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ICU谵妄早期预测模型构建及基于肠道微生态的谵妄机制初步研究|护理博士论文速览
摘要
目的
构建适合心脏外科ICU谵妄的早期预测模型,同时结合患者肠道微生态特征初步探索心脏外科ICU谵妄发生机制。
方法
1.谵妄早期预测E-PRE-DELIRIC模型的验证研究:选取浙江省某三甲教学医院心脏外科ICU病房2018年住院患者,谵妄评估采用ICU患者意识模糊评估法,提取模型相关预测因子计算分值后进行模型外部验证与评价。
2.心脏外科ICU谵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纳入心脏外科ICU病房2019年1-9月的住院患者,使用Logistic回归在模型构建组基本信息与围手术期信息中筛选预测因子,使用诺方图构建心脏外科ICU谵妄早期预测模型并在验证组中验证。
3.心脏外科ICU谵妄患者肠道屏障特征:纳入谵妄患者35例,采用年龄范围、性别、手术方式、术后天数配比对照组患者35例,于术后同期采集静脉血标本并检测二胺氧化酶、D-乳酸、内毒素水平,比较肠道屏障指标的组间差异及与谵妄风险预测因素的相关性。
4.心脏外科ICU谵妄患者肠道菌群特征:纳入谵妄患者30例并配比对照组患者30例,于术后同期收集粪便标本经16s r RNA测序分析比较患者肠道菌群构成,筛选菌群标记物,基于谵妄预测风险、肠道菌群及肠道屏障构建预测模型。
结果
1.在纳入的725例患者中120位患者(16.6%)发生ICU谵妄。E-PRE-DELIRIC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538(95%CI 0.483-0.593),准确-召回曲线下面积为0.175(95%CI 0.121-0.201)。模型预测谵妄与观测谵妄间存在显著差异(x~2=17.326,P=0.027),存在谵妄高估风险。
2.纳入的595例患者随机分为模型构建组396人与验证组199人。模型包含年龄、饮酒、认知功能受损、术前房颤、手术时长及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共6个预测因子,特异度为0.776,灵敏度为0.711,在构建组与验证组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95%CI 0.782-0.884)与0.786(95%CI 0.703-0.869)。模型预测谵妄与观测谵妄间无显著差异(x~2=7.848,P=0.448),模型表现优于E-PRE-DELIRIC模型(P<0.001)。
3.肠道屏障标记物D-乳酸异常存在组间差异(x~2=6.293,P=0.012)。手术时间增长及饮酒伴随D-乳酸水平增高。Logistic回归显示D-乳酸水平(OR=1.150,95%CI1.075-1.355)及D-乳酸异常(OR=3.120,95%CI 1.091-6.769)与谵妄发生相关。
4.谵妄组患者肠道菌群α多样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β多样性仅见差异趋势(P=0.06)。谵妄组特征菌群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与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谵妄组梭菌纲(Clostridia)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14.5%vs 19.9%,P<0.05),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44.5%vs 32.2%,P<0.05)。谵妄早期预测风险与肠道屏障相关,肠道菌群可中介谵妄风险对肠道屏障的影响。
结论
1.E-PRE-DELIRIC模型在心脏外科ICU中验证效果不理想。结合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指标构建ICU谵妄早期预测模型,可在术后早期有效预测谵妄发生。
2.心脏外科ICU谵妄患者存在一定的肠道菌群紊乱及肠道屏障受损,谵妄发生风险较高的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风险较高。
参考文献:
高雯. 心脏外科ICU谵妄早期预测模型构建及基于肠道微生态的谵妄机制初步研究[D]. 浙江:浙江大学,2021.
THE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