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新征程 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四)
踏上新征程
主题征文
奋进新时代、踔厉奋发践初心、笃行不怠向未来
中医科 陈龙
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当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踔厉奋发出自于《柳子厚墓志铭》其意为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笃行不怠出自于《礼记·中庸》其意为忠实地践行而不松懈。由此可见,在渊源的历史长河中,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被很好地传承了下来,尤其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医务人员,虽然才走出象牙塔没几年,但是我对这两句词的理解又有了新的认识。
作为医者,我必须学会面对风险、困难和挑战时,应当迎难而上。
党的二十大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战疫三年,宛如昨日。我工作的医院就是上海抗疫的主战场、主阵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早在2019年岁末我还是一名规培生,在家中吃着团圆饭,在电视媒体上看到全国各地的医护不顾生死支援武汉抗击未知病毒,心中热血澎湃,只恨自己晚生了几年,未能以医者身份加入其中。2021年8月我毕业后,有多家医院向我伸出了橄榄枝,但是我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进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医科工作。因为我始终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这里的医生应该最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践行自己的医者初心。当时,我还是一名抗疫的新兵,但是依然多次主动请缨进入新冠病房工作。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2022年的“大上海保卫战”,期间我连续闭环81天,参与救治重症患者,当看到一批又一批重症患者转危为安,并顺利康复出院,那种身为医者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无法用语言形容。虽然没能陪伴在刚怀孕的妻子身边,甚至那时她也感染了新冠,但是妻子说,我的坚守就是最好的胎教,那一刻我只能含着眼泪通过电话嘘寒问暖和指导用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国家需要我的时候,作为一名上海战疫堡垒的白衣战士,我必须冲在前线,踔厉奋发。
坚持守正创新,坚定发展中医药事业,用医者仁心擦亮中医文化瑰宝。
中医药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又在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独特作用。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就明确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他强调,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在新冠疫情初期,我国传统中医药在救治患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体遣方用药上,我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做到源于经典而不囿于经典,真正做到一人一方、一天一方。针对轻型和普通型患者,根据四诊信息辨证施治,早用益气扶正,促进病灶吸收,中药汤剂三天一方,根据患者情况随证加减;遇到重症病例,早用通腑泄热,截断扭转;面对危重症病例,则多管齐下,随证更方。
日常工作中,我也始终将中医药发展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医院现状,发挥中医药在“平战结合”上的优势。平时,结合中医药特长,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针对疾病的各个阶段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战时,坚持中医药防治扶正气、祛邪气的方法,通过中西医结合应对各类新发突发传染病临床救治,做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临床病例的接诊过程中,我认识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在中医药专家的指导下,我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得到了实践,在不断学习中提升医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例老年男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其病机转变之迅速令人始料未及,在治疗上中西结合辨证论治,经过多次人工肝结合口服中药每日一方,在全国中西医专家共同指导下方令患者康复出院。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古代中医大家数不胜数,留下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经典供后人学习。我辈中医人当笃行不怠,传承岐黄医术,衷中参西,共同参与健康中国战略。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把人生的意义局限在自己舒适的“小确幸”里。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我应当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体现在超越自身利益的地方,把自我梦想的实现体现在国家和时代的梦想中,做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中国人。今后,我将继续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同行,为患者排忧,为中华奋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