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救治|脊髓电刺激技术为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带来福音
来源自:话匣子
日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疼痛科医生像往常一样拨打了一通患者随访电话,电话另一头,对方激动地表示:“自从出院后,之前的顽固性带状疱疹神经痛再也没有复发过,仿佛重生了一样!
据透露,该患者是一位38岁男性,右大腿及小腿剧烈疼痛20天后专程从辽宁专程来到公卫中心求医。在入驻疼痛科后,医生发现男子的右臀部、右大腿内侧、右小腿内侧出现呈簇状水泡,伴有阵发性放电样剧烈疼痛。外院诊断为带状疱疹,经抗病毒及营养神经治疗后,疱疹区域结痂形成皮疹,皮损处皮肤感觉过敏,患者描述疼痛就像刀割样痛,同时有痉挛牵扯痛、触痛、撕裂痛、热辣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10分(0分不痛、10分最痛)。每天爆发痛发作频率最高18次,疼痛时间最高达8分钟,右下肢活动时疼痛明显加重,行走困难,难忍的疼痛已经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患者非常痛苦。
带状疱疹俗称“蛇串疮”“缠腰龙”“缠腰火丹”,后遗症主要是神经痛。据多数患者描述,疼痛发作时像刀割、火烧、针刺、鞭子抽一样,甚至部分患者觉得此类神经痛比癌痛更痛苦,所以带状疱疹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而且,这种疼痛可能会持续存在,长期的疼痛会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情况。
对于这种类型疼痛,公卫中心疼痛科有着丰富的成功治疗的经验,针对这位患者的病情,疼痛科主任石国栋给出药物+脊髓电刺激镇痛术的综合治疗方案。
脊髓电刺激镇痛技术是目前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复杂性区域疼痛,术后慢性疼痛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该项技术,不使用药物、不破坏神经,被称为“绿色疗法”。通过在椎管内硬膜外腔植入一个小电极片,通过脉冲电刺激脊髓背侧特定的节段,将痛觉以一种可以忍受的酥麻感替代,从而阻断痛觉上传到大脑,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它不破坏人体的组织结构,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并且它有灵活多变的调节模式,可随患者疼痛的变化在体外不断调节,使疼痛能获得长期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不久前,经过充分沟通和准备后,疼痛科对该患者实施手术。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在C臂机透视下将脊髓电刺激电极片放置在T8-T12椎管中央偏右侧,经参数调试,患者感觉右下肢疼痛消失,手术非常顺利。
术后在抗病毒及营养神经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症状及时调整脊髓电刺激参数,已经可以将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控制在3分以内。
在术后连续治疗10日,患者神经疼痛未再发作。半个月时间后,医生关闭脊髓电刺激工作模式,经过48小时观察,患者疼痛未再出现,于是决定拔除脊髓电刺激植入电极片,这标志了此次脊髓电刺激技术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获得成功。
为了缓解广大患者疼痛,疼痛科的治疗武器当除了脊髓电刺激镇痛技术外,还有冲击波治疗、各类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神经阻滞治疗技术、微创手术等。当前,疼痛科已经形成以药物为辅,微创介入手术、微创手术和快速康复技术为主的规范化综合诊疗技术,并根据患者的病因和病情程度,制定科学规范的“一站式”阶梯式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