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中国成全球药研创新引擎,三家药企闯入研发第一阵营 | 行业报告

2023-07-03 17:35   医药健闻

过去一年,全球研发市场稳中有变,全球药研排名前十的公司虽变化不大,但其研发管线在全球管线总数的占比连续两年回落,相对而言,小型药企表现更为强劲,推动着全球研发市场更上一层楼。

Norstella旗下公司、全球领先的药品、医疗器械、医药公司、临床试验及市场智库Citeline发布了其最新的第31版《2023年医药研发年度回顾》(2023 Pharma R&D Annual Review)。报告通过管线规模、药企研发规模和进展、药品治疗领域及类型等维度的综合评估,深入剖析了2023年全球及亚太地区的医药研发趋势和洞察,并提出对未来全球研发格局的展望。

依据新一年的报告洞察,全球医药研发较过往三年更为稳健,并有望实现可持续增长。聚焦中国,以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石药集团为首的本土药企阵营发展蓬勃,在国际医药研发市场脱颖而出,尽展锋芒。

全球研发稳步增长,抗肿瘤仍是药研重头戏

过去三年,新冠疫情影响下制药行业的动荡逐步平息,全球研发开始步入稳定增长的阶段。据Pharmaprojects® 2023年1月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管线总规模再创新高,全球药品及疫苗数量共计21292个,较去年上涨5.89%。

2001-2023年按年份分列的管线总规模

42601688252764783

相较过往,2023年全球管线构成较往年变化不大,抗肿瘤药物仍是全球药研的重中之重。报告指出,全球在研抗肿瘤药物数量继续呈上升态势,共计8480种,占全球研发药物数量的39.8%,较去年增长9.1%。其中,在新发现的候选药物中,有 40% 以上至少针对一种癌症,这一数字高于前一年的 38.8%,并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神经病学类药物的 13.5%。纵观中国药研市场,中国研发药物所对应的前十项疾病中有9项是肿瘤,抗肿瘤及生物技术疗法仍是最普遍的两大药物研究领域,与全球研发趋势一致。非小细胞肺癌是中国药研领域的头号目标疾病,而乳腺癌则是全球的第一大目标疾病。

报告指出,免疫肿瘤学受全球青睐,相关疗法占全球药物总数的近16%。从制药作用机理角度来看,T-细胞刺激剂、自然杀伤细胞刺激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刺激剂的管线规模均有增长。此外,一些特定的IO技术也已崭露头角,如 CD3 激动剂、PD-L1 拮抗剂与 PD-1 拮抗剂。从靶点角度而言,广为人知的PD-L1已成为所有药物开发中最具靶向性的蛋白质,CD3e分子、 CD19 也进入了靶点排行的前三位。

与全球研发规模稳步增长的趋势一致,2023年全球各研发阶段的管线数量也呈均匀增长态势。

据Pharmaprojects® 2023年1月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I期和II期临床试验管线数量继续保持大幅增长,涨幅分别为10.7%和7.2%, 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管线数量增速回温,增长约9.8%。处于临床前药物研发阶段的管线数量则较去年增速稍有放缓,增长4.3%。

NAS数量一路上扬,亚太药研创新锋芒尽显

在《2023年医药研发年度回顾》的基础上推出的补充报告《2022年上市的新活性物质》, 就全球研发成果上市情况进行深入解读。纵览过往五年,全球推出的NAS(新活性物质,New Active Substance)数量一路上扬,彰显了全球医药创新的蓬勃生机。报告指出,2022 年全球共推出 73 款新药,其中包含 74 种新活性物质,是全球制药史上排名前三的年份。

2001-2021年期间全球每年推出的NAS数量

76811688252764931

报告统计,肿瘤再度成为2022年推出NAS数量最多的阵地,共推出21种,占NAS总数的28.4%。在各国NAS总数占比上,美国一如既往处于领先地位。而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3月,中国NAS数量份额不断增大,共推出16种NAS,占新药数量的21.6%,而中国及日本推出的NAS总量已与美国持平。可以看到,亚太地区正不断彰显出蓬勃的研发创新力,全球的创新力量也正向亚太地区转移。

中国医药研发势头迅猛,恒瑞医药表现亮眼

过去一年,全球研发市场稳中有变,全球药研排名前十的公司虽变化不大,但其研发管线在全球管线总数的占比连续两年回落,相对而言,小型药企表现更为强劲,推动着全球研发市场更上一层楼。

中国医药研发市场是全球平稳市场中的一匹黑马,不仅仍保持着全球第二大药品研发大国的头衔,更有着迅猛的发展势头。据Pharmaprojects® 2023年4月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共有5402条药品管线,比2022年的管线数量上涨23.22%,占全球管线数量的23.6%,远超全球管线5.89%的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在创新候选药研发层面也迎头赶上,在2022年共有1457种候选药物,排名第二。

1997-2023年按年份分列的中国管线规模

78341688252765098

2022和2023年按年份和治疗领域分列的中国管线

9161688252765213

过去几年间,中国药企积极探索多方合作,不断推动创新发展。依据Pharmaprojects®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在全球管线数量前25的名单中,恒瑞医药以及复星医药一如既往榜上有名,石药集团首次进入榜单。过去一年间,恒瑞医药飞速发展,不仅将研发投资增加了19.1%,其管线规模增长也在前25名药企中脱颖而出,让其从2022年的全球16名跃升至13名。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恒瑞医药更是一举推出4个NAS,在全球药研市场里夺得榜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NAS,药企,药物,肿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