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每日毅讯| EHJ:斑块破裂vs斑块侵蚀,谁更危险?

2023-07-05 09:50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本研究提示:ACS患者中有大约1/4存在斑块侵蚀的情况,这些患者往往炎症水平较低,且3个月后炎症指标就可能下降,且2年后的预后较好。

每日毅讯+

38301688512265210  

通过冠脉光学相干呈像技术(OCT)的发展,让我们可以看清冠状动脉内0.1mm的结构,实现了活体组织学的影像检查。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技术,让我们发现急性冠脉综合症(ACS)除了经典的斑块破裂(RFC)模式之外,还有可能是由于斑块侵蚀(IFC)而造成的。那么斑块破裂与斑块侵蚀和炎症水平的关系又如何?在ACS的复发好转等方面能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近期,Eur Heart J杂志发表了一项基于OPTIMAL研究的最新分析,探讨了这一话题。

研究者入选了398名ACS患者,通过急诊OCT评估判断病变性质是斑块破裂(RFC)还是斑块侵蚀(IFC)。其中62%的患者明确存在RFC-ACS,25%的患有存在IFC-ACS。主要终点是心源性死亡、复发性ACS、不稳定心绞痛住院和2年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定义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MACE)。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基线和随访90天后的炎症指标分析。IFC-ACS患者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RFC-ACS患者(14.3% vs. 26.7%,P=0.02)。在368种蛋白质组学分析中,与RFC-ACS患者相比,IFC-ACS患者表现出更低的炎症蛋白质组表达,包括白细胞介素 6(IL-6)和与白细胞介素 1β(IL-1β)反应相关的蛋白质。IFC-ACS后3个月内,循环血浆IL-1β水平从基线显著下降(P<0.001),但在RFC-ACS后保持稳定(P=0.25)。在无MACE事件发生的RFC-ACS患者中,IL-6水平显著下降(P=0.01),但在有MACE的RFC-ACS患者中,IL-6水平持续较高。

73781688512265330

“毅讯点评”

本研究提示:ACS患者中有大约1/4存在斑块侵蚀的情况,这些患者往往炎症水平较低,且3个月后炎症指标就可能下降,且2年后的预后较好。相反,发生斑块破裂的ACS患者往往炎症水平较高,且3个月后炎症指标水平基本保持不变。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些斑块破裂的ACS患者如果炎症水平居高不下,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与死亡的概率可能增高。从这个角度而言,结合目前刚刚上市的Lodoco抗炎新药,对那些OCT明确诊断斑块破裂又合并炎症指标持续高水平的ACS患者,抗炎治疗可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eurheartj/ehad334/7210067?redirectedFrom=fulltext&login=false

本文技术观点不代表CCI观点

8671688512265578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33801688512265673

99691688512265897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扫码关注

87191688512265953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心血管,斑块,破裂,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