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雯教授团队最新研究亮相EASL 2023,揭示DILI临床和组织学特征
2023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年会-国际肝脏大会(ILC 2023)于2023年6月21-25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谢雯教授团队在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在一个基于肝脏活检的队列中描述了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肝胆相照平台特邀谢雯教授对此研究进行分享。
研究方法
将诊断为DILI并行肝活检的患者纳入本回顾性研究。研究根据中国的DILI指南,将DILI的严重程度分为5个等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与DILI严重程度相关的临床和组织学因素。
研究结果
2009年至2012年共回顾性检索到DILI住院患者1070例。其中,523例患者接受了肝活检。排除既往诊断有肝脏疾病(N=139)、诊断为中毒性肝损伤(N=19)、接受肝移植(N=3)、不合格肝活检样本(N=7),随访少于6个月(N=14)和不能确诊的DILI患者(N=40)。最后,本研究共纳入了301例患者。
导致DILI的主要药物是传统中药(含草药及膳食补充剂)(50%)以及抗感染药物(8%)。8例(3%)患者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没有患者死亡。DILI3-4级组相比于DILI1-2级组生化指标水平较高,纤维化分期程度较高,炎症明显,胆汁淤积、胆管反应明显。肉芽肿多见于DILI1-2级患者。
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ILI3-4级与较严重的肝纤维化、胆汁淤积、胆管反应显著相关。DILI1-2级与肉芽肿存在显著相关。
所有数据均以 n (%) 或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
DILI:药物性肝损伤;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TBIL:总胆红素;ALB:白蛋白;Cr:肌酐;INR:国际标准化比值;PLT:血小板计数;IFS:Ishak 纤维化评分;HAI:组织学活性指数。
研究结论
在这个基于肝脏活检的DILI队列中,更严重的肝损伤与较高程度的纤维化分期、胆汁淤积和胆管反应相关,而肉芽肿与较轻的肝损伤相关。
研究者说
DILI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DILI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既往研究更多关注和药物之间的相关性,病理表现和临床DILI严重程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报道较少。
本研究最初是以病理报告诊断DILI为入组条件,但在细致的分析患者临床及病理数据中发现,523例接受了肝活检,病理报告诊断为DILI的患者中,既往有肝脏基础疾病患者139人,诊断为中毒性肝损伤19人、接受肝移植患者3人,肝活检样本未达到要求的7人,随访少于6个月的有14人,除此以外,临床及病理专家联合回顾病史及组织学改变中仍有40人不能确诊DILI。因此最后入组分析数据的患者只有301例。
从患者入组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DILI患者的诊断,即便有肝穿病理报告,也需要我们更加关注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关注已有慢性肝脏基础疾病患者的DILI诊断标准。
整理/肝胆相照平台,审校/谢雯教授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