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前沿·AHA摘要|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药物阿卡替尼与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事件
iCardioOncology
▼
01、前言
阿卡替尼是第二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疗效显著。第二代BTKi相关室性心律失常(VAs)已有报道。然而,阿卡替尼与VAs在长期随访中是否存在相关性尚不清楚。
02、方法
连续性纳入290例自2014年至2020年接受阿卡替尼治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评估VAs发病率。主要终点事件为室性心律失常(室性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和存在临床症状的室性早搏)。采用概率评分确定阿卡替尼的相关性。以治疗时间为函数计算发病率。采用相对危险度比较患者的加权平均发病率与一般人群发病率。评估阿卡替尼相关VAs的绝对超额危险度(AER)。
03、结果
1063人年的随访中,8例患者出现VAs,其中无冠状动脉疾病或心衰者6例,猝死1例;不良事件中位时间为14.9个月。如图所示,既往未使用依鲁替尼、无冠心病或心衰的患者中,加权平均发病率为394/10万人年,而依鲁替尼相关VAs的发病率为596/10万人年(RR 0.66, P<0.01),未接受BTKi 治疗人群的发病率为48.1/10万人年(RR 8.2, P<0.001; AER 346)。除年龄外,VAs的发生与心脏或心电图变量无关。
图:接受阿卡替尼治疗患者与接受依鲁替尼治疗患者和未接受BTKi治疗人群的室性心律失常(VAs)粗发病率(A)和累积发病率(B)的比较。*既往无依鲁替尼使用史或无结构性心脏病者。**假设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线性。
04、结论
阿卡替尼与VAs发病风险的增加相关。以上数据表明VAs可能是BTKi治疗的类效应。
图文排版:三度医学 Wally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三度医学"立场无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