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院一医生被判刑
来源: 江淮医学
这是去年发生的事,今年再次被人提及,还是引发了很大的舆论!这也再次警醒医院,要加强对职工的监管,严格落实患者隐私保护制度和措施;同时,也希望各位理性吃瓜,不要一杆子打死一群人将个人行为上升到整个行业。
前段时间,一则#大量女患者赤身就诊过程被偷拍上传#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
据一网友爆料,山东某医院心电图室医务人员偷拍女患者赤身就医的视频,并将其上传网络,以此获利。
据了解,这些视频拍摄于2022年,超过50名女性受害,视频内容多达5G,流传于电报群中。
这件事被相关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众人呼吁要严惩拍摄视频的医生,以免后续会有人效仿。
有网友表示,根据视频相关材料判断,涉事医院很有可能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舆论一发不可收拾。
6月14日,齐鲁医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网友爆料属实,不过这事是2022年发生的,涉事医生已经被判刑。去年事发后,当地警方第一时间介入,医院就将此事移交给了警方。
事情到此告一段落。但小编想说,虽然当事医生已经被判刑,可这起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和伤害却无法用简单的道歉和个别处罚来弥补。
因为患者应该获得隐私保护,而不是被人公之于众,遭受侵犯和剥夺。
虽然医院在收集、使用和保存病人信息方面应有严格的规定和措施,但实际操作中不少医务人员存在泄露隐私的行为。
在这里,真的希望医院能够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监管,将严格保护患者隐私落实到位。因为,想要有一个风气好的医疗环境,是无法靠员工自我约束,自我道德要求来实现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是没有规矩的约束,人一旦有了相应的权利,那些深藏在心里的恶魔就会被唤醒,导致人的理智逐渐被欲望的支配,慢慢的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得理直气壮,顺理成章。这时,道德会被抛置于脑后!
话题回到原文。
从医院的回答,我们可以得知这件事去年已经解决了,但为何今年再次被人提及?
有网友表示:
旧闻重提,这样的事情无异于再次挑拨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矛盾。其次,嫌疑人是男性,受害者是女性,还能借此机会炒作一次男女对立。一件事挑拨多个群里矛盾,可谓是一石多鸟,好心机!
简单说两句吧:
1、人生最难受的就是后悔,因为没有后悔药。
人生最难受的就是后悔,因为没有后悔药。这是生命当中最最残酷的事,只可惜大多数人都意识不到。人们总是觉得我可以随便选择,错了没关系,将来可以重来,但没有人能够意识到,其实没有办法重来,任何一件事,都没有办法重来。
人生没有如果,命运没有假设,不要胡作非为,要谨小慎微。都想马不吃夜草不肥的站着把钱挣了,但做着做着,更大的拳头,就让你跪下了。这是个因果报应的世界。
2、你最终得到什么,不在于你选择了做什么,而在于你放弃了做什么。
看待事情,观察事物,不能只看到好的一方面,也要看到负面的。相应的代价,具体是什么,往往不会立马浮现,但是自己要清楚,代价一定是存在的。你最终得到什么,不在于你选择了做什么,而在于你放弃了做什么。
沧海桑田,波澜壮阔。很多人吃不了生活的苦,更想走一条“成功”的捷径。然而,在捷径的尽头,很可能是无尽的深渊!
3、人谨慎一天很容易,人谨慎一辈子很难。
天底下没有比改变自己的命运更难也更容易的操作,也没有比不被改变命运更简单的操作。所以人内心深处隐秘角落的算法一定偏向赌场,赌场要每几代人才被洗牌一次,赌徒天天都在被洗牌。所以你看到了,像司马懿一样谋求不败是很容易的,像诸葛亮一样试图突破对方的防线,是巨难无比的。可是巨难无比的事情未见得不会发生,因为有时候,对方会自己败。这个道理很简单,人谨慎一天很容易,人谨慎一辈子很难。尤其是身处某种职业权利优势的人。
每一名医护人员,实际上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了,也不是代表哪一个医院或某一个地方,而是事关整体医务人员队伍的形象,每每出现医务人员负面信息时,随之而来的便是对整个医疗卫生行业队伍的否定和批评,某一个人惹下的祸,最后却要让所有的医务人员来承担。这对于那些正在努力改善医患关系,默默奉献的万千医务人员工作人员来讲,何尝不是一种伤害。
身在公门好修行。治病救人就是修行。所以,身在公门要好好修行。各位同行,有些事能做,有些事无论如何也不能去碰。
否则,塔西佗陷阱效应一旦显现,不管真假,都很难扭转。是张麻子还是张牧之,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为什么不愿意相信一个土匪的名字叫牧之,人们为什么愿意相信他叫张麻子,并且愿意相信他脸上应该他妈长着麻子。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