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11部门联合发文,决战血吸虫病!

2023-06-28 10:09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加强重点环境风险警示。针对流行区学生、休闲垂钓人员、水上作业和重大工程外来施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广泛开展血防知识的健康教育。

6月25日,国家疾控局等11部门联合发布《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2023—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指出,经过不懈努力,我国血防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全国实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截至2022年,全国75%的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达到了消除标准。但与此同时,我国当前血防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仍有109个流行县(市、区)尚未达到消除标准。

《行动方案》共分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行动目标、防治策略、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效果评估六个部分的内容。

消除血吸虫“三步走”

《行动方案》明确消除血吸虫工作总体目标:实现全国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全部达到消除标准,建立健全敏感、有效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持续稳固血吸虫病消除状态。

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行动方案》提出了三个分阶段目标:

攻坚期(2023—2025年):到2025年,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其中85%的县(市、区)达到消除标准。

冲刺期(2026—2028年):到2028年,力争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达到消除标准。

巩固期(2029—2030年):到2030年,巩固消除成果,完成消除血吸虫病考核验收,维持稳固血吸虫病消除状态。

“六大行动”立足基层

在“重点任务”部分,《行动方案》提出传染源控制行动、综合控制钉螺行动、病人救治管理行动、监测预警响应行动、健康教育促进行动、专业能力提升行动等消除血吸虫病“六大行动”。《健康县域传播平台》整理发现,其中多项工作与县域医疗机构息息相关。

传染源控制行动

加强人群传染源查治。开展人群血吸虫病筛查,重点加强野外作业、水上作业人员等高危人群的筛查,及时规范治疗血吸虫病病人。到2028年人群血检阳性者粪检受检率达到95%及以上,到2030年持续改善。

病人救治管理行动

1、晚期血吸虫病病人救治随访。完善晚期血吸虫病健康档案建设,规范个案管理,加强病人随访。按照有关技术方案,规范开展晚期血吸虫病病人治疗。对符合救治条件的病人,到2028年晚期血吸虫病病人救治率达到95%及以上,到2030年持续改善。

2、血吸虫病病例管理。对发现的血吸虫病病例,实施“1-7-2”工作模式,规范病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做好病例“乙类乙管”、疫点“动态清零”。按照“一人一档”建立个人档案,开展复诊复治、病例随访等精准化管理措施。到2028年血吸虫病病人随访率达到95%及以上,到2030年持续改善。

3、既往感染者管理。开展既往血吸虫感染者调查,建立个案信息库,做好随访和干预,改善服务对象健康状况,延缓和阻止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病理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监测预警响应行动

流行因素监测。开展人群、家畜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及螺情监测,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流行因素的变化情况。强化医疗机构对血吸虫病的诊疗意识和能力,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提高病人的检出率。到2028年监测任务完成率达到100%,到2030年巩固维持。

健康教育促进行动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加强重点环境风险警示。针对流行区学生、休闲垂钓人员、水上作业和重大工程外来施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广泛开展血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将血防知识教育纳入学校、社区健康教育内容,普及防治知识,增强学生和重点人群防病意识和技能。到2028年重点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达到95%,到2030年持续改善。

扫描二维码

阅读《行动方案》原文

78791687906917359

责任编辑:杨宇轩

审核:王军

1338168790691763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血吸虫病,传染源,防治策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十大人气案例榜单揭晓!
    打开APP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 投票通道开启了!
    打开APP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