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男”言之隐!干细胞重塑男性雄风,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依然坚挺!
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1.5亿男性受到勃起功能障碍 (ED)的困扰。ED和年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抑郁症、肥胖及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
目前其传统治疗手段包括口服药物(如西地那非、阿扑吗啡)、真空勃起装置、性心理或者夫妻疗法、海绵体内注射及手术治疗等。
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有40%由糖尿病引起,30%由血管疾病造成,3%由于前列腺手术造成,其它原因包括药物副作用、外伤、内分泌功能障碍、阴茎血管和海绵体平滑肌的纤维化以及阴茎肿瘤等。
衰老、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缺乏锻炼、吸烟、性腺功能低下、心血管疾病、盆腔神经损伤等因素都可能导致ED。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ED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重塑雄风!干细胞解决“男”言之隐、糖尿病合并男性功能障碍
根据流行病学数据调查显示 20% ~ 30% 的成年男性至少有一种性功能障碍表现,2 型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普遍更高,但它却是一种不被重视、不被认识、不被讨论,且通常不被治疗的糖尿病并发症。
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合并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两大病理生理机制,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具有再生能力的新型疗法对改善神经损伤、促进血管新生具有重要作用。
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受损的海绵体内压/平均动脉压和糖尿病引起的结构性变化。
来源:王遂军,鹿斌.糖尿病合并男性性功能障碍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男科学杂志,2022,36(06):3-6.
海绵体神经损伤后男性功能障碍
海绵体神经损伤(cavernous nerve injury,CNI)常继发于盆腔钝性外伤或会阴部外伤等,也可继发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和直肠癌根治术等盆腔外科手术。
ED是该类手术的主要并发症。
研究表明,神经损伤后勃起功能的恢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绵体神经的再生。而干细胞以其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无限增殖等特点,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神经损伤。
近年来,干细胞疗法已发展为防治CNI后ED的一种潜在选择。2004年,Bochinski D等报道并证实了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受损海绵体神经修复。
来源:王坚,黄嘉豪,石天昊,黄文杰,吕伯东.干细胞治疗海绵体神经损伤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性科学,2021,30(05):1-4.
阴茎硬结症性ED
PD(阴茎硬结症)是一种结缔组织病,表现为阴茎白膜中出现纤维斑块,导致阴茎畸形、弯曲和ED。PD导致的ED发病机制并不清楚,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理论是阴茎的微血管损伤引起的炎症、弹性纤维断裂和纤维蛋白沉积。
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MSC 有抗纤维化的作用,MSC 通过免疫调节发挥作用,从而限制宿主对损伤的反应,防止纤维化的发生。
来源:栾焦晨,张其杰,夏佳东,宋宁宏.干细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华男科学杂志,2021,27(03):256-261.DOI:10.13263/j.cnki.nja.2021.03.011.
老龄性 ED
衰老会引起阴茎血管张力增加、内皮性一氧化氮合酶失活、神经源性一氧化氮合酶减少、阴茎对海绵体神经刺激的勃起反应减弱。此外,衰老还与阴茎胶原纤维增多、平滑肌细胞减少和弹性纤维退行性变有关。因此,改善老龄性 ED 的理想方法是逆转或阻止这些改变。
Song 等已经证实移植注射进阴茎海绵体的MSCs在其微环境的刺激下向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神经细胞分化,通过修复受损的组织改善勃起功能。MSCs 还可以分泌各种有利于修复受损血管、组织的可溶性因子,如 VEGF 等,促进海绵体受损神经组织的修复,同时还能帮助免疫调节,抑制纤维蛋白和凋亡基因表达。
来源:张协武,蒲小勇,刘久敏.基因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性ED的研究进展[J].中国性科学,2019,28(01):36-39.
实证案例
脐带干细胞
Bahk等将1.5×10^7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入7例ED伴有糖尿病患者的阴茎海绵体内,与口服PDE5i结合后病情明显好转,9个月以来监测每日勃起与血糖情况以及药物剂量并评估患者的勃起功能。研究发现,3例参与者在1个月内恢复了晨勃,2例参与者联合PDE5i治疗6个月后,成功达到满意的性生活。所有患者除1例外均有性欲增加的表现。
来源:刘天琦,方建雄,刘豪圣,张振辉,刘久敏,蒲小勇.干细胞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0,35(11):924-928.
胎盘干细胞
在一项针对8例ED患者的临床研究中,Levy等注入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后评估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速度,勃起时阴茎长度,阴茎宽度以及用IIEF-5评估勃起功能,发现收缩期峰值速度显著改善。其中5例患者通过联合使用PDE5i成功恢复勃起功能,其临床疗效值得更广泛的临床试验研究。
来源:刘天琦,方建雄,刘豪圣,张振辉,刘久敏,蒲小勇.干细胞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0,35(11):924-928.
最后,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免责声明:科普细胞者内容团队专注分享全球生物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科普细胞者立场,亦不代表科普细胞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部分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