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张证,意味着什么?
MedRobot
2023年6月29日,官网发出《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发布“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其中,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共559台。与“十三五”相比,数量显著提升。
配置证,对于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至关重要;这个数据,行业万众期待。
559,意味着什么?
1. 管理层是非常英明的,看到了产业界的新格局,看到了临床对机器人的期待,适当的增加了配置证数量。
虽然卫健委不分管产业,但是当今这个时代,医疗质量与科技确实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人民群众的幸福怎么来?既要负担得起,也要能用得上好东西,二者缺一不可。
这些技术背后,绝不是赚多少钱,医疗器械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而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真的是比传统方式好。并且,机器人这样的高科技产品在医疗服务体系的进一步普及,能够使得我国医生掌握的工具和科技,跟美国缩小差距。
我国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手艺活一直特别好,但是未来一定是靠科技,不是靠手不是靠手。
外科的进步,是全球化的。如果我们慢了,别人就更快了。
2.这些证,会被谁拿走?谁家的份额最大?
无论是谁家分到多少,设备都是一场一场会议推广、一台一台装机入院,培训、售后服务、积累病例、探索术式……
资本圈想快速预测结果,但产业界的玩家是跑好多个马拉松。只有机器人好用了,只有用得多了,才能真的普及,才能真的降价,才能更加好用。中国最聪明的公务员群体,才会真的放开配置证。
配置证放开,就能看到真正的市场。
在没有放开前,谁家份额最大?又好用又“安全”的——还是达芬奇。
国产几家分走多少?不好说。我们也不适合公开讨论。
前期,品牌优势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
但是口碑这东西,相信一两年内会产生影响。毕竟医生圈子不大。熟悉机器人的医生,上手试试就心里有谱。而决策者,在这么贵的设备采购面前,肯定是希望稳妥一些。
3. 会开始价格战么?
已经开始了(读者请自行搜索中标数据;我们不大敢发)。
未来激烈程度不确定。但看看别的领域,价格战很常见。而且现在手术机器人领域没有行业联盟,各家竞争大于合作。
不过纯国产厂商如果用降价方式,大概率也换不了市场。
谁最有能力降价?还是达芬奇。
我们经常写他家——这全球装机量,哪家国产能有更低的成本呢?
如果我们纯正国产的量上不去,经验积累不起来;
达芬奇仍然是最大的获利者。
这种情况下,配置证反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好方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发布“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6-29来源: 财务司
国卫财务发〔2023〕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等规定,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我委研究制定了“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现予发布。
一、总体目标
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和资源调控作用,进一步推动形成区域布局更加合理、装备结构更加科学、配置数量与健康需求更加匹配、配置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更加适应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管理体系,促进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提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就医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服务能力相适应,充分考虑高质量发展要求,支持医疗机构科学合理配置大型医用设备,推动高端医疗设备在高水平医院合理使用。支持社会办医健康有序发展。
(二)均衡布局、扩容下沉。聚焦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缩小区域之间资源配置和服务能力差异,科学规划配置数量,优化完善配置标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优化区域均衡布局。
(三)安全审慎、控制费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对操作和维护技术复杂、应用风险大、投入运行成本和诊疗费用高的设备,严格把握配置标准、合理控制规划数量。
三、规划内容
“十四五”期间,全国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3645台,其中:甲类117台,乙类3528台。具体规划数量详见附件1,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准入标准及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标准指引详见附件2、3。
四、有关要求
(一)科学实施规划。严格执行规划数量布局,科学把握配置标准,与上轮规划做好衔接,按年度有序、有效实施。为社会办医配置预留合理空间。
(二)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行政许可程序,严格评审要求,规范审批行为,维护公开公平公正,依法依规开展许可工作。
(三)加强监督管理。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指导和督促医疗机构科学、规范配置和使用大型医用设备,提高质量和效率。
(四)开展监测评估。强化本地区规划执行监测评估,定期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全面报告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
附件:
1.“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数
2.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准入标准
3.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标准指引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3年6月21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