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达本胺是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HDACi,有多重抗肿瘤机制,在淋巴瘤领域中已有多种联合方案的应用探索,为临床提供了有力武器。
2023年6月13日至17日,第17届国际恶性淋巴瘤会议(17-ICML)在瑞士卢加诺盛大举行,世界各地淋巴瘤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最新研究、探讨临床难题,推动全球淋巴瘤的研究和发展。
口服选择性HDACi西达本胺通过调节染色质中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等相关生物学行为,是非常有前景的抗癌药物。本次ICML会议公布了西达本胺在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治疗领域的4项中国专家临床研究成果,将为临床医生及患者带来更多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0117-ICML
Newly Diagnosed 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 Cell Lymphoma (ENKTL) Treated by Anti-PD-1 Antibody plus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Followed by P-GemOx Regimen
汇报人:黄慧强教授团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摘要编号:362
研究亮点:表观免疫联合方案可能是新诊断的早期ENKTL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化疗诱导方案。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是一种极具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在亚洲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评估了西达本胺联合信迪利单抗(SC)的表观免疫方案联合P-GemOx在新诊断的ENKTL患者中分层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Ⅰ-Ⅱ期患者给予2周期SC联合方案,序贯2-4周期P-GemOx治疗,随后行受累野放疗(IFRT);Ⅲ-Ⅳ期患者给予3周期SC治疗,序贯3-6周期P-GemOx治疗。
对于26例Ⅰ-Ⅱ期患者,SC方案诱导治疗后,ORR达81%(21/26),CR率为69%(18/26),其中94%(17/18)的CR患者选择继续SC治疗,而未接受P-GemOx方案化疗。联合IFRT后,CR率达96%(25/26)。对于16例Ⅲ-Ⅳ期患者,SC方案诱导治疗后,ORR达56%(9/16),CR率为13%(2/16)。10例(63%)接受P-GemOx治疗。全程治疗后ORR达81%(13/16),CR率达69%(11/16)。
中位随访时间为24.1个月(5.4-44.3)。2年PFS率/OS率分别为76%和78%,早期的预后优于晚期。
表观免疫联合方案(SC)对新诊断ENKTL,尤其是早期患者,可能是一种有前景的无化疗诱导治疗方案。
研究者说
黄慧强教授
已有多项研究发现PD-1单抗联合西达本胺可建立强烈的免疫应答,西达本胺增加肿瘤PD-L1表达,同时可减少T细胞耗竭,增加肿瘤细胞MHC抗原表达,促进T细胞向肿瘤微环境迁移,激活T细胞功能,建立免疫应答。这些基础研究提供了临床研究思路的起点,但最终在临床上是否有效一定要通过临床试验证实。表观免疫联合方案不仅仅治疗ENKTL有效,在其他类型的淋巴瘤及实体肿瘤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初步结果显示安全有效。
17-ICML02
Comparison of CHOP-Like With or Without Tucidinostat in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A Retrospective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Study
主要研究者:苏丽萍、温晓莲教授团队(山西省肿瘤医院血液科)
摘要编号:364
研究亮点:西达本胺加入PTCL一线诱导治疗加深缓解,显著提高PFS及OS,降低复发和死亡风险。
山西省肿瘤医院牵头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比较了西达本胺联合CHOP样方案(C+CHT)和单独使用CHOP样方案(CHT)在新诊断的PTCL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根据PTCL-NOS(PIT)≥2、病理亚型、年龄>60岁、性别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36对患者,C+CHT组和对照组的ORR分别为72.2%和52.8%(p=0.088),CR率分别为44.4%和33.3%(p=0.034)。中位随访18.7个月(范围1.0-82.8)后,C+CHT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7.2和5.0个月;2年PFS率分别为67.9%和25.3%;中位OS分别为43.7个月和18.5个月;2年OS率分别为65.6%和35.7%。与对照组相比,C+CHT组显示出显著更长的PFS(HR=0.553,95%CI:0.319–0.959,p=0.035,图1A)和OS(HR=0.483,95%CI=0.251–0.930,p=0.029,图1B)。Cox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效应值与匹配结果基本一致(PFS HR=0.552,OS HR=0.469)。安全性方面,C+CHT方案血液学安全性与对照组相当,非血液学AE轻微且可控。
研究者说
苏丽萍教授
目前PTCL的一线治疗临床上仍以化疗为主,联合ASCT巩固进一步提高疗效。但常用化疗方案疗效欠佳,新药联合化疗则有望改善PTCL患者的预后。HDACi西达本胺联合化疗可进一步提高初治PTCL患者的ORR及CR率。本研究纳入患者接受C-CHOP样方案诱导治疗后续贯西达本胺维持治疗作为一线治疗,可以看到患者生存显著改善,后续仍需大样本的随机研究验证联合方案在PTCL一线治疗中的有效性。
0317-ICML
