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院区】跟诊手记 | 刘万里:治病更治心
在非中医的三甲医院中,很少有中医诊疗,像刘万里院长的专家门诊,这样“火爆”的......
周四下午2点不到,南京市第一医院河西院区消化内科门诊的候诊区已经坐满了等候叫号的患者,他们有的是刘院长的“铁杆粉丝”,有的则是慕名而来。患者的问题也各式各样,除了胃肠疾病,还有失眠、多梦、月经不调等等看似非胃肠道的问题。
刘院长说,在中医看来很多病“同根同源”,所以中医具有“异病同治”的特色,而作为一名好的中医,治病,更治心。
多一句叮嘱,也是医生的责任
第一位患者推门进来,摘下口罩,刘院长一看乐了,一边和患者打招呼一边向他的学生介绍:“这是个老朋友”。“老朋友”杨女士也激动得很:“哎呀,刘院长,我可是追您追过来的,您在哪我就得到哪看病,您看病我放心。”
几年前,杨女士因为胃部不适,做胃镜发现胃部萎缩,并伴有肠化生,同时还有肠息肉。整个消化系统可谓问题多多。萎缩、肠化生、息肉……拿到检查报告,她自己先上网搜了一搜,这一看可不得了,癌症先兆,癌前病变,哪一个词搜出来的结果都让她心惊胆跳。 惶恐不安下,杨女士慕名挂了刘院长的号。“当时也没想其他,就是想问问刘院长我这情况还有没有活路了。”杨女士坦言,她甚至眼前都浮现出刘院长一边摇头一边叹息的画面。
“要重视,但不要过于担心,相信我。”刘院长的第一句话,就让杨女士吊在嗓子里的心落了回去。接下来刘院长向杨女士详细解释了胃部萎缩、肠化生和息肉的科学解释,“不要自己给自己瞎‘诊断’,听医生的话,好好吃药、改变生活习惯、改变饮食习惯、定期检查……”刘院长的叮嘱,杨女士都听了进去,并成为一名医从性特别好的“铁杆粉丝”,积极配合治疗下,她的病情也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得到刘院长的肯定,杨女士心满意足地准备离开。“回去提醒家里的兄弟姐妹也都做个胃肠镜检查,你的这些问题家族遗传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检查出问题可以早诊早治,检查没问题也能放个心对不对。”刘院长大声叮嘱了一句。杨女士赶紧点头答应,然后再次道谢离开。
放宽心,情绪能致病也能治病
肠胃不适,有时候可能不是身体生病,而是情绪生了病。患者王小姐和张先生就是这一类患者。 年轻的王小姐也是刘院长门诊上的一位“老患者”。第一次就诊时,王小姐自述胃痛、胃胀、恶心、便秘、腹泻……除了肠胃问题外,还有月经不调。这些不适让王小姐痛苦不堪,但是她做了各种检查,报告都是“未见异常”。
张先生呢,肠胃倒没有什么问题,他的症状是“梦一个接一个,好累”。别人睡一觉后精神焕发,他睡一觉后更加疲惫。
“这两名患者都是情绪致病。”刘院长说,王小姐是被负面情绪影响了胃肠道。胃肠道是人类最大的“情绪器官”,人的消化功能会随着情绪波动而出现“情绪化”的反应。众多能够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刺激,如心理压力过大、过度劳累、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都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导致功能性胃肠病。这类患者的共同特征是,胃肠不适,但没有器质性疾病的证据。而张先生是被负面情绪影响到了睡眠。
刘院长说,不良情绪导致的各种病症常见于白领、学生等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的中青年人。情绪病虽然不会致命,但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就拿胃肠不适来说,如果患者不得到及时治疗,会加重情绪障碍,造成恶性循环。
“把心态调节好,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哦。”结束诊疗时,刘院长开了调理的方子后,又给王小姐和张先生一人送上一句“心灵鸡汤”,两人会心一笑离开。
因怕躲避,是健康一大忌讳
“刘院长,您看看,我这体检报告上,有个肿瘤标志物数值超了正常值好多,是不是不好?”患者马先生进门时愁容满面。
刘院长接过马先生的体检报告,是今年2月3日的。别看马先生这么紧张,刘院长问他后来有没有复查时,他却摇头了,“怕啊”。
体检报告单上,CA72-4数值52.85,铁蛋白数值444.63,也高。此外还有多发性胃部息肉,3-5mm。
CA72-4(胃癌抗原),是检测胃癌和各种消化道癌症的化验标志之一,也是一个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铁蛋白则是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当血清铁蛋白升高,可能是癌细胞合成的铁蛋白增加的原因。难怪马先生又怕又愁,一直没复查,生怕查出个不好的结果。
“CA72-4的确在多种癌症和胃部病变中检测中会出现,但我们不能仅凭这一项数值的一次升高就能诊断是得了癌症,一些良性病变也会让它升高。所以我们需要做个复查,看看CA72-4的数值,还有铁蛋白,看看它们的发展方向,现在距离你上一次体检已经过了4个多月,如果复查还在继续升高,那就必须做进一步检查了。”
听完刘院长的逐一解答,马先生松了口气,让刘院长开了检查单子。但转头他又愁起来了,他问:“我两年前体检胃里没有息肉,只是反流比较严重,现在有息肉了,结合肿瘤标志物,是不是能说明问题?”刘院长指出,反流可以引起贲门的损伤,十二指肠有了炎症,包括胃息肉都可能引起CA72-4的轻度升高。
“不管怎么样,我们把该复查的先复查了,该检查的检查了,有问题就积极治疗,因为怕而躲避可是健康一大忌。”
专家简介
刘万里
南京市第一医院 党委副书记、院长 主任中医师 中医内科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委、治未病分会常委、脾胃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外治法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长,南京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医学会消化系疾病专科分会委员,《现代医学》杂志编委。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胆囊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消化道肿瘤等,擅长用中医药调理体质,对于失眠、多汗、体质虚弱、亚健康状态、肿瘤术后调理具有丰富经验。
南京市第一医院宣传处
END
素材 | 南京日报
编排 | 刘春兴
校对 | 章琛
审核 | 孙忠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