医护团队的悉心关照。“15天的精准、精心、精细治疗,把我从迷茫徘徊中唤醒......”为表谢意,李叔叔用满腔真情写就了这封感谢信。下面是患者李叔叔的讲述(节选)。
致地坛医院的一封感谢信
写信人
患者李XX
北京地坛医院及各位领导:
我是来自大西北甘肃兰州的一名退休老干部,5月9日上午九点多,拿着北京其它两家医院检查的报告单,我和夫人来到北京地坛医院,挂上了宋蕊主任的号,宋蕊主任仔细查看了我的检查结果,详细询问了病情过程,关切地说,根据病情看,您现在必须住院检查治疗。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宋蕊主任拿起电话协调病床,安慰我说,床位正在协调,您随时等电话......
我和夫人坐在门诊楼两旁的花园台阶,看着姹紫嫣红的玫瑰竟相开放,发出的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不时在绿树成荫的院子转悠,上午惊慌失措的情绪渐渐稍有缓解。中午十二点左右,接到一个电话,说他是肝病三科的大夫,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后说,明天上午来办理入院手续即可。
第二天,5月10日,夫人陪着我来到北京地坛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不一会儿就到了四楼的肝病三科,前一天中午十二点多给我打电话的庄立伟大夫接诊了我,并很快安排了床位...... 住在肝病三科整洁干净的病床上,环顾四周,病房装饰一新,病区宽敞明亮,严密的工作流程,娴熟的操作步骤,让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
我躺在病床,思绪万千,翻来覆去,感慨万端!
我把病房、病区拍了几张照片发给亲朋好友。
在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15天时间里,主管大夫庄立伟无微不至,不厌其烦地详细查询病情,积极给主任汇报病情,协调做各项检查会诊,仅病房就换了三次;肝病三科的邢卉春主任医师、杨松主任医师、王笑梅主任医师、程丹颖主任医师,对我非常关心,多次查看询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她们早晨查房严阵以待,病房会诊严谨细致,讲解病案一清二楚;其他值班大夫,询查病房,细致入微;赵晓芳护士长率领护士换床单、扫床铺,一视同仁,态度和蔼,亲切感人;各位护士敬业爱岗,技术精湛,扎针一针见血;营养膳食,正时正点,美味可口;病区环境一尘不染,整洁有序!我工作了一辈子,如今退休了,能在北京住上如此雅致舒适的医院,深感欣慰!
在住院的日子里,我才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始建于1946年,历史悠久。我了解到,之前看到新闻里提到的“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悉心呵护”的传奇感人故事也发生在这家医院。我还了解到这家医院,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救治方面,先后承担了非典、甲型H1N1流感、新冠疫情等诊疗救治任务,还在全世界进行支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中国力量、地坛力量。
在住院的日子里,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三科,针对我的病情,积极协调,多次会诊,对症下药,对症治疗,中西医结合科的任婕大夫,仔细询问既往病史,认真细看所有检查结果,给我及时开了对症中药。经过医务人员15天的精准精细精心治疗和护士的悉心护理,我的各项指标基本正常,顺利康复出院。
北京地坛医院让我魂牵梦绕,让我思绪万千!15天的精准、精心、精细治疗,把我从迷茫徘徊中唤醒......
一叶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我深深为北京地坛医院救死扶伤,守护健康的医院使命而感动;为北京地坛医院保护生命,奉献社会的价值观而感染;为北京地坛医院医诚技精,求实创新的医院精神而点赞;为北京地坛医院以人为本,严谨高效,精细精致的管理理念而喝彩;为北京地坛医院求真务实,科学施策,一切为了病人着想的人民情怀而致敬!
北京地坛医院的救命救急之恩,一辈子的深情厚谊!
北京,让我难忘,北京地坛医院更让我感恩一生…
一位来自大西北甘肃的退休老干部
李XX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