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美团王慧文抑郁症住院,一亿抑郁患者将由脑谱图定位精准TMS治愈?

2023-06-29 15:07   医芯资本

抑郁症的治疗应遵循全病程治疗、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关注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恢复的原则。

2023抑郁症治疗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抑郁症住院,疫情三年封闭及疫情后经济不太景气,就业压力骤增,抑郁的人又多起来了。专家说中国有一亿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治疗方式目前有药物、心理、物理三种,医芯君比较看好物理治疗特别是其中的基于脑谱图分析的精准TMS经颅磁刺激治疗这种无创的方式,一起来探讨下!

一、美团王慧文抑郁症住院

38971687995911864

1、美团创始团队成员确认王慧文住院

王慧文密友,前美团高管、美团创始团队之一的赖斌强表示,此时他正陪王慧文在医院。

18181687995911974

6月25日,源自光年之外内部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也是光年之外联合创始人王慧文近期遭遇个人健康问题,经诊断后目前已离岗就医。前述人士进一步透露称,王慧文5月中出现一些健康问题,疑现抑郁类症状,五月下旬,甚至他本人也开始意识到自己「有些不对」,而最终被医学确诊为抑郁症,开始入院治疗,应该是近期的事情。从入院这一细节推测,王慧文的病情可能并非一般抑郁情绪或抑郁症状,显然需要经历一个严谨治疗过程,所以估计短期内确实无法返回工作岗位。

2、创业者焦虑导致抑郁症

创业者群体中,经历过抑郁症的不在少数,甚至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搜狐创始人张朝阳、真格徐小平等,都曾在媒体上自曝创业期间得过抑郁症。资金链断裂、融资不顺时刻都在困扰着创业者。对创业群体来讲,患抑郁症的比例更已夸张的达到90%以上,在一二线城市尤其严重,其中不乏跳楼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3、医疗创始人尤其要注意

今年的医疗领域创始人特别是biotech实在是有点难,融资行情不太好,交易周期拉长,管线进展也有不达预期的,团队也有开始变动的,各种烦心事不断,要防止创始人抑郁症发生。

二、越来越高发的抑郁症及诊断

1、抑郁症广泛流行

中科院院士、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家陆林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指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已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患者和数以亿计的失眠患者。

在新冠疫情之前,抑郁障碍就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中度或重度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健康疾患,也是全球主要的致残原因。如今,抑郁症已跃居成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健康杀手。2017年,中国的抑郁症患者约5400万人,患病率为3990.5/10万人(约4%),而如今,中国有超过9500万抑郁症患者,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在7%左右。陆林指出:抑郁症的治疗效果非常可观,但公众的认知度却远远不足,这导致大量的患者正在延误病情。

2、抑郁症定义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对于抑郁症进行了定义,已经更新到第五版,DSM-Ⅲ则抛弃了这种内省式的表达,只明确要求测量至少两周内的症状组合,8个主要的症状组分别为食欲,睡眠,精神活动,性欲缺乏,疲劳,自罪感,认知损伤和自杀倾向。现行的DSM是2013年颁布的DSM-5,这体现了另一个定义难题:抑郁症是否应当遵循相称的标准,即情绪必须与生活状况不符,强调抑郁是一种人格特质或无明显诱因的疾病。

抑郁症是生理疾病,这是有多方数据支撑的,包括抗抑郁药物的良好效果;抑郁症的诊断中包含的躯体症状;重度抑郁症患者大脑结构和神经递质的变化的临床研究等。但即便如此,单一强调抑郁症的 “生物性” 仍然有失偏颇:抑郁症药物并非总是有效;实验观察到的生理结构变化并不适用于临床抑郁症的诊断等。

因此,抑郁症的生物理论与心理理论是互补的,而非互斥。“生理病变” 也并非疾病定义的必要条件。当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痛苦程度以及社会功能的受损水平达到某个约定阈值的时候,患者的问题就应当引起临床的关注。

3、抑郁症诊断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只有符合资质的执业精神科医师,在符合资质的医疗机构内,才能进行精神障碍的诊断。

首先,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表现,听患者和家属讲述症状,心里就有了大致的想法。医生还可能让患者做一些专业量表,通过患者的答案寻找更多隐藏的症状。有的医生让患者做脑部相关的检查,精神科医生会让患者去做CT、B超、激素水平等检查项目。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1、以情绪低落为基本症状

2、应有下列症状中的至少4项

(1)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下降或缺乏。

(2)精力明显减退,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的疲乏感。

(3)精神运动型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甚至出现罪恶妄想。

(5)思维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6)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明显减退。

3、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有以下情况之一)

(1)社会功能受损。

(2)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4、病程标准

症状至少持续2周

5.排除标准

(1)应排除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和精神活性物质所导致的抑郁。

(2)抑郁症患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但应注意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三、抑郁症的治疗

抑郁症的治疗应遵循全病程治疗、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关注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恢复的原则。

1、药物治疗

治疗抑郁症的药称为抗抑郁药,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包括百忧解(氟西汀)、帕罗西汀(帕罗西汀)、左洛复(舍曲林)和兰释(氟伏沙明)。SSRIs可以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的含量,5-羟色胺的增加有助于缓解抑郁症。内科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开的药一般是安全有效的,但要记住SSRI药物不能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时使用。