A Novel Conditioning Regimen of Chidamide, Cladribine, Gemcitabine, and Busulfan (ChiCGB) in The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of Aggressive T-Cell Lymphoma
主要研究者:牛挺、季杰教授团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
摘要编号:611
研究亮点:PTCL/T-LBL使用含西达本胺的改良移植预处理方案(ChiCGB)达到更优的3yPFS(81.3±7.2%)与3yOS(88.5%±5.4%),移植前CR患者尤其获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了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或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患者移植预处理改良方案研究--西达本胺、克拉屈滨、吉西他滨和白消安(ChiCGB)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研究纳入25例PTCL和11例T-LBL患者。总体患者的3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81.3±7.2%和88.5%±5.4%;PTCL患者分别为92.0±5.4% 和81.2±8.8%;T‐LBL患者均为81.8±11.6%。移植前完全缓解(CR)患者的3年PFS和OS均为92.9±4.9%,但non-CR患者分别为50.0±17.7%和75.0±15.3%。结果表明,ChiCGB是一种潜在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预处理方案,可改善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
研究者说
季杰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PTCL的ASCT目前尚无标准的预处理方案,常见方案包括卡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和美法仑 (BEAM),卡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和环磷酰胺 (BEAC)。现有预处理方案疗效有限,仍有较高的复发率,HDACi可协同增效CGB方案,Chi-CGB改良预处理方案3年PFS率和OS率达到81.3±7.2%和88.5%±5.4%,在B细胞恶性肿瘤的预处理方案中亦能发挥提升疗效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毕业,并不是终点,相反,它是你下一段旅程的起点。希望你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无论往后的人生是荆棘密布抑或满是繁花,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向前。
17-ICML04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Phase 2 Study of Chidamide, Gemcitabine, Vinorelbine, and Mitoxantrone Liposome (Chi‐GVM) In Relapsed/Refratory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主要研究者:徐卫教授团队(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摘要编号:617
研究亮点:西达本胺联合米托蒽醌脂质体的新化疗方案治疗RR PTCL探索
江苏省人民医院开展了一项西达本胺联合米托蒽醌脂质体的研究(Chi‐GVM)(研究设计见图A),21天为一周期,2-4周期化疗或移植巩固后行西达本胺单药维持治疗。
目前共有7例患者接受了Chi‐GVM治疗,4例患者的疗效可评估,1例患者失访,2例患者未达到评估时间。在4例可评估患者中,2例患者最佳反应率达到CR,其中1例接受了ASCT巩固治疗,2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对于R/R PTCL,Chi‐GVM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不良反应可耐受可控。
研究者说
徐卫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一定程度上改善了R/R PTCL患者的预后,如:HDAC抑制剂、CD30单克隆抗体、各类靶向药物(JAK1抑制剂、PI3K抑制剂等)以及细胞毒药物(脂质体米托蒽醌)。以HDACi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在国内外广泛被关注,通过联合不同靶点、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进一步提高R/R PTCL患者的疗效。本研究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期待更多病例的积累,进一步证实新药联合的价值。
毕业,并不是终点,相反,它是你下一段旅程的起点。希望你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无论往后的人生是荆棘密布抑或满是繁花,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向前。
17-ICML 总结
西达本胺是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HDACi,有多重抗肿瘤机制,在淋巴瘤领域中已有多种联合方案的应用探索,为临床提供了有力武器。此次ICML大会上4项高质量中国专家临床研究不仅突出了西达本胺在T细胞淋巴瘤领域全方面的疗效获益,更展示了中国专家学者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学术风采。这4项研究涉及的患者人群包括新诊断ENKTL、新诊断PTCL、PTCL患者ASCT移植预处理以及R/R PTCL患者,研究结果均表明了西达本胺为基础的方案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的双重获益,未来期待西达本胺为基础的方案在中国学者的带领下能为更多患者服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