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如何应对"上市后监督"?从读懂"不良事件"开始!

2023
06/28

+
分享
评论
久顺医械技术服务
A-
A+

给我5分钟,带你读懂"国内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督"!【应用篇】

在国内,上市后监督(PMS)是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监管。本文将通过与欧盟的对比,概述国内上市后监督的内容要点。


不良事件的报告

国 内: 不良事件应根据“可疑即报”原则进行报告,即“如果被怀疑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该事件就应被报告。” 可疑不良事件应通过NMPA在线平台报告。.

进口医疗器械的境外上市许可持有人、向境外出口国内医疗器械的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自识别或通报后30日内主动收集境外发生的不良事件,并报告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伤害、死亡的不良事件。


欧 盟: 制造商应确定任何个人严重事件与其设备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此因果关系为合理可能之后报告。

但是,出现严重公共卫生威胁的情况时,应立即报告,而无需考虑因果关系。




不良事件的分析和评估

报告后,制造商应分析不良事件。

评估的重点内容包括

· 是否符合: 强制性标准、注册或备案的技术规范;

· 使用医疗器械过程中是否发生任何故障或伤害;

· 正常使用条件下是否会造成伤害,是否有科学文献、研究、相关测试或验证可以解释伤害原因;

· 受伤地区和受影响人群的特征;

· 对人类健康造成损害的严重程度;

· 受伤的可能性;

· 伤害的短期和长期后果;

· 其他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因素。



不良事件的风险控制

当上市许可持有人发现医疗器械存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合理风险时,应根据风险情况采取适当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 停止产品生产和销售,通知相关用户暂停使用;

· 实施产品召回;

· 发布风险提示信息;

· 对生产质量体系进行自查和整改;

· 修改标签和IFU;

· 医疗器械的重新评估;

· 改进工艺、设计、产品技术要求等。


1. 医疗器械重新评估

当对医疗器械安全性、有效性的认识发生变化,不良事件监测和评价结果显示“医疗器械可能存在缺陷”,或国家药监局有要求时,上市许可持有人应重新评估医疗器械,并根据重新评价结果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措施。

如果复评结果显示“医疗器械存在危害人身安全的缺陷,且通过技术改进、IFU和标签修改等方式无法消除或控制风险,或风险收益比不可接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主动申请注销医疗器械注册证。


2. 医疗器械召回

医疗器械召回,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类:

一级召回 > 使用该医疗器械可能或已经引起严重健康危害的。

二级召回 > 使用该医疗器械可能或已经引起暂时的或可逆的健康危害的。

三级召回 > 使用该医疗器械引起危害的可能性较小但仍需要召回的。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作出医疗器械召回决定,一级召回应当在1日内,二级召回应当在3日内,三级召回应当在7日内,通知到有关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或告知使用者。



定期风险评估报告

定期风险评估报告(PRER)是医疗器械的重要文件。

医疗器械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由不良事件监测到的数据应连续不间断地被呈现,例如:数据来源包括投诉、来自警戒数据库和文献的数据等。


不同类别器械的定期风险评估报告要求

· I类定期风险评估报告必须存档以备将来审查。

· II类和III类医疗器械的上市许可持有人,应通过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在线填写提交表格,并将定期风险评估报告作为附件上传。

· 更新II类和III类医疗器械注册前,上市许可持有人必须完成实际注册周期的定期风险评估报告。


定期风险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 产品基本信息(医疗器械名称、型号、规格、注册证号、结构和组成、主要成分、预期用途、有效期等);

· 国内外注册状况;

· 风险控制措施(停止产品生产和销售\产品召回\工艺改进\设计\产品技术要求\实施医疗器械的重新评估);

· 上市许可持有人在报告期内收到的不良事件信息\个例不良事件\群体不良事件;

· 其他风险信息(来自文献研究\产品风险评估\关键监控和重新评估的数据等);

· 产品风险分析(应从设计开发\生产管理\运输储存\操作使用\维护保养\售后服务等角度分析产品综合风险情况,重点分析:不良事件的主因\不良事件特征是否发生变化\不良事件报告频率是否增加\特性变化的影响);

· 结 论 (必须证明:定期风险评估报告结果与以前报告之间的差异、差异的可接受性;应总结风险管理措施并解释其必要性)。


上市后监督同警戒系统、经济运营商和器械登记等,都是质量体系要求的重要组成。

上市后监督可考虑交给具备以下能力的第三方企业操作:

上市后监督计划PMS Plan、上市后性能/临床跟踪计划PMPF\PMCF Plan、趋势报告Trends Report、定期总结报告 Periodic Summary Report 等记录报告的建立\执行\培训


→ 欢迎点击上方粉我~关注【久顺医械技术服务】医械资讯不迷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疗器械,风险评估,上市,监督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