SSRI抗抑郁药物比其他抗抑郁药副作用小,但服用SSRI类抗抑郁药也会引起如恶心、腹泻、情绪激动、失眠多梦、头痛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大多在治疗3到4周后消失。很多人服用SSRI后会出现性功能障碍:如性欲减退,性高潮延迟或无法达到性高潮。SSRIs类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为5-羟色胺综合征,但非常罕见,主要表现为高烧,抽搐,心律紊乱。连续服用SSRI药物一年以上常见的副作用有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和体重增加。

治疗抑郁症需要时间和耐心。美国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STAR* D发现,抗抑郁药需要6-8周才能起效,但不是所有的人对第一种抗抑郁药都有效,抑郁症患者通常需要更换2-3种药物才能最后起效。STAR* D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用第一个SSRI治疗无效,换用另外一种后有四分之一的人会好转。如果在现有的药物基础上再加一个其他的抗抑郁剂可以使三分之一的人好转。如果换的第二个药物为不同类型的药物,如服SSRI的患者改用安非他酮,或在用SSRI的基础上加一个加强SSRI药理作用的药物,如如丁螺环酮,疗效会更好。另外,文拉法辛缓释剂和米氮平联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有效率为10%。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改变对自身及外部世界的消极观念,以此来缓解抑郁症状。)、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可改善患者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适应功能,提高患者家庭和婚姻生活的满意度,从而能减轻或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调动患者的积极性,纠正其不良人格,提高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处理应激的能力,促进康复,预防复发。)、正念运动训练(剧烈的有氧运动,可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增进食欲、睡眠。同时,运动还能使大脑中与抑郁症相关的化学物质失衡向正常转化。)等心理治疗技术(如针灸、音乐疗法。另外,多食富含维生素及泛酸等食物也可起到辅助抗抑郁作用。)都可以改善抑郁症状。

心理治疗的形式包括个体治疗、团体治疗、家庭或夫妻治疗等。有私人从业者开展的心理咨询,也有专业卫生机构实施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

3、物理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

2021 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报告了 rTMS 与假治疗对成人 TRD 的有效性。尽管 TMS 方式多种多样,但作者得出结论认为 rTMS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他们还得出结论,不同的 rTMS 模式在有效性上没有差异。rTMS 的效果似乎可以持续 1 年,荟萃分析表明,在最初有反应的人群中,46.3% 的被试1年后有持续反应。

经颅直流电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涉及通过阳极和阴极向头皮施加微弱电流。一项荟萃分析表明,tDCS 在反应和缓解方面明显优于假治疗。

深部脑刺激

深部脑刺激(DBS)是一种神经外科干预,经评估可用于严重的TRD。许多没有随机化的小型临床试验的综合表明有潜在的好处,但这与刺激目标无关。尽管有系统评价的证据,但一项以假治疗为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未能发现 DBS 可以减轻抑郁症,特别是针对腹侧囊和腹侧纹状体。

此外,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深部脑刺激(DBS)、磁抽搐治疗(MST)等物理治疗技术也逐渐开展。

四、经颅磁刺激TMS及精准定位导航技术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被证明对抑郁症具有确切疗效,能够缓解焦虑及抑郁症状,并改善认知功能,推荐其联合抗抑郁药为一线治疗。

TMS是利用强电流通过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透过颅骨在皮质表面形成感应电流达到刺激脑组织的一种非侵入性无痛、无创、无损的神经调控技术,TMS电容器内的电荷迅速释放时,放置在头部上方的线圈中通入脉冲电流,进而在线圈周围产生脉冲磁场,磁力线以较小的阻力无创伤地穿透皮肤、颅骨到大脑神经,在颅内产生可传导的感应电流,改变局部电位、细胞膜电位、产生可传导的动作电位,从而干扰和调控神经功能、检测、治疗神经功能障碍。

1、影响tms治疗效果的因素

经颅磁刺激目前在临床治疗神经疾病领域广泛应用,深受临床医师的认可。它具有不同的刺激频率,高频是兴奋的作用,低频是抑制的作用,适用于对抗抑郁症之类的神经系统疾病。高频率、高强度rTMS,可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总和,导致刺激部位神经兴奋,低频刺激的作用则相反,通过双向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之间的平衡来治疗疾病。对rTMS 刺激的局部神经通过神经网络之间的联系和互相作用对多部位功能产生影响;对于不同病人的大脑功能状况,需用不同的强度、频率、刺激部位、线圈方向来调整,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显示,影响TMS疗效的主要因素包括刺激参数、线圈类型及定位、大脑皮层靶点的选择和初始状态等。其中定位受人为影响较大。临床及科研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都会首先对治疗点位进行精准定位,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48611687995912382

大脑皮质各区功能不同,不同部位病变或损伤可导致不同的症状。因此刺激的部位不同产生的效应也不同,针对不同病情采用的TMS治疗方案也不同。靶点选定后,如何精准定位到靶点,这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研究显示,刺激部位与靶点的距离偏离5mm,就会出现无效刺激。

2、TMS的发展及推广

1.0时代:粗放式的分区,医生护士(大部分情况下护士操作)用于康复的治疗。早期阶段就是一个线圈加一个高压控制主机,设备比较简单。

20041687995912548

1.0手动版本主要应用在神经康复中,所以康复科几乎都配备经颅磁刺激;在卒中后的康复,无论是肢体降低肌张力还是语言康复方面,经颅磁刺激的应用都非常的广泛。康复科刺激基本上是大概的范围,而且刺激的参数相对固定,刺激靶点要求又不高等,在这种情况下,一名技师很可能就可以操控,但这也制约了经颅磁刺激治疗在其他科室的应用。

2.0时代:医生通过手动配准定位,结合机械臂及定位导航,来匹配相应的脑区进行定位,需要医生的经验,配准的时间也比较长。而这个治疗期间病人的头是固定住的,不能动弹,依存性相对差,同时不同疾病的治疗靶点需要医生的经验,学习曲线较长。这个部分主要的问题是没有脑影像和脑图谱分析。

但导航定位的加入,也确实提升了一部分精准性,拓展了TMS的在其他科室的应用,比如神经科。而神经科确实应用经颅磁刺激比较晚,也相对应用比较少,主要原因是它的复杂性,神经科的疾病要求定位、刺激更准确。在神经科,一个人根本无法独立完成这些工作,特别是癫痫,定位都定不准更无法谈治疗了,一个人怎么去定位,他必须有一个团队,单一个人在这种工作的价值就下降了。所以神经科的疾病对刺激靶点的部位精准性要求远远高于精神科和康复科,故有的患者可能疗效不好,医生也坚持不下来,不再开展了。

经颅磁刺激首先需要一个好的团队,有不同的角色,刺激技师只是其中一个完成者,前面在准备阶段的方案设计很重要,所谓刺激的靶点,刺激的参数等,不同的疾病组建不同的团队,以癫痫为例,这个团队必须有脑电图分析人员作,有熟悉脑影像医生,包括核磁、PET等,甚至能够进行多模态融合医生,如果团队建不好,仅买几台设备,可能从事不了这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特别是网络疾病,包括癫痫、帕金森等。

基于神经网络连通性的靶向治疗方法在TMS治疗抑郁症中的潜在价值已经被证实,但由于治疗过程非常复杂,难以确定最佳刺激靶点和线圈位置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此外,除了抑郁症以外,对其他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尚未达到共识。研究精准TMS调控策略可能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可行方案。

现有的TMS调控方案研究主要通过设计TMS线圈的几何模型,改进导航系统,优化线圈位置,以及提供新的刺激大脑靶点。然而,对于TMS的网络机制和刺激靶点的精确定位这两个最重要的问题的研究还没有深入的讨论。未来精准的神经调控策略需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在哪里调控,如何调控,以及什么时候调控,如图3所示。在哪里调控需要确定调控靶区和线圈定位位置,如何调控需要持续并准确定位线圈,而什么时候调控就需要考虑个体间和个体内的脑活动动态变化,确定准确的刺激模式。

11641687995912932

3、TMS的全新时代

3.0时代:经颅磁刺激3.0时代主要体现在个体化影像数据分析、电磁剂量量化、导航仪自动匹配三部分精准提升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

个体化影像数据分析主要是指通过医学影像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和脑网络算法实现个体化脑功能分析及生物标记物的寻找。这部分针对不同的个体数据、不同的适应症的情况形成三维靶点的空间坐标。

电磁剂量量化是指通过神经活动监测和电磁剂量分析技术,计算治疗过程中个体接受的刺激剂量,用量化来优化方案中的治疗参数并验证最终治疗效果。这部分包括线圈的电磁仿真模拟确定线圈的焦点位置,同时精准控制刺激剂量、频率等。

机械臂及个体化面具导航,可以自动根据三维靶点坐标、面具位置、线圈焦点位置,三者结合起来实现自动匹配,节约配准时间,同时若患者治疗过程中有移动,机械臂实时调整位置,不用固定,增加依存性。

这三块对于硬件设计、软件交互、AI算法的要求极高,通过大量的病人大数据的训练,这套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会不断优化迭代提升,构筑的壁垒会越来越高。

通过这三块的精准定位和治疗可以实现全自动治疗,一套设备可以替代一整个团队,因为这套设备背后其实是自带了不同适应症的数字治疗方案,这套方案其实是需要一个团队四到五名不同角色的医生和护士一起完成,这其实是一套专家治疗方案,这种治疗方案在国外其实是可以申请专利,并单独收费进行治疗。所以这套设备系统性解决了问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目前国外的产品是通过三套设备:脑影像分析、导航定位设备、TMS线圈,结合医生经验实现整体治疗功能,设备定价也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而国内有公司已经研发成功通过达到一套设备实现自动化3.0的精准治疗功能,该公司已经与医芯资本达成深度合作,欢迎关注此领域的投资机构、政府园区和经销商联系洽谈合作,感兴趣的可以直接在公众号后台留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抑郁症,TMS,脑谱,药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